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事业编制如何改革?

1927年的古董先生


此轮乡镇体制改革可能是近年来魄力和动作最大的一次,早在2016年中办国办就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而就在本月,中国最富庶地区的苏州下面的乡镇即先行探索,开始了新一轮乡镇体制改革。

此轮改革的方向——构建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

此轮改革最大特点是赋予乡镇自主设立、调整、撤销党政机关综合办事机构和所属事业单位的权利,只需要报上级编办备案即可。架构上乡镇合并了市县政府部门派驻机构、开发区的机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并对加强行政执法和综合服务等前台机构建设。

改革试点——建立一办七局

一办即党政办公室,整合原党政办、督查科、管理办、宣传办、民宗、财务科等职能。

七局分别为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原组织办、人才办、社保中心等职能)、经济发展局(整合原科技办、经信办、价格监督站、统计站等职能)、财政和资产管理局(整合原财政分局、村财中心、经管办、资产交易平台等职能)、建设局(整合原村建所等职能)、政法和社会事业局(整合原民政办、计生办、计生服务中心、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文卫办、旅游办、爱卫办)、综合行政执法局(整合原城管大队、安监办、质监办、消防办、食安办、环保办、社保中心劳动监察等职能)、行政审批局(整合原工监办、政务办、社保中心窗口等职能)

用人方面——建立灵活务实的用人用编制度

原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然按照“编随事走”的原则,但编制资源现在在各乡镇之间灵活调剂,适当向经济发达乡镇倾斜。待遇方面进一步落实基层干部待遇政策,鼓励乡镇灵活运用各项激励措施。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以后乡镇更趋向于花钱办事而不是花钱洋人,对公共服务和事务性、辅助性人员来说可能面临失业危险,实现政府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而涉及到改革合并的部门多出来的人员则给与一定超编时间,以后慢慢消化,部分人员流动到部分县级部门和事业单位。


码上风


事业单位不断推进改革,乡镇事业编也不例外。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里乡镇事业编改革情况!

一、执法部门改革

首先成立了县里综合执法局,各个乡镇也成立了乡镇执法中队,编制划到了县综合执法局!每个乡镇投票选了8个人!司法所、国土所、食药所全部独立,直接归县局管理,作为派驻人员在乡镇设置业务科室!

二、鼓励乡镇事业编考录公务员和提拔副科级干部

为了鼓励事业编干事创业,顺利实现身份转变。一直鼓励乡镇事业编考录公务员,每年专门设置定向岗位,要求满足五年乡镇工作经历!采用先审核后报名方式直接降低了考试难度。另外对于符合提拔副科级条件的事业编提拔了一起班子成员,实现了事业编身份向公务员过渡!

目前机构改革仍在推行,乡镇事业编以后可能直接归组织部门管理。但是具体改革方式,还需等待中!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到乡镇事业编如何改革,牵动几百万基层人员心,涉及到根基的稳定,所以国家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对乡镇事业编采取了相对保守方式。


先说乡镇基层站所,七站八所四中心等单位基本上全部履行行政职能,在县一级基本上都是行政单位。但是在这次事业单位改革中,国家并没有讲这些单位划到行政类事业单位,而是划到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财政,当然也不能转公务员或者参公,那就谈不上车补和职级并行。

再说乡镇卫生院和中小学,国家将这些承担基层医疗卫生和基础义务教育的事业单位也划到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相比高校和医院划到二类还是比较好的。这样一线教师和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可以安心的工作。



对于国家将乡镇所属单位几乎全划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我感觉主要还是受行政编制数量限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后,紧接着就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工资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幅度的提高,待遇紧逼公务员。所以大家不要灰心,继续干好自己工作,一切都会有的,祝大家好运!!!


