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气节品质著称的明朝士大夫,怎样在明末变“坏”的?

舛驰


明以前,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地位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到了宋朝,那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黄金时代,国家重文轻武的大政方针,让文人和士大夫阶层迎来了最幸福的时光,宋朝也深得文人和士大夫阶层的心,所以有后来军民士大夫崖山集体殉国的慷慨壮举。



但文人和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在明朝下降,那种士大夫与君王共治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宋时,士大夫不用跪,官员与皇帝是老板同员工的关系,但到了明朝,士大夫就得下跪了,士大夫阶层与皇帝就是主子与下人的关系了,这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体现。尤其是,太祖朱元璋历来对士大夫阶层就没有好感,说杀就杀,当时有个说法,大臣们上朝前,得跟家人道别,说不定一去就回不来了,太祖的铁腕,直接斩断了士大夫阶层的脊梁,而成祖朱棣,更是通过篡位,把忠于建文帝的士大夫阶层颅骨都敲碎了,尤其是对方孝儒的诛十族,影响相当恶劣。


明朝开始的特色廷杖制度,堪称是对士大夫阶层极大的羞辱。除了老朱和朱棣,后面的皇帝廷杖用得是相当趁手,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廷杖谏止南巡的群臣146,仗毙15人;另一件事是嘉靖三年,明世宗廷杖谏争大礼的大臣134人,仗毙16人。明以前的汉人王朝,劝谏君王,基本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到了明朝,就有得经常拿着性命死谏了。

明朝士大夫阶层地位的下降,自然引发了士大夫阶层与皇权的重重矛盾,君王与士大夫阶层就一直不对付,尿不到一个壶里。前期老朱和朱棣英明神武,还镇得住,到了后期,皇帝是一个比一个不像祖宗。皇帝与大臣们一直斗法,不可开交,你看后面君王捧出来的什么严嵩和魏忠贤之流,其实就是皇帝的直接代言人和打手、放出来的,专门冲士大夫阶层和文官集团去的。长期的君臣斗法,早就已经让皇帝与士大夫阶层离心离德。士大夫阶层的信条和信仰,在斗争中被磨灭,什么忠君爱国,早已弃之如敝屐,君不爱我,我为何爱他。而皇帝呢,也在你来我往的斗法中对士大夫阶层失去了信任,这一点我们,我们可以从崇祯对大臣的态度可以得到很多验证。尤其是崇祯的行事风格,更加剧了士大夫阶层与皇权的矛盾。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君臣离心的大明,在大厦将倾得时刻,很多士大夫阶层或冷漠,或自私,或叛国,那种崖山殉国的慷慨再也没有出现。

士大夫阶层脊梁的毁灭,不是因为崖山,而是因为明朝对士大夫阶层的态度决定的。他堕落,是身处的政治土壤使然!


那年那兔这些事


不是在明末变坏,而是一开始小偷小摸,到了正德以后的肆无忌惮。

明朝官员的薪水非常低,还要被朝廷用折色(给些不值钱的东西)掉百分之四十。导致了大部分明朝官员如果不靠贪污是活不下去的。

像《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收粮食的时候踢上一脚,出来的粮食算火耗。但就是这个火耗养活了明朝前期大部分的官员。这个时候薪水确实低,拿点火耗说实话也不过分,像明朝第一内阁三杨里面也有贪污犯,但总的来说,社会风气还是不错的。

但是正德以后有点变味了,正德公开带头经商,官员也纷纷效仿。事实证明,官员一旦经商,钱来源的合法性得到解决,那官场风气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此以后,贪污受贿,屡禁不止。如果只是贪污成风,明朝还真的不一定倒台的那么快,最要命的还是党争。

阉党,后党,晋党,楚党,东林党,谁都要抱团弄个小团体,政治斗争大于国家利益,把明王朝的基业一点点的葬送。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砍历史


因为这些士大夫所面临的统治者不一样,明朝的皇帝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就渐渐被士大夫们所操控,试图打破这种操控的都死的不明不白,比如正德皇帝朱厚照与天启皇帝朱由校。而清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再加上文字狱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士大夫们你们得听话,然后士大夫们就真的听话了。所以雍正皇帝做到了史无前例的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若非雍正这个败家皇帝,清朝的国运还会更加绵长。


牛牛犇犇来了


本质上是虚伪的,所以很容易就变坏了,儒学精髓吗。


用户4221516883005


明朝毁就毁在东林党争,


青春有悔181243671


向好友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