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罚站学生,你认为应不应该?体罚学生合适吗?

石头人33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状况和教育理念都与之前发后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师生关系,也与以前不一样了。也就是因为这种变化,使得老师的职业风险性大大升高。关于教育的热点问题的讨论,也屡屡见诸各种媒体。今天这个问题,明显与株洲育红小学10月15日发生的事情有关。

因为学生迟到,老师罚学生站在讲台前站立。学生受不了委屈,便打电话向父母亲哭诉。其母以女儿受到老师体罚的原因,向110报警。而其父亲是当地派出所的副所长,派出民警把当事老师带到派出所询问羁押七个小时。

老师在离开派出所后在微信群里诉说自己内心的委曲引起社会关注,以及对此事件的泛讨论。这一事件,己有多家媒体报道,涉事的副所长已经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相信有关部门会做出公正的处理。关于教育问题,这里讨论的题目可能更重要一点,做为老师,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或是惩戒?

这个问题,原本是很清楚的。传统中国教育理念中,老师具有惩戒学生的权力。古代私熟的老师,都有一把戒尺,就是用来惩戒学生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可以用戒尺打学生的手心。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学的时候,老师还普遍拥有惩戒学生的权力。那时老师虽然没有了象征着权力的可以合法打人的戒尺,但他们的手上有教鞭,教鞭除了可以指点黑板上的知识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兼具古代戒尺的功能。当哪个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老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敲两下。有的时候,老师会打的并不痛,只是起到提请注意的目的,有时会打的很痛,让学生呲牙咧嘴的。这一般都是为屡教不改者加强记忆。那时,即使被老师打的很痛,自己也会说不痛。并且大多数情况之下,是不敢告诉家长的。如果家长知道了,免不了又会增加一顿教育,为了加强记忆,再加打一次,也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就来自于老师对学生惩戒的合法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国先进教育理念传进中国后,惩戒教育慢慢被中国教育所抛弃,惩罚和打骂学生成了违法的事情。但教育的状况是和历史相联系的。想一下完全改变是很难的。于是,许多老师一不小心,便在这上面吃了亏。

老师惩罚学生到底对不对?恐怕永远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中国传统教育上,老师是有惩戒权力的。今天的老师没有了。代表的是现在和以前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一样了。以前的教育是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也就是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曾说的一句话,老师对学生承担的是无限责任。老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做人,使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而这责任的承担,是基于家长对老师的全方位信任。

今天学校承担的责任大概是不一样了。比如做人的原则与方式,老师的观点和家长未必一致。也正因此,许多家长对老师的期待只限于教授孩子知识。如果学校和老师要负责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那么教育中的奖励和惩戒方法都要有。只有对优点的奖励和对学生错误的惩罚两时并举,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现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惩戒的权力不在老师的手上,而在家长和执法部门的手上了。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老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你只是负责教他某一方面的知识,他的全面成长与你无关。他犯了错误,你只能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行动。如果在教育中过了界,最终倒霉的只能是你自己。

我们还是以育红小学的事件为例。看了一些报道,那天早上因下雨,不少同学都迟到了。因此,他们受到了老师罚站的处理。站几分钟,原本算不了什么大事。问题在于其中一位受处罚的学生因为心理脆弱,接受不了,并因此打电话向父母亲哭诉,后边的眩然大波都与此相关。

从成长的角度来说,惩戒对孩子绝对是有利的。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受不了一句批评,动不动就要死要活的。这与全社会在孩子教育中惩戒的缺失是有关系的。迟到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事实的造成,孩子只能自己负责。并勇敢承担后果。老师的惩站,是告诉学生,违反规定是有后果的。比如以后工作中迟到,可能会被扣工资。医生迟到,可能延误治疗。战士迟到,可能打败仗。在这个时候,一切的客观因素都没用。后果出来了,只有自己去面对,去承担。老师的惩戒,在本质上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教育目的。

家长在接到孩子电话的时候,没有细心的问明白事情的原委,理所当然的主认为老师虐待他的孩子了。恰好父亲又手握公权力。于是,一个小事情,就这样在家长不理性的处理之下,搞大了。

事情搞大之后,最大的受害者,当然还是孩子。但在这个过程中,做为同是教育者的家长,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假如法律赋予老师惩戒的权力。家长大概也就做不出太出格的事了。虽然义务教育是国家的义务,但如果学校和老师觉得这个孩子他们教不了,可以将其开除。那么,家长恐怕就不会这样霸道了。

