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该怎么理解?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首先我要翻译一下这段话:道可道,非恒道也。

用言语形容起来的道,不是真正永久不变的真正的道。

下面我来解释怎么理解这短短的一句话。

我们的语言其实来自我们的大脑,“一切人类能用语言概括的事物都是大脑从主观上创造的概念”。

道存在于人类出现和未出现整个时空中,不生不灭,没有过去和现在。但是人类出现以后,随着人类的劳动发展,人的大脑有了时间观念,然后意识也随之产生。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大脑在物质方面的进化,人类逐渐在意识的基础上产生了思维。这个转化过程就像是从一维世界到三维世界的转变。所以确切的说,是人靠劳动进化了自己的大脑并创造了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

那么语言呢?

语言其实是人类创造的众多工具中极为特殊和可以算作用处最大的一个。

人类的思维是与语言一同发展的,语言可能稍早于思维,但是两者总体上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说到这里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说“可道之道非恒道”?人类的语言和载体文字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是人类在某一个层次创造出来的工具,而大道则始终存在于宇宙之中,人类在思维层面理解的道,其实不是真正的道,但是我们要理解道,就必须遵守人类之局限——通过语言文字及思维概念来理解。

中国的道统文化强调一个字——悟。这也能说明我们理解世界不能只用文字来表达,因为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只有“悟”到了文字背后的真正的“道”,才能算是理解了一个事物的“理”。我们中华的文化与西方的不同就在这里,我们的文化是“内向”型的,需要考悟来理解大自然以及社会的规律,并且体会到其中妙不可言的感受后自觉践行和自觉遵守。外国的宗教和文化是“外向”型开放型的,外国的文字易于理解,但并不肤浅,其背后蕴藏的含义其实也符合道的精神。所以中国产生的道统文化,是与我们的思维形成特点是有关系的,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理解道,但是文字只是指明了一个理解道的方向,我们依旧需要靠自己去理解真正永恒不变的“恒道”。

希望我的解释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


冷风及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它的意思是:“道”的意境如果能用言语说明白的,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算是常“道”。而真正的“道”应该是无法用言语说明白的,它应该是玄妙又深远的,它是天地的始祖以及世间万物的根源。

正如我们言语所说的常“道”,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有各种相对应的解释,而重要的是人有五感,会善会恶,会有情感,存在理性的判断,所以以自己做标准而得出的“道”,注定是常“道”,就像老子所说的“可道也,非恒道也”。那为什么圣人就能明白“道”?那是因为圣人无心,常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圣人对世界万物都是平等对待,把百姓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而这些正如老子《道德经》里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及“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所说的意思是一样的。

有什么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有问题联系作者删除]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就这几个字,被一些崇古的人翻来覆去讨论,以为讲出了多么深奥的道理。

智商是硬伤,学不会新东西,就指望用臆想来显得自己还算有点学问。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不会比一个老农在田间跟几个后生聊天的时候讲得话高级到哪里去。


我是谁谁是我谁是谁2


第一个道指的是大道,第二个指的是说道,第三个指的也是大道。连起来就是“大道是可以被说道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其实通俗一些可以理解为,道理可以表达,但表达的永远都只是片面而不全面的,所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就比如“世上无绝对”,指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但是你仔细一想,这句话本身就是很绝对的,这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说世上无绝对,一方面这句话有很绝对,但是我们心里明白,只是表达不清楚。这其实算老子对自己说的言论的一种自我否定,意在告诉大家不要执迷。


评论师小牧


用这种语气说话,会是谁呢?


青山1363045


老子“道可道,非恒道“,版本不同,也许是“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所谓“道“,为宇宙之道,即,宇宙之“规律“,后一句说的“非恒道“,就是说这个规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变化的规律。


伸東


《道德经》.“非常道"!


自然285589719


唔,道嘛,恒与非恒就看成道了没,呵呵,若道不恒,难不成塞了,又或者变了,会变味吗?那就非道了吧?道可道,非常道,不是实无法可说吗?用通常的言语怎可道呢?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也就真的没法可说了吧。欢迎指教。


如是173795732


真正的道是无常的变化的,没有常态的。


人生导师——叶三叔


道,在这里可以当事物运行的规律解,道理,或者说是事物运行的规律,能说出来的,或者现在认为的真理,都不是永恒的,都是会发展变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