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為何沒有流傳開?

旅遊小錦囊


牛肉湯,豆腐湯等都是洛陽的小吃,做這個生意的一般都是下崗職工或農村進城人員。

洛陽湯館眾多,能生存下來就不錯啦,有不少老闆開始有了分店,開始在文化上尋覓生機。也有文化人在“湯城”“湯文化”上做文章啦。

不想走出去,是擔心外地的氛圍,人家能否喜歡?洛陽的“湯”氛圍非常好,能賺錢。

外地已經有人來洛陽學習了,當地老闆都比較保守,不想傳授他人。

未來,會有人把“洛陽湯”帶到外地的,僅僅是時間問題……

解封前,洛陽老城都是生意人。解放後,公私合營了,很多小飯店都成了大集體的飯店了。洛陽老城很多有文化的年輕人都被澗西區的大廠選拔,當了國營工人。

改革開放後,很多集體下崗工人擺攤賣衣服或做其它小生意,但大部分人還是不太情願做生意,因為:起早貪黑太辛苦了,哪些能吃苦的農村人恰恰成了這方面的主力軍。

在洛陽賣湯的農村人居多,真正去挖掘前輩特殊技能風味的人極少。這些人的文化或拓展能力還不夠,投資不是還要錢嗎。

洛陽湯館開始向:乾淨,文化方面轉型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兒,但基本都不是老賣湯家兒,因為他們的心境還未到這一步。

敢於走出洛陽,需要文化素養,需要大的資金做後盾,慢慢都會有的。

想通了,去看看農村人為啥這也不幹那也不敢幹?就是怕失敗。


洛陽車人


要是想要喝湯的話,那絕對是要推薦洛陽這個城市,來到洛陽旅遊的話,一是要欣賞一下當地的美景,另一個就是要嚐嚐當地的美食,而洛陽美食中最有名氣的就要數當地的湯了,像牛肉湯、驢肉湯等各種湯館遍佈滿大街,以至於中午想要找個麵館都不容易。



而洛陽的湯有名可絕對不是依靠數量取勝,而是當地的湯味道真的是不錯的,特別是當地的牛肉湯和豆腐湯,絕對是味道特別的鮮,我想也是有他們自家獨特的配方,所以說喝著味道相當的美,至於說為什麼沒有走出去,那還是有原因的。


首先洛陽的氣候特別的幹,每天早上人們都會選擇喝上一碗湯,而到了河南中部甚至東部的話,因為氣候比洛陽溼潤,所以說人們早上不會說必修喝湯,而是會吃包子油條喝胡辣湯和粥,而且人們都是習慣中午喝湯,早上不會就來一碗牛肉湯喝,而到了中午可選擇性就更多了,像人們愛喝的各種麵條等。


商丘身邊事兒


看到這個問題,第一感覺,好難回答。

但仔細一想,咱不妨先找一下牛肉湯、豆腐湯最大的特點是啥?沒錯,它們是早餐!當然了,現在在洛陽,有些湯館中午也營業。但大多數洛陽人喝牛肉湯、豆腐湯,是作為早餐。

既然是早餐,沒有流傳開就一點也不奇怪了。咱們國家疆域遼闊,早餐種類豐富,豆漿油條、包子稀飯、雞蛋茶、疙瘩湯、胡辣湯、豆腐腦、玉米糝兒、八寶粥……這麼多類型,也並沒有全都流傳開。

接下來,咱再從“流傳開”入手,筆者首先想到的是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黃燜雞米飯、江西瓦罐煨湯等。這些美食有啥共同點呢?大概就是這些都是飯,要麼是米飯或者面,要麼就是蒸餃啥的。這些呢,都不是早餐。

也就是說,在很多地方,正餐突然端上來一碗湯,然後配著餅或者泡點兒餅絲、燒餅,就能當飯吃,大家是接受不了的。就像陝西的泡饃,也沒有流傳開。

從健康角度來講,我們學生時代的課本上就說過,吃湯泡飯不好。作為一個外地人,我剛來洛陽的時候,真的接受不了洛陽人早餐喝湯,因為我們那兒早上最多喝胡辣湯、豆腐腦,其餘的都是甜飯,一般都是稀飯就著鹹菜。

當然了,各地風俗迥異,尤其體現在吃上,人家武漢人一大早還吃熱乾麵呢!所以,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很多地域美食沒有流傳開才應該是常態。

而流傳開的,大多是經過改良的產品,比如以上那些舉例的“連鎖巨頭”。即便改良產品,也並非都能流傳開來。鄭州燴麵,其實就是改良產品(麵食的鼻祖在山西嘛),但燴麵也沒有流傳開。並且,人家南方人到鄭州吃飯,看到那麼大的碗,別說吃飯了,嚇也嚇壞了。驚訝道:怎麼把盆端上來了?