体制内小哥


目前事业单位编制改革,主要针对具有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即虽然身份是事业编制单位,但它的运转模式跟一般的营业性单位相差无几,具有盈利性,在日常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资金收益的,咱们最常见的就是医院,另外还有电影院、出版社、报社、博物馆等等。



至于乡镇事业单位如何改革,我认为具体还得看你所在乡镇是否存在具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据我所知,我国现目前大部分乡镇上有学校和医院,也有农业服务中心和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等,我想卫生院或许会纳入改革中。



但是,事业单位改革,毕竟牵扯了一大批事业编制人员,加上要改革到乡镇一级上来,我想,这个过程应该是很漫长的,具体还得看国家政策。


金刚洞洞主


要我说干脆直接买断,自谋出路最好,现在的乡镇办不好干,还不如补偿一部分费用自谋出路。整年的正常节假日很少,加班加点没有任何补休,节假日让你来上班你不来就扣你工资。有的乡镇的一把手简直把自己当太上皇了,吃饭要有人端进屋里,吃完再端出来。整天拉拢一群所谓的嫡系,该提拔的不给建议提拔,提拔一些为他服务的人,跟着这样的人能干出点什么名堂?要这样的人有何用?所以有这么个改革的机会的话(能买断的情况下),遇到这样的领导还是自谋出路的好!


雅人深至


怎么改我所在的地方还没有开始,但估计基本上都不会有变。

事业编分三类,全额事业编、差额事业编、单位自筹自支事业编。我所在的单位基本全是单位自筹自支性质的。这类人员并未通过严格的招录考试,学历基本在中专或大专,工资由所在单位发放,从事岗位也由单位领导确定。

并非歧视自筹自支事业人员,仅仅介绍一下我所在单位人员的情况,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低,甚至连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都不会(不排除假装不会)。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常常不满,经常跟我这通过正式公务员招录考试的人对比,抱怨自己没有车补,将来无法提职,甚至有些人动不动就拿去上访来作威胁以达到提高待遇。

我认为国家机构改革,对于这类自筹自支事业编人员应该予以重视了,通过再次筛选,淘汰掉一部分能力差的,例如连基本电脑操作都不会的,将能力高的事业编人员待遇提高。


静静地静着


建议执法队伍和行政队伍最小单位就到县区一级,然后负责县区区域内的相应行政和执法,乡镇各站所办就是县区执法和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也作为县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各执法和行政派出机构的履职情况,然后汇报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对各职能部门督办,违者移交监察委,这样既解决了目前乡镇各部门人手不足的问题,又避免乡镇政府无执法权的问题,同时调减乡镇政府的人员编制(目前乡镇机关人员被抽调到上级部门人员亦很多,乡镇政府尽似于空穴),这种方式利于县区整合人才物等资源调配,使行政和执法的大部制更高效,责任明确,也利于督查检查。别再犯部门指导,乡村管理,或部门和乡镇双重管理等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管理不到位的错乱。不然就要按上面相应部门的配备给乡镇配足相应部门并定岗定责,不允许上头单位部门抽调基层人员,同时明确人财物由乡镇管理,上级部门只有业务指导权,彻彻底底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让上面千条线,对应下面千根针,让群众办事方便,还给基层群众一个简明有序、权责明了、廉政高效的党政部门。


烈日当空12


乡镇事业编人员多,历史余留人事复杂,中小学教师队伍里教师素质部分令人担忧,一刀切化转公益一类,会令财政负担无限加重,最好有一定办法买断部分不称职人员,精简部门编制,这样才能实现改革的初衷。不然倒掉一锅饭,又煮一锅粞,没多少意思!


张克


为什么中央到县级各部门都是行政公务员编制,而乡镇各单位干部都是县级部门延伸的机构是事业编制呢?并且成天都是与公务员做一样的农村工作,都是公平考试进入,而身份不同,保障不同,待遇不同……


手机用户3624566371


这个问题的回答:一是我作不了主;二是要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能不能完全按照国家的顶层设计方案和方案进行;三是要看效果、效益和结果;四要看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会不会答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