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这位环卫女工,用瘦弱肩膀“扛”起了四个男人

都道母爱是这世上最纯粹的,平凡而无私,无言而厚重,并且不知疲惫。

19年前,一对双胞胎兄弟在出生时因缺氧而脑部发育受损,成为了脑瘫儿。19年来,他们的母亲任劳任怨,为他们遮风挡雨,即使再难也不离不弃。

受这位母亲的故事打动,社会爱心人士纷纷行动起来,为这位母亲献爱心,递鼓励,传播社会正能量——

一段悲切的情缘 风雨相依十九年

阳台上挂着的一排刚洗过的衣服,散发着淡淡的洗衣粉清香,客厅因为摆放的家具简单而显得有些空旷,打扫得一尘不染的地板砖能照出人影——有这样环境的家里,一般都有一个能干的女主人。事实的确如此,女主人名叫郑丽,是一名环卫工人。在东兴区桐梓小区,邻居都说郑丽勤快又坚强。

偶尔,她会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牵着一对双胞胎在楼下散步。

双胞胎!是喜悦更是幸运。至少,19年前的某一天,在得知肚里怀的是双胞胎时,郑丽和老公周维和是这样觉得的。他们甚至给孩子规划好了以后的路:如果是儿子,就让哥俩去参军!

可是,命运偏不这样安排。

怀孕至七个半月,郑丽就出现了早产迹象,送到医院去保胎,两天之后,孩子还是“强行”降临人间。

双胞胎,儿子!

可除了早产,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孩子又吐又拉,很不正常。转院到另外的医院,被告知孩子因为缺氧,可能会有后遗症。当时,因为没有经验,郑丽和老公都没怎么当回事,直到孩子两岁多了还不会走路,只能在地上爬。他们把孩子带到成都的医院检查,结果是孩子脑发育不全,而且发现得太晚,没什么治疗的意义了……


内江这位环卫女工,用瘦弱肩膀“扛”起了四个男人

▲郑丽背着儿子回家

那时,郑丽也没想过,会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两个孩子19年——孩子没法正常走路和说话交流,吃饭要人喂,到现在还用着尿不湿。十多年来,她曾专职在家照顾孩子,围着一对双胞胎转,日子仅靠着老公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活捉襟见肘。

2008年,郑丽和老公迎来了第二胎,也是一个儿子。生活仿佛圆满了,可是也更累了。2011年,郑丽把小儿子送去了幼儿园,买完菜回来看到双胞胎还在睡,突然灵光一闪:我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上班呢?

通过介绍,她找到一份环卫工作,挣钱的同时,也能照顾双胞胎。

每天,郑丽的生活忙碌得像打仗一样——早晨6点就要出门扫地,中午下了班匆匆回来给两个孩子喂饭,然后又赶去上班,晚饭喂完,还要去上夜场,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回家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洗漱,自己方能躺床上休息。

苦难尚未结束,2014年,郑丽的老公周维和因为一场车祸断了腿,在病床上躺了1个月,郑丽都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过来的,照顾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公,工作也不敢丢。那段时间,郑丽几乎是打着瞌睡在给双胞胎儿子喂饭!

两个孩子因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属一级伤残;周维和被评定为肢体四级残疾,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只能去做些轻松点的小零工,偶尔也去帮郑丽扫扫地。即使日子忙碌而清苦,但在郑丽看来“还算过得去”。

19年来,照顾双胞胎儿子,成了夫妻俩不可避开的沉重话题,从最开始哭喊吵闹,到如今习以为常,背后经历的每一个年月,只有郑丽最清楚,“感觉眼泪流干了”——于是,她索性不流泪了。

这些年,夫妻俩也曾带着双胞胎儿子去求过医,一些医生表示,孩子可能活不长,但在两夫妻的照料下,兄弟俩至今活得好好的。

一份沉沉的责任 再难也不能放弃

大双活泼,喜欢用手指顶着鞋旋转着玩;小双文静,坐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大半天。兄弟俩都不喜欢穿袜子,一穿就扯,即使是冬天,也是光着脚。两个孩子只要在郑丽身边坐着,都不自觉地把脚伸进妈妈的怀里取暖。

抱着两双冰凉的脚,郑丽已经习惯了。两个孩子对母亲表现出来的依恋,超出了想象。

他们喜欢挨着妈妈睡,尤其是冬天。脚凉了,就贴着妈妈取暖;有时,郑丽会给孩子们放一个取暖器,但任性的两个孩子会吵闹着把取暖器推下床,摔得咣咣响,直到郑丽来了,他们才安静下来。

有一次,小双上火,牙龈发炎了,本来在屋里玩得好好的,一看到郑丽回家推开门的一刹那,哇哇大哭,郑丽仔细检查了小双的嘴,喂了药,他不哭了。

大双3岁多时,一次因为积食严重,郑丽抱着去了好几家医院都吃了闭门羹,走在西林大桥上,郑丽犯难了:到底能去哪儿呢?看着孩子难受得哇哇哭,郑丽的泪水肆意地流。一旁的母亲也很难受:医生都不给你看了,你还抱着去干什么!