其实,法律剥夺了老师的惩戒权,对老师来说,可能是好事。它意味着,你不必对学生的成长负无限责任,你只要干好法律赋予你的职责就行了。

做为家长,我希望老师对孩子全面负责。站在老师的角度上,先保住饭碗当然才是重要的。不要再去做惩戒学生的事了,把它交给父母和社会就行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本人从教近四十年已退休,在我的记忆里因为违犯校紀校归、扰乱课堂秩序被我罚站的学生不计其数,有普通百姓家的也有官员家的(很多比派出所副所长大);罚站的地方有在学生的座位上,有在讲台上,也有在教室门口或者在我的办公室里。可记忆当中也没遇到哪个家长为此找我麻烦的。而且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学生(高中男生)在我离开教室的短时间内在教室打篮球严重影响其它学生做作业,刚好被我回教室撞见就把他叫到我办公室让他给我写检查,他坚持不写与我耗上了。当时我也年轻气盛安排好其它学生后就和他对耗,并对他说今天你不写检查饭也不能回家吃我也不吃咱们比比看(现在看有些欠妥)。最后还是他妥协了按要求写了检查了事。不久他家长知道了这件事不仅对我毫无怨言而且很是感激。甚至这位学生参加工作后再见到我那种感激和热情无以形容。现在不知怎么了教师连对违纪学生一点小小的惩戒权力都没有了,长此以往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令人忧心。


闲来无事看流云


我是一个高中班主任,就这问题我先谈谈我个人的做法和见解,或许可以引起不同的思考。

1.开学前,宣读中学生守则,班级公约。不迟到,不早退,读过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我的班级公约里一定有一条,迟到多久,在教室门口站多久。这是防止别人嘴硬说班主任不教而诛。

2.若学生迟到罚站,班主任不走远,因为迟到主要是贪睡,这势必引起一路小跑,不吃早餐,教室又在五楼,个别体质差的人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情况。

3.罚站前一般不问原因,迟到是事实,有错就必然受罚。火车才不会因为你有任何原因而延误一分钟,今天父母老师可以宠你,让你,但你必须有所畏惧。那么多座霸,你以为他真不懂霸座不对,估摸是他习惯了错误不受惩罚,现在好了千夫所指万人辱骂。

4.罚站后,说一句下次不要迟到,也问一下理由。若有一些不能控制的原因,表示理解,比如有些学生车子路上爆胎了,或下大雨了,或因淋了大雨还罚站而觉委屈,可以安慰一下;如果路上做好事,也可以表彰。对是对,错是错,你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要考虑可能的后果。

5.你自己不罚站,不遵班规,再要是教育也不听,那只有请家长,家长也不认可罚站,那对不起,我无能,你请自便。

也有人说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呢?或不是迟到呢?回答说:事不同而理同,只是处理方式上稍注意。

我赞同罚站,连这一点基本的威摄力都没有,怎么去维护其他学生利益。有所谓专家说老师要靠教育,要老师以德服人,醒醒吧,老师又不是圣人,即使圣人也只教出72个贤者。


zhuzhiyan614




看到这个问题,我迟迟未做回答,因为我怕回答了这样敏感的问题,会招来不少的谩骂,但是,我还是要鼓起勇气,谈谈自已的看法。

10月15日,湖南株洲县育红小学三年级的何老师,因为让上课迟到的赵副所长的女儿在教室罚站(蹲马步),被民警带至派处所,滞留达七个小时。此事经网络曝光后,很快成了社会舆论的焦点。株洲县纪委监委,因赵副所长滥用公权,擅自违规动用警力,知法犯法,“给予记大过处分,由县公安局免去副所长职务,由组织人事部门将其调离公安系统。并责成教育部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事件的起因是“罚站”。有许多人以为,罚站是对学生的一种惩戒,是为了自已的学生好。社会輿论,几乎一边倒地偏向了何老师的一边。那么,老师应不应该让违犯学校纪律的学生罚站呢?对学生罚站是不是一种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呢?就这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 那么,什么是体罚呢?《现代汉语词典》(笫五版)是这样解释的:(图片如下)

根据这个解释,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供大家参考): 何老师让王副所长的女儿离开自已的桌凳,去讲台上蹲马步,已经违犯了《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之规定。时至今日,仍有许多人以为,体罚学生是中国的教育传统,不打不成才;娇女不裹脚,娇儿不上学;赏识教育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再还教师一把戒尺。云云想法,在推行依法治国,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恐怕已经过时了。人们的思想,也应该随着新时代的进步,做出相应的转变。何老师说: “我真的不知道我周一做错了什么事情……”。看了这个分析结果后,我想,她应该很清楚自已到底做错了什么。费除“体罚”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一个大课题,大难题,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它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才能实现的大事业。社会舆论倒向何老师,很明显暴露了人们在教育事业的深层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们意识到“家长难缠了、孩子难管了、老师难当了”,正是说明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孩子是家长的,学生是老师的。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到底离不开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孩子,必竞还是孩子。那些以为“没有了体罚手段的教育,就不会有好的教育”的观点,是比较幼稚可笑的。


我虽然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却希望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谩骂下去了。因为我相信,有理有据的说服教育,与那些低俗的谩骂和粗鲁的体罚行为比起来,会更和谐,更有效。认识到这一点,也许就能给那些自以为是,不懂现代教育的法盲们,点亮一盏明灯,让他们认认真真地反省一下自已的过去,展望一下教育的未来,老老实实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先谈到这里吧,再见。


