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娣
很认真地读了《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一句话表示:真的是让我感慨良多!又认真了过解这件事的始末:
2002年开始,东方闻道网校用一根网线链接了成都七中和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这248所中学的孩子和成都七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学习,经过了16年的时间,248所中学有不少的孩子从中受益,上了大学、继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了几代人的贫困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活出了更大的精彩!
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从文中看到的是美好的、激动人心的一些亮点,一些数据,这是我们想看到的也是报道者想让我们看到的内容,而且这些内容也的确是真正的正能量!
这个网线给无数孩子带来了更好的机会和条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这和当时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一个事物只有适应了当时的环境和需求,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冷静下来,对这个事件有一点自己的思考:
1,技术真的可以给无数人带来更多更多的机会。
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和大环境事件。教育和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
2002年的一根网线改变了很多孩子命运;现在家家都有的一根网线,也改变了很多孩子的生活。
网线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和一个窗口,如何抓住这个机会?从这个窗口你能看到什么?这要看什么机会从窗口飘过,要看窗口的人被什么样的东西吸引。
这样看来,就有一个甄别能力。
技术犹如一把刀,会用的好人用他建功立业,不会用但乱用的人可能会自伤或者伤及他人,不会用但愿意去学习的人就会用两种结果:建功立业、或自毁前程。
2,任何一种技术都是双刃剑,如何使用关键在于教练和使用者的目的。
差距永远是存在的,这是现实。所以很多人通过这篇报道感慨不同地区师资力量的差距,抱怨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我认为这没有意义。没有绝对的公平,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现实中还有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总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自然是失落和负面的反应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激发正面的一些力量,激发人的主动性。这篇报道中不管从主导这个事件的人还是从大部分的个体学生来看,都体现了一个道理:
穷则变,变则通。人永远是根本、是主体。
3,当年的一根网线改变了248所学校的水平,也从而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很多老师的生活。
从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越是能迅速调整自己适应发展的人越是容易改变自己、成就自己。而那些被动的一直不愿改变的人则会相反。所以改变、完善是硬道理。
但是,这中间有个根本,一根网线改变了这么多,但不可能一下子改变整个人,因为观念和习惯是渐变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改变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付出,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痛苦。
所以题主所问课程同步直播真能改变孩子的命运吗?我想同步直播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改变的机会和条件,但能不能改变?如何改变?这不是课程同步直播能决定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关键是个人。
快乐庭院
1、这是说的一件真实的事件。大概背景就是全国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的故事。这是一个老掉牙的真实事件,当年刚开始实施的时候,曾经洪动一时,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报道,这件事过去16年之久了。说的就是全国248所极贫地区的学生,与最逼的学校成都七中教学资源共享,当时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实验一下,优质的教学资源到底对提升学习成绩有没有用,用处多大。这是“共享”概念最早的推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2、很显然,这样的效果是明显的。全国最牛逼的高中与全国最贫困落后的高中资源同步,也就是全国最贫困的学校和成都七中直播上课,通后过来的统计,原来的那些贫困学校通过直播成都七中的课后,升学率直线上升,原来有的学校,升学率基本为0,一个本科都考不上的,直播后,变成清华北大也年年有的情况。于是当时的媒体报道,牛逼了,我的共享。
3、报道 红极一时,后又消声匿迹。 这个事情过去16年了,不知道怎么又被挖出来了,当年报道过后,再没有媒体报道过此事。因为,这件事发生在2002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还很纯朴,手机都还是黑白屏当家,大哥大,BP机流行的年代。当时,我们的经济发展还很缓慢,人们还很务实,但已经出现了经济不按套路出牌发展的端倪,当然,整体社会环境当时依然是极为好的,极为纯正的,一种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就有好工作,就可以改变命运的社会气息深深的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4、
