物联网的基本构架: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物联网从提出到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较为全面的定义是中国物联网大会提出来的:凡是有传感器和传感技术而感知物体的特性,并按照固定的协议,实现任何时候物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管理的网络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技术和传感、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物联网可视为互联网的扩展,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扩展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由三层组成,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电子设备产生射频信号或空间电感耦合或电磁反向散射耦合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单个或多个对象信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读写设备跟新对象信息数。完整的射频识别系统宝库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RFID数据管理系统。非接触式IC卡自动收费系统就属于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通过部署在敏感区域的传感器实现信息感知、数据处理并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传输方式实现信息交互和传递,每个传感器网络节点可根据程序算法进行独立响应流程或将数据传输至综合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智能决策和控制,并完成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网络,具有低功耗、自组织、低速率、短距离等特点。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2)网络层技术:

接受网关接受下属节点上传信息,实现信息汇集和组网控制并具有向下属街道转发信息的功能。由于下属节点所具有的组网和通信协议的差异性,接入网关还应该具有协议转换功能。IPv6技术地址长度为128bit,地址空间增大,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难题,理论上可以满足物联网的需求。同时,该技术增强了对组播、对流以及自动配置的支持。与互联网中域名解析服务类似,对象名解析服务可以实现将一个物体定位在物联网某一具体地点的功能。

(3)应用层技术

情景感知技术赋予物联网中的物体检测和感知它所处环境或状态变化的能力,帮助只能系统更好地跟踪环境和状态变化,提供优质的服务。云计算式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物联网的基本构架: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泛在网络是基于个人或社会需求,通过信息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感知获取、数据传输存储、智能决策功能,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泛在的、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泛在网络不仅包括物与物之间的交流、还包括物与人、人与人之间通信,是全方位沟通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