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雲飛彌留之際留三條遺言,一條與李雲龍相關,另外兩條感人肺腑

抗日題材電視連續劇《亮劍》從2005年上映以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劇中李幼斌等演員將李雲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塑造的十分真實、完美,而且也如實還原了抗戰期間的真實戰爭場景以及熱血澎湃的烽火歲月,堪稱近些年來熒屏上為數不多的良心好劇。

在這部影視劇中,李雲龍、趙剛、楚雲飛是國共雙方抗戰的典型代表人物。雖然這些人名都是虛構出來的,然而藝術源於生活,他們都取材於當時的真實歷史人物,其中李雲龍的原型就是我軍著名將領王近山將軍。

楚雲飛彌留之際留三條遺言,一條與李雲龍相關,另外兩條感人肺腑

而楚雲飛的人物形象則多取材於國軍中的高級將領孫立人、薛嶽、張自忠等人。他們都是抗戰期間與日軍浴血奮戰,立下赫赫戰功的著名將領,楚雲飛將他們身上的果敢、勇猛、堅毅等性格特點完全表現了出來。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李雲龍和楚雲飛既有過多次合作,也發生過由於個人性格和信仰不同而引發的摩擦衝突。然而面對他們共同的敵人日本人,二人卻能始終同仇敵愾、鼎力合作,這也真實地反映出抗戰時期全民族結成統一戰線,共同抵禦日寇入侵,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

楚雲飛彌留之際留三條遺言,一條與李雲龍相關,另外兩條感人肺腑

此外,基於對對方人品性格和軍事才能的互相欣賞,兩人在劇中也表現出了一種亦敵亦友,惺惺相惜的複雜關係。

後來隨著戰爭形勢和政治局勢的變化,楚雲飛被迫離開大陸飛往臺灣,走的時候只帶走了大陸的一捧黃土,而李雲龍則在建國後進入軍事學院學習深造,後來被授予了少將軍銜。電視劇版的《亮劍》至此也全劇告終。

但是我們知道,《亮劍》的原版小說並未到此結束,楚雲飛到臺灣後不久便從部隊退役,脫下軍裝棄軍從商,憑藉當兵時期體現出來的過人膽識和獨特眼光,楚雲飛很快在商場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成為一名小有成就的商人。

楚雲飛彌留之際留三條遺言,一條與李雲龍相關,另外兩條感人肺腑

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滿身榮譽光榮退場,然而在小說中他卻並未得到善終。他因為性格剛正耿直而得罪了小人,最後被人誣陷而被逼自殺。

得到李雲龍的死訊之後,身在臺灣的楚雲飛通過廣播講述了李雲龍的光輝一生,實際上相當於是給李雲龍開了個追悼會,楚雲飛也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寄託了自己對這位老朋友的無限哀思。

改革開放之後,海峽兩岸實現了正常三通,楚雲飛也有機會回到闊別多年的大陸。他出錢將李雲龍的故居買下,以此緬懷這位昔日與他亦敵亦友的老相識。1988年,楚雲飛在臺北去世,彌留之際,他對家人留下了這樣幾句遺言:1將李雲龍的故居轉贈給他的後代,以寄託哀思。2將當年從大陸帶回臺灣的泥土放在自己身邊一起下葬。3將自己的墳墓安放於自己在大陸的老家。

楚雲飛彌留之際留三條遺言,一條與李雲龍相關,另外兩條感人肺腑

可以說,楚雲飛的這三條遺囑句句催人淚下,發人深省。它體現了楚雲飛對已故戰友的深情厚誼和對祖國故土的眷戀之情,讓人聽後不由得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