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代币,离“单飞”还有多远?


区块链和代币,离“单飞”还有多远?


币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去年年底,比特币从6000刀爆拉到20000刀,一时间,币圈可谓是过年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高谈阔论中,不少人纷纷进场,散户们则纷纷抛出自己手中的竞争币兑换成比特币。

今年开始,寒流悄悄涌现,新一轮的币圈熊市一直延展、从未断绝,在长期的熊市中,掺杂着大量的质疑和看空的声音,似乎每一轮的新动荡都能掀起轩然大波,并引发更深层次的大讨论。

在绵绵的熊市之中,关于币链分离的讨论也日渐增多。我们知道,区块链最原始的形态是币链合一的,之前的区块链和代币如同兄弟般情同手足,那么,区块链和代币(token),适合在不久的将来“单飞”吗?

代币(token)到底是什么?

代币(token)是区块链里最重要也是国内业界最迷糊的一个概念。

代币对应的英文应该是token coin

或者trade token常简略为token不过反过来token就不仅仅是代币,但它并没有准确的唯一的中文名称,于是常被错误或者无奈地翻译成了代币,或者更糟糕:“令牌”。token是个概念很大的单词。

其实,Token这个词在互联网早期时代就有了,被翻译做“令牌”。游戏里的“通关令牌”、“特权令牌”,意思就是拿到这个“令牌”就能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就是有了一定的权利和利益。而在互联网时代,Token也是一样,在登录账号之后,其实服务器会分发一个Token给你(对用户是不可见的),每次进行操作的时候,都要带上这个Token。

从它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Token(通证)并不是指代币。那代币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代币只是通证的一种功能和价值体现。在区块链领域,直到以太坊出现,任何人都能基于它发行Token。市面上Token被用来做ICO是普遍的做法,从此“Token”开始被广泛译为“代币”,并被人们接受。

随着数字货币市场的火爆,很多人都在说“炒币”,事实上,大家所炒的数字币就是一个区块链项目的代币。


区块链和代币,离“单飞”还有多远?


比特币和区块链到底有什么联系?

首先必须要知道一点,在中本聪的白皮书里,根本没有区块链(blockchain/block chain)这个词,只有chain。

一句话,比特币带来了区块链技术,但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1.0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且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应用。解决了数字货币支付和价值流。

但区块链应用远不止,比如区块链2.0的代表以太坊,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智能合约上,利用计算机代码,设定好条件等,就能不需要人工干预自动直接执行合约上的协议,而且任何人都不能更改这个合约,相比依靠第三方如介绍人,中介机构执行合约,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智能合约更加公开透明。

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人任何公司,只知道执行合约上的代码,且代码不能被更改。

接下来就是区块链3.0的展望,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代表,初衷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在房产,遗嘱,政府医疗,保险等方面开展应用。

区块链技术能不能脱离代币独自存在?

比特币是区块链,但是区块链并不是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可以说,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区块链和代币,离“单飞”还有多远?


像一些企业和政府使用的应用,一般属于联盟链和私有链,这样的链一般只有授权的节点才能加入,是用不到代币来激励的。而像比特币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加入的链,代币作为经济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它就像这个网络中的血液,驱动整个网络运作下去。

各国都对币圈与链圈进行了不同的政策管理和资源分配。并不是说数字货币是罪恶的,正是因为币圈的存在,才将普通大众的关注点拉到区块链这一技术上来,正是因为币圈的暴利,让大家有欲望去学习区块链这一底层技术。

但是目前的发展来看,真正的币圈与链圈从来没有重合,而且随着暴利的诱惑,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很多人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参与进来,割韭菜、梭哈、跑路、拉盘的消息更是层出不穷。

为什么要“币链分离”?

现在的币圈泡沫,和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有点类似。1992年的互联网,还处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阶段,当时网站只有10个,从1995年开始,互联网泡沫逐渐升温,大批网站成立,那个时候成立一个网站就像现在的ICO,融资非常容易,到2000年泡沫达到顶峰,2000年3月10日NASDAQ指数到达5048.62,之后泡沫破灭,到2001年,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倒闭。就用户渗透率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来看,当下的区块链就像1995年的互联网,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区块链的底层技术还面临着严峻的技术瓶颈,处理速度、吞吐量限制了区块链的大规模商业应用,资金本应该流向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地方,可最近两年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大量的公司以1CO的名义发行空气币,割韭菜、圈钱跑路的戏码不断上演,泡沫带来了过度投机,很少有人关心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大家只想一夜暴富,这些投机的人严重阻碍了区块链行业的良性发展。

为了抑制币圈乱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2017年9月4日七部委发布联合公告,今年8月24,五部委又发布联合公告,坚决打击1CO,打击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诈骗、传销。事实证明这些监管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保住了普通投资者的身家性命,按住了项目方浮躁的心,同时也给了真正的创业者一个良好的环境。

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是政府的职责,从目前的监管态势来看,“规范币圈,鼓励链圈”将是长期的政策走向。


区块链和代币,离“单飞”还有多远?


中国特色:“币链分离式”监管

中国政府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根据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其中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监管分界点。

早在2013年,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就开始在中国兴起了,当时中国人就已经在百度中搜索出了一个“比特币”的小高峰,而这个关注高峰要远远早于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还只在一个小范围内小规模的发展,中国政府也并没有对区块链或加密货币有过多的关注和监管。像其他新兴技术一样,这时的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还在自由的生长。

到了2017年,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中,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指数式上涨,中国的区块链行业爆发了。就在这时催生了众多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以及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等新型融资模式。火爆的市场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整个市场投机色彩浓厚,洗钱、欺诈发行、庄家控盘等问题开始滋生。

面对这样的无序发展状态,中国政府重拳整治加密货币市场。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指出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依然支持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国务院在10月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2017年多个行政与司法规范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政府监管态度的明朗化,在中国政府的眼中,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是两个可以分离的东西。

虽然中国的监管部门已经禁止中国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数字货币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停止了对“token”的研究,只是在目前行业不明朗不完善及投资者极度缺乏理性的情况下,中国大批量的投资者入场会带来加密货币泡沫,同时给了希望假借区块链之名利用空气币等的假项目方肆意圈钱的机会。当泡沫破灭,投资市场秩序混乱时,中国经济便会遭遇极大的破坏。

因此,币链分离是当下中国必须要走的路。从目前来看,币链分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正从现阶段的 “币链分离”进一步演变为 ‘证币分离”(Token指通证,Coin指代币)。但是,这并不代表,未来“token”不会被合法化,严格意义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