他是一条命啊,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不管不顾呢!

还有一次,小双因为误食樟脑丸中了毒,躺在地上抽搐,郑丽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洗胃、输液,一天之后,因为考虑到经济原因,他们只能出了院,但刚走到门口,孩子又开始抽搐,当时老公看着孩子这么痛苦,咬牙想放弃了,但郑丽坚决不同意:花再多的钱,也要医好!于是,他们又把孩子送回医院继续治疗。

都说女人为母则刚,有时候,看着两个身高已近一米六的孩子,郑丽忍不住感叹,自己是怎么把三斤六两重的小双和四斤半的大双带大的?


内江这位环卫女工,用瘦弱肩膀“扛”起了四个男人

▲郑丽给孩子剥橘子

无数个因为照顾孩子而失眠的夜,因为缺觉而导致的头晕目眩身体差,郑丽都咬牙坚持过来了,很多时候,她甚至不愿意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别人,她认为,养育孩子,本就是父母的负责。

也是这样一份应尽的责任,支撑着她,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我们甚至想过,如果有一天,孩子离开了,我们把遗体捐赠出来,给那些需要的人,让他们也实现一点自身的价值……”说到这,郑丽眼眶微红。

一个平凡的愿望 愿世间再无苦难

汉安大道上车水马龙,来往的人群都在奔着美好的生活。

一抹橘色,融入到了平常的街景中。红灯绿了,银杏黄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清晨与黄昏,郑丽都在这条道上坚守着。

张永华也是一名环卫工人,3年前,她因为工作区域和郑丽相邻而慢慢地走近了她。

“她是一个勤快人。”张永华说,因为两家人住得近,所以她有时会顺路搭一下郑丽的电瓶车,“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活路。”郑丽随时随地都想着自己的活路还有多少没做——也是,每天一睁眼,一对双胞胎要照顾,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小儿子,还有一条扫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街。

好几次,郑丽因为中午回家给双胞胎喂饭没能顾上自己,只好把饭带到上班的地点,利用做完保洁的间隙匆忙几口扒下去。

在张永华眼里,郑丽从来没有因为家事而幽怨,相反,她是一个很热心的人,“自己家庭情况都这么恼火了,还想着去帮助别人。”

张永华记得,去年5月的一天傍晚,一个孩子因为坐错了公交车迷路了,蹲在街边哭。郑丽看到了,上前询问他为什么哭,得知情况后,她毫不犹豫地掏出10元钱,让孩子打车回去。张永华说,当时她还问郑丽为什么要这样做,郑丽的回答让她佩服:“我也是有娃儿的人,如果自己的娃儿这样迷路了,我肯定也很着急……”

张永华更佩服的是,郑丽能把家庭照顾得这么好,还能保持这样的心,“太难得了!”

因为自己经历了苦难,所以期望世间不要再有苦难,这是郑丽最大的愿望。

一场暖心的募捐 引来众人献爱心

11月30日下午,一阵悠扬的古琴声在万达广场响起,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琴声中,几名身着环卫工马甲的爱心人士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内江这位环卫女工,用瘦弱肩膀“扛”起了四个男人

▲市民献出爱心

这是一场特别的募捐。活动的组织者邹容是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当她通过朋友得知郑丽家境困顿却没有被苦难打倒,悉心照顾患有脑瘫的双胞胎儿子19年不离不弃,自己备受感动,她想要为郑丽做点什么。

她在朋友圈发动身边亲友来给郑丽献爱心,也想通过广而告之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这位母亲的伟大,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心关注她。

本是亲友间的一个小活动,却得到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在了解到这个故事后,大家纷纷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并且在捐赠名单上写上了许多鼓励的话,不论是现场捐赠,还是微信转账,一点点爱心汇聚,一丝丝暖意聚集,让冬日不再寒冷。一些爱心人士还带着自己的孩子,把平日里的积蓄捐了出来。

当天,人们慷慨解囊,为郑丽一家筹集到了3000多元爱心捐款,当爱心人士把这份爱心交到郑丽手上时,她有些语无伦次。爱心人士给她的拥抱,更是让她不知所措。


内江这位环卫女工,用瘦弱肩膀“扛”起了四个男人

▲爱心人士和郑丽母子三人在一起

“感受到了大家的爱心和鼓励。”郑丽含着泪。

那一刻,她终于卸下了铠甲,人们看到了母亲一颗柔软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