崔师傅0360


我不赞成教师任何的体罚和语言暴力。体罚和语言暴力,表现出她的手段、水平低劣和无能,特别严重的是缺乏爱心。

我为一些老师的行为感到羞愧,如果我是老师决不会像她们一样。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对我有爱心的一些老师,没有爱心的老师我都忘记了。据我所知,一些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受到教师虐待后记恨终生,这是教育的严重失败。

尊重人权的意识,不受到虐待,应该从未成年人开始培养。我们从小受到虐待不代表这个虐待合适,特别是儿童,我们应该和善和友好,说话态度要平等温和,关键一点要有爱心,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当然每一人是人,偶尔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可以理解,但是经常惩罚学生就是职业道德存在严重偏差。

挫折教育是对学生讲清楚如何应对失败和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如何对待接受他人批评的意思,如果对待他人谩骂。如何对待不公正和他人侵犯,以及他人的犯罪行为等等,这个不是靠体罚就能行的。

未成年人应该得到特殊保护,否则人人都可以把打孩子视为正常教育,那么又有谁会来关心孩子思想思考思维和心灵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护孩子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希望能从每一起案件中,警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怎样做才能培养出思想行为都健康的孩子。





汤之铭


我看过《刘伯承》传,他38岁已是红军总参谋长,被派到苏联学习军事课程,并且作为高级将领享受特殊津贴。有一次上校教官让刘伯承回答一个地名用俄语,结果错了,刘伯承站了一天。这么大的人物还罚站,学生为何不能惩罚一下?教育都是那些伪专家搞坏了。三十年前好多我教的学生都让我揍过,现在他们40多岁了有了成就还非常感激老师的教育。现在学生是温室长出的花,缺乏挫折教育。


赟77057641


尼玛,谁定义的罚站是体罚的?罚站是孩子从小就接收法律(规则)教育的基本方式,让孩子从小知道不守规则就要收到惩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规则的敬畏之心。那种认为罚站是体罚的人都是脑子装屎了!


Messydays


我是教师,虽然我知道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但是,我还是认为适当的小惩戒应该有!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因为要避嫌“体罚”,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管理。我想最终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做老师的,还是应该有情怀,不能听信所谓专家的胡言乱语!尤其不要相信所谓的“快乐教育”!我在英国考察教育时,走了英国的大学、中小学、幼儿园。他们特别强调“规则意识”,对那些闯祸,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处罚起来毫不手软。甚至还有禁闭室!我曾问过他们的校长、老师,你们不怕学生家长来闹吗?起初,他们对“闹”这个单词表示不理解。翻译解释后,他们哈哈哈大笑后,一本正经的告诉我们,他们正是对学生负责才会这么做。家长是不能干扰的!否则,将会被处理,甚至像我们的某些无理取闹的家长,会被起诉乃至剥夺监护权!

说到底,剥夺教师的惩戒权。最终伤害的是孩子、伤害的是家庭、伤害的是教育!

我在上一篇问答里,详细分析了现在的孩子为何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还分析了我们该肿么办?教育惩戒的度、教育惩戒的边界在哪里?请大家去阅读我的上一篇悟空问答。


姑苏讲堂


请允许我说几句公道话,孩子迟到是不对,但是当老师的,有没有想过罚站后的后果?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不一样,假如该子迈不过罚站的坎,因此做出极端的行为,跳楼跳海甚至服毒自杀,那么你这老师被关几天算什么?你们当老师的只顾把成绩搞上去,却没想过要耐心而正面的引导该子,出问题了就把责任,推到孩子和家长身上,那家长交学费请老师育儿是白交吗?你当老师是拿工资的没人让你白教,教育不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吗,时代已经变了,你当老师的还原原地踏步,试问一个自己都没进步的老师合格吗,别再用那老一套的方式方法了,是真教肓就应该用爱心去教,所谓心里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你当老师的心里都没度,怎样去丈量学生的程度?副所长是不对,但是从人性角度去想能理解,因为副所的工作也不容易,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却顾不了自已家人的安全,所以副所长这一次的冲动行为,是完全符合人性合逻辑性的,如果因这件事情免了副所长的职位,我本人觉得这样对一个人民公仆的处罚太不公平了,我作为曾经的中级人民法院陪审团,以我个人的建议,我认为口头警告副所长一次,再向老师道个歉就行人,如果罚重了,以后还有人敢当警察吗,处理事情不单要想结果还要想后果。


品读人生喜相逢


美国学校都设有禁闭室,混蛋家长会被学校提请法院剥夺家长监护权(基本100%接受学校建议),一旦剥夺家长会很惨。

我看过《刘伯承》传,他38岁已是红军总参谋长,被派到苏联学习军事课程,并且作为高级将领享受特殊津贴。有一次上校教官让刘伯承回答一个地名用俄语,结果错了,刘伯承站了一天。这么大的人物还罚站,学生为何不能惩罚一下?

教育都是那些伪专家搞坏了。三十年前好多我教的学生都让我揍过,现在他们40多岁了有了成就还非常感激老师的教育。现在学生是温室长出的花,缺乏挫折教育

以上转发,说的太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