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50米地下要空間建排汙“專列”,武漢大東湖深隧主隧掘進千米

楚天都市報12月13日訊(記者林永俊 通訊員阮哲予 周旭)兩江交匯的武漢,共抓長江大保護責無旁貸。今日,湖北省深層汙水傳輸工程觀摩會,在長江大保護重點專項項目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舉辦。楚天都市報記者獲悉,武漢向50米深的地下要空間建排汙“專列”,並用盾構機開挖排汙通道,創汙水深隧工程先河。

向50米地下要空间建排污“专列”,武汉大东湖深隧主隧掘进千米

圖為:地下已見雛形的排汙隧道

投資方中建三局綠投公司項目負責人阮超介紹,作為國內傳輸流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長、首次在主城區採用全地下式汙水預處理站的深層排汙隧道,大東湖深隧工程起於武漢二郎廟汙水處理廠,沿沙湖大道、歡樂大道敷設,經北湖公園至北湖汙水處理廠,建設內容包括17.5公里長的主隧,支隧等汙水深隧系統,以及沙湖汙水提升泵站,二郎廟、落步嘴、武東三大預處理站等地表完善系統,於今年5月全面開工。

觀摩會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農田水利學專家茆智作了關於長江大保護的主題報告。

施工過程中如何保護環境呢?施工方中建三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公司項目總工劉開揚說,項目採用LED燈帶照明,廢水經三級沉澱達標排放,噪音源採取降噪措施,裸土覆蓋,霧炮噴淋降溫降塵,龍門吊噴淋及豎井噴淋智能控制系統等一系列措施,力爭做到節能環保,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劉開揚介紹,項目主隧工程共要開挖9個豎井,深度均超過32米,最大深度51.5米,豎井完成後盾構機進入井底,進行區間隧道的掘進。截至目前,項目全線9個豎井均已打開工作面,其中3個豎井施工完成。同時,全線9個盾構區間中,已有3個區間實現了隧道掘進,主隧道完成盾構掘進千米,計劃明年初全線共有7臺盾構機在地下作業,規模再創汙水深隧工程的先河。

大東湖排水深隧建成後,開啟了國內水務環保領域汙水遠距離傳輸深隧建設之先河,完工後武珞路以北的半個武昌城、東湖核心區周邊的汙水都將乘“專列”快速進入北湖汙水處理廠,遠期將達到100萬噸/日的規模。同時,每年有效截留處理排入長江的汙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