这块屏幕带来的升学率打了一个时间差。虽然当时的这么一个共享概念的落地,的确改变了当时的最贫困地区学校升学率的现象,但这要结合背景分析。因为当时社会背景整体人心稳定,奋发激情,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改变命运的思潮是当时的主旋律。求真务实是当的主格调,看看2002年那个时代,电视电影还是正能量,还有经典片子,一个学校,突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肯定是全民以付,所有的学生都被这新玩意看呆了,没天没夜的学习,平时不爱学习的人也开始学习了。但是还要记住一件事情,2002年,恰好是高考扩招的第二年,也恰好是全国毕业不包分配的第二年。5、商业经济的不按套路发展,什么屏幕都然并卵。回到题主的主题,这块屏幕的出现时间本来就是在一个转择点上,打了一个时间的巧合,当时出不出现,其实后来的效果都差不多,因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释放了很多以前规范的生活方式,医改,教改,房改,把以前的平静生活突然变得没有了方向,胆子大的就开台游走于法律的边缘,投机倒把逐渐盛行,拼爹的现象打破了以前的求真务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房地产的房改,一发不可收拾,当然,后来的情况,大家都见到了,就是今天这个样子,不要说,成绩好考个好大学就可以改变命运的事了,成绩好,在当今年的社会然并卵,成绩并不重要。
如是谈
稀缺的高端教育资源
很明显,像这个新闻报道的一样,已经改变了部分乡村孩子的命运。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不管什么时候高端资源都是稀缺的。人们追求好的资源是必然的,尤其是教育资源关系到未来,升学,事业等。没有家长可以不在乎,没有学生可以淡然处之。
二、技术的进步能多大程度改变或者平衡教育资源。这个事情在今天就更容易实现,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事情做起来更方便快捷。网易丁磊的一个亿,恰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说明技术的普及需要资本力量的支持和推广,但完全依靠资本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认可资本、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但教育的事情不能完全依赖资本和技术。
三、怎么才能做的更好。政府的引导作用甚至主导作用怎么发挥,值得进一步思考。怎么做好教育部门、学校、资本的对接,形式的筹划有赖于各方的协同合作。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问题,资源再好,学生不在乎也是没有用的,知识改变命运不能是口头上喊,怎么落实进去学生的心里。需要当地的进一步研究。
五、适度本地化的教育特色 不能说除了穷本地什么都没有,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要发现本地特色、本地文化,教育除了开眼界更要立足现在、立足根本。教育除了考更好的大学还有更多的人格教育。
各方努力,任重道远。
玉峰爱读书
当然不能完全改变,但确实是个好事情。
远程教育本质上是与好学校共享师资。师资当然很重要,比如一般的好学校里的老师有更好的受教育程度、有更多的教学方法、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不过好学校里的学生本身资质也要略高(可能并不一定高出一筹),学生家庭一般也出身较好,他们有更广泛的信息,家庭也有更好的资源来投入到特定领域中。这些就不是远程教育所能改变的,而是需要在整体上拓展教育资源投入的公平性,这并不容易做到,也可能不一定真的有效。
人的教育终究是最为昂贵的,不仅仅是学校,还有家庭、社区乃至整个教育与考核体系等等共同作用。从这篇报道来看,248所中学的模式主要是将优质生源集中起来,与成都七中共享师资。这在一些文章中被视为是夸大其词,不过应该看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跟上成都七中的教学节奏,别说乡村,成都市里的其他学校都未必可以跟上。如果盲目扩大,可能反而会让差生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彻底放弃,教育效果可能还不如独立授课。所以,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其实是让县城里的优质生源可以接受到省会里优质师资的授课,省会的优质师资带动县城的优质生源,这是很好的平衡措施。
此外,如果远程教育能够改善乡村学校里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学风,这会成为搅动相对落后地区里教育的鲶鱼。这是远程教育一个意外的好处,同时也是更有积极意义的好处。在落后地区的尖子生毕竟一样是少数,而催动没那么聪明的学生踏实接受适当的教育将更为重要。让大部分的普通学生接受足够的教育,这会对中国社会的整体有更大的帮助,毕竟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受到更好的教育,那么这意味着中国整体的教育质量是真正的提高。
同样,对于贫困地区而言,教育依然是改变未来最好的出路。虽然贫困地区有着很多抑制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因素,比如贫困(已经在减少)、社会衰败、信息闭塞、读书无用论等等。而远程教育的推广可以更有效地改变后两个因素的影响,避免因为信息不畅和观念的短视导致不必要的辍学,这点对于高中教育尤甚。
高中教育有多重要呢?根据教育部2015年公开的数据,201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70%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处于高位,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81%,比上年略升0.1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3.5%,比上年略降0.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已接受过高中阶段以上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提前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37%的目标。换言之,现在新增劳动力中,如果你只有初中程度,那么你的最好出路大概率是最差的13.5%的工作,如果不是找不到工作的话。怪蜀黍老囧曾
穷孩子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全社会对权力乱用的监督约束。否则,就是考上淸北也无济于事。人家三本就能当官,你清北连工作都找不了。中不了举的黃巢多了,社会就危险了。
李清流提鼻经济学
互联网教育应该是趋势,网络扶智是值得提倡的。在cctalk 平台上每天都在发生着这样的网络课堂,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的资源共享,师资共享都有着实质的意义,有些农村学校没有美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同步课程参与,让孩子在专业的美术教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对乡村孩子来说是个福利。
井老师88
教育三分讲七分管,这件事确实是个好事,善事,但是还不至于到改变命运那么大的差别。乡村教师没你想的那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