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设立公祭日,不仅仅是凭吊和缅怀死难同胞,更是对和平年代的感恩和继承,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2018年12月13日,是第5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国之殇,民之痛,在岁月的冲刷中记忆越发深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墙上醒目的遇难者触目惊心30万的数字重诉了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罄竹难书的历史,一堆堆白骨饱含了老人的无助,母亲的哀嚎,孩子的惊恐……40多天惨绝人寰的苦难回忆、那场硝烟弥漫的屈辱历史,在振聋发聩的公祭钟声,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铭记历史,承前继后,继往开来。

汇民心,聚民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聚合力。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永远记住屈辱的历史,不是仇恨,不是报复。是我们要自强不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屹立不倒。历史事实雄辩的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接力奋斗彰显不朽精神,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召唤下,聚成一团火,创造出了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业绩,赢得了世界和人民的尊重。

新时代,新气象,开启新世纪爱国真声音。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给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提供了如此广阔的空间;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一样,个人的发展和成功,给国家的富强和繁荣,提供了如此充足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深切感触民族沧桑与悲痛的同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做时代的“执牛耳”,在担当面前义不容辞,在奋斗路上永不停歇,唯有如此,才不会辜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信任,唯有如此才会在历史滚动的年轮中留下属于自己光辉的印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掌舵领航,有中国改革发展的浩荡东风,有全国各族人民扬帆划桨,同心同德。以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舒展“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豪迈,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早日够抵达光辉的彼岸,在新时代创造属于中华儿女的新奇迹。(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