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候曹魏、蜀漢都不停的南征和北伐,為什麼東吳除奪取荊州卻一直都沒什麼行動?

紅葉幫幫主


不是孫吳不用,而是用了北伐也沒成功。

比如【吳太傅諸葛恪圍新城,朝議慮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諸水口。】

既然曹魏打算【欲戍諸水口】,那自然東吳派出水軍的。

再比如【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遜與諸葛瑾攻襄陽。遜遣親人韓扁齎表奉報,還,遇敵於沔中,鈔邏得扁。…………乃密與瑾立計,令瑾督舟船,遜悉上兵馬,以向襄陽城。敵素憚遜,遽還赴城。瑾便引船出,遜徐整部伍,張拓聲勢,步趨船,敵不敢幹。】

既然撤退的時候是水陸一起撤退,那麼一開始肯定是水陸並進的

【合肥城南臨江湖,北遠壽春,賊攻圍之,得據水為勢;官兵救之,當先破賊大輩,然後圍乃得解。賊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難】

滿寵也說吳軍北伐是【得據水為勢】,水軍自然不是擺設

所以說孫吳不是不水陸並攻曹魏,而即使水陸並進也沒擊潰曹魏。畢竟水軍是孫吳的長處,孫吳沒理由不用,只可惜戰船不能兩棲作戰。

——————————————————————————————————————

有人提醒說題主問的是出海作戰,也就是打登陸戰,好吧,這個孫吳確實沒幹過,那我嘗試進行分析一下。

既然提到了從海上襲擊陸地,那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在公元八世紀脫穎而出並稱霸三個世紀的海上霸主——維京人。

維京人擅長從海上對陸地發起突襲,不列顛半島,神聖羅馬帝國(現在的法國德國地區),還有現在的東俄羅斯地區,他們都“光臨”過。

而且他們航海技術高超,造船技巧精妙,甚至能移民格陵蘭島,更有傳說他們曾登陸美洲。

那麼我們對比一下維京人和孫吳,以及他們對手的差異,來看看為什麼維京人能成功,孫吳卻不願去嘗試呢。

1、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的差距

雖然題主提到了孫吳的水軍能到達夷州,可是大陸和臺灣的距離實在談不上遠,即使成功抵達夷州也說明不了什麼。何況這次軍事行動,吳軍自身也因為瘟疫損失慘重。

而孫吳的戰船為了戰鬥和威懾往往體型較大,代表人物如賀齊,他的戰船【蒙衝鬥艦之屬,望之若山】。孫吳的設計思路,使得的船雖大,但機動性差,如果要進行海襲機動性是最重要的一點。

再看維京人的龍舟,以靈活著稱,他們航速驚人順風可到20節,乃至於他們的襲擊來無影去無蹤。他們的航海技術也很高超。(畢竟又過了五六百年)這使得歐洲諸國難以招架。

因此孫吳要進行海襲或者登陸作戰,非常容易被曹魏發現,而且一旦戰況失利,也很難全身而還。

2、目的不同

孫吳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從曹魏手中奪取土地,而維京人主要目的是搶劫。(當然孫吳也搶劫過,維京人也有過奪取城池的時候,不過那是次要目的。)

因此對於孫吳來說,即使登陸成功拿下曹魏山東的一些城池又有什麼意義?難不成要一直從海上運輸補給嗎?這對於孫吳來說太苛刻了。可如果不管,那不就是被曹魏一口吞掉,送了嗎?

3、對手不一樣

維京人的海襲一開始是對無防備的修道院發起的,即使到了中期他們面對的歐洲諸國也是鬆散的聯盟,王國的士兵大多是臨時招募的農民,所以維京人能多次得手,甚至在正面戰場也能打爆對方。但只要歐洲國王精心挑選士卒,且本人有一定軍事能力戰局就會有所逆轉,比如阿爾弗雷德大帝硬是帶領英軍把當時想吞併不列顛的維京人給打敗了。後來維京人打拜占庭帝國也一樣,遇到訓練有素的軍隊,維京人的進攻便屢屢受挫。

可曹魏的軍隊全都是經過訓練的,而且有著明確的編制,換句話說魏軍的整體素質比吳軍強。吳軍的私兵制限制了他們的戰鬥力。所以即使策劃登陸作戰,也很難在重重魏軍中殺出一條血路出來。呂蒙曾經為孫權分析說,即使拿下淮南我們至少要用七八萬才能守住這裡,那麼就算孫吳真登陸成功奪下曹魏腹地的一些城池,在曹魏的重壓下,孫權又要花多少人力物力去守住這些成果呢?

