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內就有20多個基金經理“離職”?這對我的基金影響到底有多大

本週以來,已有十餘家基金公司發佈了20多條關於基金經理變更的公告。記者梳理發現,離任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多為混合型基金,這些基金經理“離職”大部分原因是公司內部人員調動,或有其他工作安排。

一周内就有20多个基金经理“离职”?这对我的基金影响到底有多大

此前,若碰到基金經理離職,很多投資者都很惶恐,不知道自己該咋辦。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件事。

不同類型的基金經理對產品的影響不一,作為投資者,我們首先要進行判斷,離職的基金經理所管理的產品屬於何種類型。

固定收益類:比如像貨幣基金這種,投資標的很明確,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的離職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如果部門中有其他貨基基金經理接任,在收益端呈現的結果不會有很大改變。

量化投資類:這裡面又分為指數產品和量化主動產品等。以指數基金為例,它有一個模型,主要來複制跟蹤所選擇的標的,跟蹤誤差越小越好。

比如跟蹤滬深300指數的基金,它的收益主要是隨著滬深300指數的變化而變化,對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要 求較低。所以基金經理離職對該種基金影響也較小,我們在買基金的時候,看到指數基金的管理費比較低,也是這個原因。

此外,還有量化主動型基金,滬上某基金公司量化部投資總監曾表示,量化投資的基金經理比較重要,如果一個基金經理離職,接替的基金經理對於市場看法、投資理念與之前不同,可能會導致量化產品模型構建產生變化。

“由於量化產品的定位是不變的,儘管內部基金經理對模型構建影響較大,但最終從結果端看差別不會很明顯”他說。

權益類投資:像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等都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個人能力。此類基金經理離職,對基金的影響較大,如果團隊內部傳承沒有做好,基金出現風格偏移情況會時有發生。比如之前基金的定位是醫藥行業,換了一個基金經理之後可能重倉股都變成了消費類。

在選基金時,基金經理都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尤其是權益類產品,投資者考量基金經理的業績水平時莫要過於關注短期收益,應將時間線拉長,尤其是穿越牛熊後仍表現的較穩定,這樣的基金經理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