那麼,洛陽的牛肉湯和豆腐湯可以通過改良流傳開嗎?我覺得也不現實。首先,洛陽人的口味是這些美食存在的基礎,萬變不離其宗,再改也不能失了最初的口味。其次,這些湯大多是早餐,一個地方的早餐習俗,基本上是很難被改變的。再次,作為一個外地人,我最多能夠一週喝一兩次牛肉湯,喝多了受不了;至於豆腐湯,喝過一回就再也不喝了,不喜歡,姜少了沒味兒,姜多了喝不下去。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食物一般是跟著人走的,但跟著人走的大多是容易轉移或製作的食物。所以,火鍋到處都是,因為火鍋的製作方法很簡單,超市買上一包底料,再買些菜就可以開涮了。不論是開餐館,還是自己在家吃,都很方便。但你說,洛陽人在外地開個牛肉湯館,或者自己在家熬牛肉湯,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牛肉湯和豆腐湯沒有流傳開,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用太過計較。

(洛陽晚報 李淵博)


洛陽晚報


洛陽號稱“湯城”,大街小巷遍佈著各種湯館,不但有牛肉湯、豆腐湯,還有羊肉湯、驢肉湯、丸子湯、不翻湯、胡辣湯等,這些湯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鹹的。私以為天天喝鹹湯是陋習。

聯合國世衛組織有關於食鹽攝取量的建議,普通成年人為每天3~6克,這個標準多數人難以達到,據統計大多數國家都超標,中國超標嚴重,北方地區的人均日攝取量超過了15克。河南人口味本來就重,洛陽的飯菜口味更重(我懷疑是不是和古都歷史相關,因為西安的飯菜也很鹹),尤其是洛陽的湯。人的味覺對湯裡的鹹度不敏感,一塊常規方便麵的食鹽配給量就超了一天的標準,一碗牛肉湯也一樣。

在發達國家,胃癌和食道癌是罕見疾病,這兩種病中國發病率世界第一,食鹽攝取量超標是原因之一(之二是食用過熱的食物和飲料,而熱湯的溫度是多少,我不說大家都知道)。食鹽攝取量超標不僅僅有致癌風險,還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腎炎、肝損等危害。

傳統飲食文化是歷史形成的,歷史是什麼,歷史就是過去的事情。從幾十年以前往前推的歷史是一部飢餓史,來自飢餓時代的飲食習慣值得反思。


玄不救非15


這個提問有點怪!我想說的是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在洛陽非常傳的開,而且還有羊肉湯、驢肉湯、臭雜肝湯、胡辣湯、丸子湯以及不翻湯。

從地圖上查找,洛陽有牛肉湯館300多家,有羊肉湯館200多家,有驢肉湯館100多家,有豆腐湯館500多家,有胡辣湯館100多家,有丸子湯館100多家,有不翻湯館近100家,你說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在洛陽流傳開了嗎?

說實話,我是12歲才到洛陽來,18歲參加工作後才有錢在街上喝洛陽牛肉湯,這麼一喝就是30多年了。在南陽工作6年,喝南陽牛肉湯、豆腐湯喝不習慣,為啥?不是家鄉的味道,不對自己的胃口!

我把洛陽老早以前稱作“湯城”,這在全中國都極為罕見,洛陽人大早上喝牛肉湯等各種湯好多外地人不理解,因為這是地域特色,就像上海人早上吃泡飯,你能接受嗎?

凡是地域特色就打上了標籤,就是某個地域人的獨愛,在全國當然是流傳不開的!如果在全國流傳開了,還是地域特色嗎?