最後再把陸遜勸諫孫權的文章貼一下吧

【淵憑險恃固,拘留大使,名馬不獻,實可讎忿。蠻夷猾夏,未染王化,鳥竄荒裔,拒逆王師,至令陛下爰赫斯怒,欲勞萬乘汎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方今天下雲擾,群雄虎爭,英豪踴躍,張聲大視。陛下以神武之姿,誕膺期運,破操烏林,敗備西陵,禽羽荊州,斯三虜者當世雄傑,皆摧其鋒。聖化所綏,萬里草偃,方蕩平華夏,總一大猷。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違垂堂之戒,輕萬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

其中的【欲勞萬乘汎輕越海,不慮其危而涉不測。】和【強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都強調了渡海作戰極具風險


靈魂流浪者D


東吳不是不想北伐,而且它不敢!自東吳奪取荊州之後,它的基本國策就是要與老曹家劃江而治。


東吳高層並不傻,他們知道:東吳能統一天下的機會歷史上就出現過一次,那就是周瑜活著的時候,所提出的奪取荊、益二州,然後,先二分天下之計。不過,這些後來都已成夢。

東吳雖然奪回了荊州,但是吳國的國防隱患始終未能排除。而且這個國防隱患就隱藏在荊州和建業這兩個地區之中,一直成為東吳高層揮之不去的噩夢。


首先,我們看看,孫吳是最後一個進入荊州的勢力。從當時三國態勢上看,即便東吳佔有了荊州,但如果沒有取得對益州的控制權,長江天險也只能與蜀漢共有而已。尤其是夷陵之戰以後,東吳雖然打垮了劉備,但是蜀國給東吳帶來的一次順江東下的緊張感,卻一直沒有消失掉!這也是夷陵之戰後,吳國急於與蜀國重修舊好的重要原因。

其次,荊州本身的問題也非常之大,襄樊已經被曹魏牢牢掌控,更何況,荊州的北部地區已經完全丟失。如果東吳想要北伐,那它就必須先要拿下荊州北面的南陽郡!可以想象,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最後,吳國充滿隱患的邊防,讓孫權不得不遷都建業,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其實,建業的地理位置很有點兒像明朝的北京,都是天子看守國門的態勢。
所以,從東吳區域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東吳除了長江,基本無險可守,它只能時刻警惕江北動靜;只要吳國反應速度稍一遲緩,整個局勢就會很被動,就有突然被滅的危險。這種情況下,東吳只能採取自保的守勢。


茅山夜話


這個說法不成立,在荊州之戰後,吳國主動進攻魏國的次數並不少。

曹丕去世時,孫權就趁機攻擊江夏,但是文聘堅守江夏,孫權無功而返。

228年,吳國周魴用計引誘曹休大軍南下,在石亭陸遜、朱桓、全琮三路大軍圍攻曹休,魏軍傷亡慘重,吳國取得了石亭大捷。

233年、234年,吳國兩次進攻合肥,都以失敗告終。

241年,吳國兵分四路進攻魏國,全琮和王凌激戰數日,最後吳國退兵。

253年,諸葛恪進攻新城,吳軍大敗。

255年,孫峻率軍攻擊魏國的壽春,未果。

257年,魏國諸葛誕發動叛亂,東吳派遣3萬大軍支援,被魏軍擊敗。

這裡還沒有算魏國進攻吳國兩國發生的戰爭,所以實際上在攻佔荊州後,東吳和魏國之間的戰爭是非常頻繁的。

之所以沒有諸葛亮北伐出名,主要還是《三國演義》裡後期是以蜀漢為主線,對吳國提的比較少,大家不怎麼注意而已。




不沉的經遠


東吳以水師稱雄,這也註定了東吳沒有奪取天下的實力!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如袁術袁紹呂布公孫瓚等,莫不是天下豪傑,至於跨州連郡者更是不可勝數,然而最終三分天下卻是曹操,劉備,孫權,可見三方各有各的本事,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軍隊而言,蜀漢因為有山川之險,故有精銳的步兵,魏國逐鹿中原,靠的是兇悍的騎兵,東吳也有長江天鑑,故而大力發展水師。

