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三进荣国府,对《红楼梦》的全书有着怎样的影响?

X先生


我个人理解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讲的是因果,及果报必有因的关系。

第一次、刘姥姥的女婿家揭不开锅,刘姥姥上荣国府求助,王熙凤送给了二十两银子,相当于王夫人一个月月例钱。


第二次、刘姥姥家日子好转些,送些时令蔬菜给贾府偿鲜,正赶上贾母想找个上了岁数的老人家聊天,刘姥姥便陪了贾母聊天和游了大观园,贾母很开心,贾府上下共送给了刘姥姥一百多两银子及一些衣赏,让刘姥姥的女婿致办些田产,以改善生活。

第三次、刘姥姥听到荣国府败落,来探视贾府情况,正赶上环儿要把巧姐卖到外蕃王府,刘姥姥巧妙的把巧姐接走。并做媒巧姐嫁与当地一大户人家知书达理的少爷,巧姐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三次刘姥姥进荣国府,书中贯穿着荣国府由盛转衰,王熙凤无意间接济了刘姥姥家,以致刘姥姥家改善了生活,当贾府落败,刘姥姥把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救走,使巧姐不致受难,后来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纵观全书除了刘姥姥这条线索,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写因果及善恶果报关系。

这件事同时也告诉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再繁华的府邸,倾倒只需十年间。


武夷山独行侠


刘姥姥在整个《红楼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荣国府是大府,在当时的朝代属于那种荣华富贵的一种,太奢华了。

而刘姥姥是当时平民中的一个,她进荣国府和府里的生活与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一个平民靠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荣国府的生活,待人,接物,是一种很强烈的对比。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开始;二进荣国府引出贾府的衣食住行方面;三进荣国府,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同时亲眼看到了荣国府的蓑败。



心静如水84669


一、小说结构的需要,穿针引线作用。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在前五回介绍了荣宁两府主要情况和人物之后的第六回开始一进荣国府的,这是正文的开始,用刘姥姥这样一个和本书稍有关系,但地位相差悬殊的老农妇展开情节,而不是平铺直叙,让刘姥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一进荣国府时,是兴盛时期,给我们看到的是贾府的权,贾府的看门人让刘姥姥去墙边蹲着,借周瑞家的光,平儿免强让了个坐。王熙凤则拨着小手炉中的灰,半天不说话,这对普通老百姓都是极大压力。二一进荣国府则是引我们看贾府的富贵,也是贾府的鼎盛时期,作为贾母的主宾,吃穿玩乐,参观了比画儿还好看的大观园,展示了贾府的富贵和奢侈。三进荣国府则是贾府的衰败,看门人没有了,见到的王熙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这一次还救了巧姐。

每一次贾府的重大转折时期,刘姥姥总会出现,所以刘姥姥是开启全文的引子,也是引领贯穿全文的线索。

二、一面折射的镜子。

尤其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许多我们熟悉的面孔又重新出现了,王熙凤、鸳鸯、贾宝玉、林黛玉、妙玉,在这一面新的镜子,一个穷苦的老太太面前,他们的另一面展现出来了,王熙凤初见刘姥姥时的雍荣华富贵,鸳鸯的富贵不淫,却显示出为博贾母一笑,拿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当清客取笑的不堪的一面,如再对照王熙凤的临终托孤,谁高谁低一眼可见。妙玉信佛,可是一个定窑茶杯,宁可砸了,也不肯给刘姥姥。而宝玉纨绔不堪,却不因小善而不为。林黛玉和贾府的其它小姐们,尽管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人,但念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遇的林黛玉,却给刘姥姥起了个母蝗虫的绰号,尖酸刻薄之态尽显,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还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许多人的性格,构建出更立体的人物形象。


旁观者岚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第一次出现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为了去荣府讨点恩典,因为女婿女儿一家日子过的太紧巴,此时也正是荣国府看似繁荣昌盛之时,刘姥姥如愿讨得了几十两银子,只见了荣府的琏二奶奶。

第二次去荣国府,出现在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刘姥姥这次进荣府是为了表示孝敬,带着自己家的土特产枣子、倭瓜并些野菜来了荣国府,这一次,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大放异彩,并见到了荣府的贾母、王夫人、宝玉、黛玉等人。作者也通过刘姥姥,详细介绍了大观园各小姐、少爷的房屋陈设。与上次贾政游大观园不同,这次是在元妃省亲后的大观园。此时的贾府已经到了颓败的边缘。

第三次进贾府是第一一三回,这次刘姥姥带着自己的外孙女青儿来的,此时的贾府已经颓败,王熙凤临终将自己的女儿巧姐托付给了刘姥姥。其实文中刘姥姥在第一一九回又来过贾府,这一次一个掉包计救了巧姐,巧姐被邢夫人以及贾环等人设计外嫁,刘姥姥将巧姐扮成青儿带离了贾府。

刘姥姥四进荣国府,恰好是贾府由盛到颓败的转折点。


佛慧山的小松鼠


穷人眼中的富贵,生活习惯差异。


独世吟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揭示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递进全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每回都是一个对全局逐渐最好的铺垫。


春华秋实qiufen


刘姥姥三次进贾府,是贾府由盛到衰到家破人亡的见证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