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蒙战争中的名将孟珙与刘整?

飘逸的历史


孟拱和刘整都是对宋蒙战争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战将,尤其是前者,可谓南宋军事史上罕见的常胜将军。

孟拱初显才华,是在金朝末年击败南下掳掠的武仙大军时,远少于敌军的孟拱,没有按照惯有思维,固守待援,反倒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主动出击,利用各种方式打击数量庞大、但士气低落的武仙大军,在孟拱指挥下,部将刘全、雷去危、刘整、丁顺等,多路袭击,奋勇争先,武仙、移剌瑗等金军大败而逃,宋军跟踪追击之下,收复了申州、淅川、金州等地,接受投诚兵将达数万人,可谓大捷。之后,孟拱率军两万,参与了围攻金国都城蔡州的战役,赢得了蒙古军统帅塔察儿及张柔等的尊敬和钦佩。

公元1235年,大蒙古国开始发动对南宋王朝的全面战争,驻防黄州一带的孟拱所部,自然成为了以荆襄地区为中心的中部战场的主力,在关键的江陵之战中,孟拱虚实结合,在迷惑住老朋友塔察儿的同时,突击蒙军水寨,大掠其船只和淄重,迫使木华黎的孙子塔思国王的大军北撤。公元1237年,蒙军以别勒古台之子口温不花为统帅、塔思国王军和万户张柔所部协助,卷土重来,连破光州、信阳、随州、复州等多处城池,目标直取长江边的黄州。此时,孟拱已自鄂州驰援黄州,这次,孟拱采取了固守之策,亲自端坐城楼,斩临阵畏缩者四十九人,双方苦战过月,伤亡都很惨重,尤其蒙古军负伤者几近半数,口温不花只得悻悻而退,整个荆襄战场转危为安,之后根据孟拱的要求,宋军轻易收复了被蒙古军遗弃的残破城池——襄阳,并重新加固城防、配以重兵,将整个防线推至襄阳——樊城一线,大大加强了整个京湖战区宋军的防御配置。

公元1239年,鉴于京湖及淮东战场上的僵持,蒙古军大将塔海、秃雪重新大举进攻四川,在连夺川西诸城后,直扑川东要隘——夔门。此时川中宋军主力被困于重庆、泸州,夔门危机只能依靠湖广方面援助,孟拱在其兄知峡州孟璟的请求下,率师西上,在归州、巴东一带构筑防线,先锋刘义所部更在清平村击败蒙军汪显世部,迫使蒙军沿长江两岸狼狈西退,此时蒙将塔海、按竺迩对重庆、秃雪对泸州的进攻,也遭到宋军守将彭大雅和刘整的反击,无法前进一步,到了年底,几路蒙军全部西退北返。

第二年二月,孟拱因为赫赫战功和威望,被南宋朝廷加封为四川宣抚使,至此,川蜀和京湖两大战场上的所有宋军,都由孟拱节制,这是南宋政权建立以来武将被授予军权最大的一次。好在,很快因窝阔台大汗去世,以及其后蒙古高层内部的激烈内讧,在蒙宋前线的各路蒙军均呈防御或撤退状态,使得孟拱一人负责如此广大区域,而没有出现多大问题。到了1242年,实在无法兼顾两大战区的繁琐军务,在孟拱竭力荐举下,余玠成为了川蜀战区的主将,并创造性地实施了山城作战的方法,有力地遏制住了蒙古军的快速推进。得以专务京湖的孟拱,则大胆启用了如李庭芝这样的年轻将领,对河南蒙古军进行了主动性的攻击,使得大批降附于蒙古的原宋、金兵将纷纷来归,正当局面渐渐好转之时,朝廷上却屡见猜忌孟拱“久掌重兵”的议论,这使得孟拱忧心忡忡、抑郁成疾,1245年9月,这位支撑南宋半壁江山的名将,在江陵治所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至于题目中问及的另一将领刘整,以前曾经介绍过。这里只强调一点,刘整本是金人降宋之将,因作战勇猛,(有“赛存孝”的绰号),先后在南宋名将赵方、孟拱手下得到重用。但其人比较倨傲自负、心胸狭隘,在感觉到与自己有矛盾的俞兴,有被主帅吕文德重用、对己不利时,悍然于1261年以蒙古军久攻不克的泸州,降与川西蒙古军,但又因与当时川西蒙古军都元帅紐璘不和,遂奏明忽必烈汗,调离川蜀,训练水军,并献计重点攻打襄阳。可以说,刘整降元是压垮南宋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他的献计,还是自身后来在淮东战场上的表现,都为蒙元军队的南征立下了大功,反过来,则是对宋朝军民犯下了滔天大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