長江對於東吳而言勝過十萬雄兵,然而也是因為長江,東吳的步兵與魏蜀兩國比起來就差的太遠了,實際上,東吳所有的戰役都是在荊州揚州打得,這兩個地方水網密集,適合水師作戰,東吳境內多山地,其步軍騎兵甚至連大一點的平原都沒見過,如何如劉備曹操南征北戰征戰天下多年的白馬軍和虎豹騎相比?



自保有餘,進攻不行,竊以為這就是為什麼東吳極少外出打仗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不知道您滿意嗎?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三國時期大的形勢是蜀漢與東吳聯手抗曹,所以,不僅漢中前線諸葛亮和姜維北伐打的熱鬧,在淮南和襄陽前線,曹魏與吳國也屢次北伐、南征,其戰爭頻率與規模,絲毫不比西線的蜀漢低。之所以給人的感覺,東吳籍籍無名而蜀漢卻有極高的知名度,這多是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故事為主線,並將“王道思想”附加在蜀漢的北伐上,加上諸葛亮“多智近妖”的民間影響力共同作用,才出現的這樣的現象。

(東吳君臣才是草根創業)

在實際的歷史中,東吳政權的政治地位是最低的,反映到現實歷史中孫權也是最後一個稱帝的。東吳的內政外交,都是軍事鬥爭打出來的。想當初,孫權已經據有三州之地,實為一方之主,尤為關羽所輕,如今克成帝業,為正史所載,難道不是砥礪奮鬥的結果嗎?

曹操時代,自赤壁之戰後曾數次兵臨淮南,除留下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外,別無所得。孫權也曾統軍北上,不過被張遼擊敗了。但從中可見,孫權一直沒有放棄北伐。夷陵之戰後,孫權與曹魏的戰鬥開始日漸增多。

比較有名的戰事有:

1,曹丕伐吳之戰。從夷陵之戰後,孫權漸漸事魏不恭,曹丕因此怒而興兵,從公元222年10月一直打到曹丕去世,曹魏連續三次興兵攻吳,吳國也數次反擊,最終雙方互有勝負,曹魏退軍。

2,226年,曹丕去世,孫權攻江夏,沒有打下來。《三國志.文聘傳》記載,孫權圍攻二十多天,沒有攻打下來,退兵時,文聘殺出,大敗孫權軍。《魏略》記載,此戰中,文聘在府中睡覺,命令士兵躲藏起來,孫權看到情況,疑有埋伏,退兵。

3,228年,爆發了石亭之戰。周魴斷髮賺曹休,曹休大軍深入吳國境內,在石亭被陸遜、朱桓、全琮三路並進,殺的大敗,生擒曹兵一萬餘人,獲得所有器械輜重,運輸用的車輛一萬以上。此戰讓孫權有了登基稱帝的實力,同時曹魏司馬懿勢力開始抬頭,而諸葛亮看到曹魏大敗,又於228年底月再次出師北伐。

(吳太祖大皇帝孫權)

4,234年,孫權親征合肥新城。 滿寵召集數十壯士,燒掉了吳軍的器械,射死了孫泰。

5,241年,吳軍三路攻魏,全琮帶數萬攻打王凌,激戰數日,吳軍退走。

6,252年11月,曹魏出動15萬大軍,兵分3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領兵7萬,直逼東興。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此戰魏軍戰敗,司馬昭因此戰的戰敗而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吳國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7,250年,曹魏王昶進攻吳國。王昶先是襲擊了吳國一些城池,後假裝撤兵,吳國施績中計,被引到岸上,王昶大敗吳軍,斬殺離茂、許旻,獲取無數戰利品。

8,253年,諸葛恪進攻新城,吳軍大敗。

9,255年,孫峻率軍攻擊魏國的壽春,未果。

10,257年,魏國諸葛誕發動叛亂,東吳派遣3萬大軍支援,被魏軍擊敗。

此後,東吳與曹魏無大的戰事,直到曹魏舉大兵滅蜀漢,東吳將留平派到荊州,讓他和蜀漢商議從永安入川,另外還讓大將丁奉和孫異從漢水進入漢中解救蜀漢。這樣的部署,東吳也算是用盡了自己可以利用的人,但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劉禪向曹魏投降了。


(曹魏風流)

終孫權之世,與曹魏一直在進行著拉鋸戰。這一方面是與蜀漢進行戰略配合,一方面也是東吳政權以攻為守的策略。東吳在漫長的長江防線上有兩個防禦重點,一個是建業,一個是武昌,曹魏還經常從兩地之間的九江附近發動攻擊。東吳如果一味採取守勢,是處處防守處處被動。所以,東吳時常是把丞相、大都督放在武昌,皇帝在建業總領朝政,這一特點也被後世的東晉所繼承。

(蜀漢與東吳曾經的企圖)

所以,東吳奪取荊州後也一直在找機會對曹魏發動軍事打擊,只是相比蜀漢只能從漢中山地北伐,可選擇的道路不多,東吳在漫長的長江防線上,與曹魏打起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其精彩程度並不比西線的蜀漢差。但是,與曹魏守住關中即拖垮了蜀漢一樣,曹魏守住了襄陽與淮南,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一樣也能拖垮東吳。蜀漢與東吳在執行了數十年的窮兵黷武,以進為退的進攻防守的戰略後,逐漸難以為繼,最終被曹魏、司馬晉所滅。


而知而行


首先東吳除了奪取荊州之外一直都在致力於北伐(合肥)作戰,但是相比較諸葛亮的北伐的戰況而言,東吳這邊的戰況與戰績都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也就默默無聞起來。

孫吳最大戰役勝利來自於“赤壁之戰”,再此之後東吳集團即開始了漫長的北伐,在此期間利用關羽進攻襄樊的契機偷襲荊州(此戰未經大戰,多為招降納叛)。孫吳的北伐開始時間比諸葛亮要早但是戰果卻實在是丟人的很。

孫吳北伐必須要攻佔合肥,所以東吳的五次北伐也就圍繞五次“合肥之戰”而展開。

第一次合肥之戰,公元208年11月,赤壁之戰剛剛結束後不久,東吳的周瑜與曹仁正在爭奪南郡作戰。孫權乘此機會親自率軍進攻合肥,希望開闢合肥方向作為第二戰場擴大赤壁之戰戰果也為自己積累點作戰的資歷。但是戰局進行的十分不順利,攻城戰持續到公元209年,合肥城依然久攻不下。孫權一度想親臨戰場但被張紘阻止,後傳聞曹操的援軍將到,孫權主動撤退,第一次合肥之戰就此結束。孫權圍成數月並未取得實質性戰果。

第二次,公元214年,孫權與劉備就荊州問題達成協議,即“湘水劃界”後孫權從荊州前線撤軍,此時曹操主力對峙漢中孫權決定再次攻打合肥,此時張遼領七千多人防守合肥。開戰之初戰張遼以弱擊強(此戰是張遼刷經驗戰)以八百勇士衝擊孫權軍陣,致使孫權軍心不穩士氣低落,而後圍城時孫權軍中發生疫病,孫權決定撤軍。在撤退之時孫權再次遭遇張遼主動出城突擊差一點被俘。此戰孫權十倍兵力攻打合肥,不僅寸土未進反而傷亡慘重自己也差一點被俘,這對東吳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第三次,公元230年,魏國對於吳國的騷擾合肥的行為不勝其煩,於是廢舊合肥城在北三十餘里處建新合肥城。孫權出兵圍攻合肥新城,在上岸之時遭遇魏軍伏軍襲擊,孫權無奈再次退兵。

第四次,公元234年,孫權與諸葛亮約定合擊曹魏,諸葛亮北伐開始之時,孫權帶兵進攻合肥新城同時派陸遜率軍進駐江夏威脅襄陽、將軍孫韶、張承進逼淮陰,此戰是孫吳唯一的一次三路共進的北伐之戰。魏國認為合肥、襄陽、祁山是曹魏東、南、西三個重要防點,命令守軍固守待援,同年七月魏明帝親率援軍馳援三城。孫權久攻不克加上軍隊疾病流行,又聽到魏明帝援軍將至。主線孫權軍率先主動撤退,孫韶軍隨之撤軍,只剩下陸遜軍繼續作戰,但已沒有實際意義,後陸遜不久之後也撤軍。此戰是孫權五次合肥之戰中“動靜”最大也是“戰果”最多的一次,雖然孫權依然沒能攻克合肥,但還是在魏吳邊境建立了數百里的“無人緩衝區”。

第五次,公元253年,吳諸葛恪親率二十萬人出兵北伐圍攻合肥新城,魏軍守新城月餘死傷慘重,新城將破的時候守將張特用印綬施緩兵之計拖延時間堅守城池至司馬孚援軍到達。魏將文欽大敗吳軍,第五次北伐再次失利。


在五次北伐(合肥之戰)之外,在公元227年-239年陸遜發動四次對魏作戰。

第一次,石亭之戰,周魴詐降引誘曹休,曹休中計被陸遜大敗,損失慘重。
第二次,為策應孫權進攻合肥,陸遜與諸葛瑾進攻襄陽。諸葛瑾率領水軍,陸遜率領陸軍向襄陽進發。暗地裡派遣周峻、張梁等進攻江夏、安陸、石陽,斬獲頗豐。
第三次,孫布進攻廬江,陸遜策應,後滿寵率軍想要夾擊陸遜。陸遜得知曹魏援兵來援後主動撤退。

第四次,陸遜攻取曹魏邾城駐軍防禦,魏軍後放棄該城。

通過以上的數據不難看出不是東吳沒有行動而是戰績實在是太差容易被人忽視。一座合肥城擋住了東吳的北伐之路雖然陸遜作戰有所斬獲但並不足以改變戰局。


古事今説


首先因為吳國的大將陸遜當時很忙,東吳只佔據了荊州三分之二的地方,而最有力的襄樊卻在魏國的手裡。東吳派大將陸遜前去荊州鎮守,曹魏陣營派出的是司馬懿。荊州不像蜀漢地區,有天然的防守地理優勢,所以陸遜在鎮守荊州時格外謹慎,生怕司馬懿率軍突襲,就沒有諸葛亮去進攻漢中時那麼從容。

而且東吳那時的政權也不穩定,孫權在坐上帝位以後,心裡就開始有些驕傲,在政事上就開始怠慢,雖然張昭時常在他身邊勸諫也沒有任何改變。孫權為了能把江東的政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對當地的大家族掌門陸越極其不順眼,因此根本不允許陸遜帶兵出去征伐。除此之外,東吳的制度也對陸遜不利,根本無法像諸葛亮在蜀漢那樣受到重用。

諸葛亮能夠將蜀漢的主力軍隊都調出來去打仗,是因為他是蜀國先帝囑咐託孤的大臣,當時劉備還命令自己的兒子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去對待諸葛亮,所以諸葛亮軍權政事都握在自己的手上。那時蜀國總共才有十萬兵馬,諸葛亮憑自己就能調出九千兵力,這一點姜維都沒法比。而陸遜在東吳被派到荊州鎮守以後,為了防守他一天也不能離開,因此就被限制了自己發揮的作用,權力明顯沒有諸葛亮那麼大,陸遜名義上雖然是東吳的丞相,但權力其實都掌握在孫權一個人的手裡。

蜀國有比東吳更嚴重的政治內鬥和矛盾,蜀國外來的政權一直需要和本土的人民進行對抗,只有諸葛亮出面才能將這些擺平。東吳雖然也會有個各派別之間的爭鬥,但並不會想要趕走孫權。但諸葛亮也正因為這些內外鬥爭,手下的派別都十分鮮明,所以管制起來也很明確,像趙雲、魏延這些大將又對諸葛亮十分尊重,願意聽從他的指揮,諸葛亮前去北伐,用的都是自己麾下的將士。可陸遜的家族在江東地區可是大戶,孫權在用他們時心裡會十分防備。陸遜手下的將士有的來自本地,有的是跟著孫權,所以會很混亂,不僅沒辦法把外面來的將士趕走,還無法真正的領導他們。所以孫權在被劉備的軍隊進攻時,都需要讓陸遜拿著自己的劍才行。

而且東吳又沒有蜀漢那麼有利的地理位置,長江幾千裡的防線,陸遜只有不停的調動兵力,才能保住荊州地區不被敵軍偷襲。諸葛亮一直想要攻下涼州,佔領長安,以此獲取戰馬供應,提升蜀漢軍隊的實力。但東吳如果要去攻打涼州,就必須先攻打徐州,但徐州作為要地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東吳拿下。


測測君


這首先要搞清楚三國的關係,劉備自認是正統,曹操則是漢賊,孫權屬於獨霸一方的諸侯,這裡面正統的劉備和漢賊的曹操自然是勢不兩立的,所以,曹魏與蜀漢多有攻伐,孫權作為一名諸侯,有多種選擇,承認漢室可以與劉備結盟,向曹操稱臣可以與曹魏並肩,所以左右逢源,事實上孫權也確實是這麼幹的,按照當時魯肅給他出的戰略部署,先站穩江東,後圖荊州,兼有兩地之後以觀天下,進則建立帝業,退則建立霸業,這是東吳版的隆中對,所以,孫權的態度是觀望,當蜀漢和曹魏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就趁機撈一把,如果相安無事,那麼自己也不會當這個刺頭,所以,蜀漢曹魏相互攻伐,而東吳則是穩紮穩打,靜觀其變,進可攻,退可守。


喜歡歷史的學生


這其中的原由是:

一、東吳的基本國策是和蜀漢聯盟北面與曹魏劃江而治。要說東吳有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回答是有得,在歷史上曾出現一次機會,那就是周瑜活著的時候所提出的奪取荊、益二州,然後先二分天下之計。這個計劃後來被蜀漢劉備佔領荊州、益州,又借去了江陵,打破了孫吳的計劃。後來孫吳智奪荊州,殺了關羽和關平。此後劉備興師動眾伐吳在夷陵戰敗。

二、內憂外患。東吳雖然奪取了荊州,但是吳國的國防隱患始終沒有排除。沒有取得益州的控制權長江天險只能與蜀漢共有。尤其夷陵之戰以後,東吳雖然打垮劉備,但是蜀國一次順江而下的軍事行動,給東吳造成了極大的緊張,恐懼感一直沒有消失掉。這也是夷陵之戰後東吳主動與蜀國修好的主要原因。東吳東防蜀國北拒曹魏,能保住現有的國疆已經是不錯了。

東吳征服荊州後,當地的士族大戶和基層社會在統治初期反對抵抗比較強烈,為了穩固統治孫吳政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強化了對“吏”的使用和控制,牽制了孫吳政權的很大的精力,內憂不除,東吳那有心思進行土地戰爭。


海納百川233699882


三國鼎立後,經濟、人口、軍事勢力綜合排列:曹魏,孫吳,蜀漢,曹魏自持"挾天子以令諸候",兵力強大,想盡快一統天下,權衡利弊,決定先拿蜀漢開刀,南征蜀地,(剛剛在赤壁之戰中敗北,對東吳心有餘悸)。而蜀漢方,諸葛亮被″三顧"時作的"隆中對"牛逼吹得有點大了,只能不識時務,明之不可為而為之,實行北伐,夢想撿個大漏,報答先主託孤之恩。而最狡猾的東吳孫權,釆取了"坐山觀虎鬥"的方式,陳兵邊界,夢想坐收漁利。戰爭會消耗大量的財力人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兩敗俱傷是開戰雙方最終的結果。到了一定時機,孫吳會滿心歡喜地出兵收拾殘局的,就算一方勝利,實力也會大打折扣的,少一強敵,對付已傷元氣的勝利方,壓力可就小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