老胡寫實


全國各地都有當地的早餐,並且都很不錯,如:北京的豆汁,武漢的熱乾麵,蘭州的牛肉麵,漢中的熱麵皮,西安的糊辣湯,山東的煎餅,長沙的米粉,重慶酸辣粉,洛陽的“湯”等等等等,各有特色。

一個地方一個習俗,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特色小吃。

牛肉湯、豆腐湯,在洛陽的確是當地特色的小吃,且在洛陽當地非常流行,據不完全統計,在洛陽,牛肉湯館、豆腐湯館,加起來要有800多家,新鮮的牛棒骨與牛肉從晚上都開始熬湯,最低也要熬製4-6小時以上,每天早上5點左右,第一批“湯客”都已經開始喝湯了。在洛陽的早上,人們見面第一句話都是:“喝湯秒”?早上7點前後的二個小時裡,一個200平方米的湯館“座無虛席”是常有的事。

豆腐湯,豆腐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堪比肉類,素來與肉齊名,有軟黃金之美稱。喝豆腐湯可以配各種饃,比如燒餅、油餅、烙餅。冬天的早晨,要上一碗剛出鍋的豆腐湯,來一大勺“姜沫”、蔥油、辣椒,甚是好吃。

豆腐湯館與牛肉湯館在洛陽是最多的。

以下是我喝洛陽的“湯”時所拍攝的照片。


人在風上走


做為一個南方人,我有幾點看法回到一下。

1.牛肉湯這東西街市很多,南方人一般無法區別那種是淮南牛肉湯,哪種是山東牛肉湯,哪種是洛陽牛肉湯,這些大多是防粉絲,大蔥,香菜木耳之類東西,所以我們南方人看來沒什麼很大區別。當然洛陽人肯定會說有區別,可顧客誰還會去研究這些呢?(因為你的特色度和美味度沒有到遠甩其它地方牛肉湯幾條街的水平,那就沒人會特別關注)

2.南方早點一般喜歡偏清淡,偏素。牛肉湯一是油膩了點,二來也鹹了點。清早一杯豆漿,一碗粥,一碗米粉或一碗麵這樣身體也更舒服。

3.還有個價格問題,牛肉湯成本比較高,在南方如果做一碗質量較好的牛肉湯成本大約要10元左右。許多地方人對早餐習慣上開支沒那麼大。比如南方一碗米粉也就3-5塊錢,裡面還有肉。一碗粥加2個肉包才3塊錢左右。一杯豆漿加個大餅也才3塊左右。所以牛肉湯的成本也是影響普及的重要因素。


用戶4417379739


河南洛陽,中國七大古都城,從四千多年前第一個帝國夏王朝開始,到一千年前的後唐,做過十三個王朝的首都,文化沉澱最是厚重。

洛陽進駐過那麼多的皇帝中,最有名的是我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他老人家的治世經邦水平多高?套句現代詞:“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就是這個武皇帝,對洛陽飲食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武則天奠定了洛陽飲食特色。

如果出產美食的地方都用飲食命名,洛陽就是當之無愧的“湯城”。有史以來最有名的湯菜“燕菜”,洛陽水席頭牌菜,第一道菜,當年為武皇帝而做,菜名都是她親口御賜。媲美“滿漢全席”的“洛陽水席”,也是武則天時期定型,流傳至今,長盛不衰。

洛陽的湯因此興盛。各種湯,葷素上百種。牛肉湯和豆腐湯只是其中的兩種,可以算得上肉湯和素湯的代表。這個城的湯文化對中國飲食影響深遠,幾乎所有湯菜的做法和吃法,都能找到洛陽湯的影子。

早餐湯是平民飲食,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也不斷在相互的交融,取長補短。但萬變不離其宗,本地口味為主,外地影響為輔,當地百姓口味起著決定作用。所以,再好再有名的早點湯,存在價值都在當地,出不去。我上月二十三號在這裡發表的《中國四大羊肉湯都在那?》,已經159萬閱讀,在300多條評論裡,幾乎眾口一詞的說自己家鄉的羊湯最好,就是證明。


普濟


說實話不瞭解。

流傳不開可能性有很多。

有可能是湯的本身的原因。

有可能是廚師知名度的原因。

還有可能就是洛陽本地人的原因。

  • 湯的本身的原因

餐飲業和自己燒菜不同,要叫座無非就是“三大”:

火大、味大、油大。

對比川菜和其他菜系可見一斑。

  • 廚師知名度的原因

湯、菜流行不起來,真的跟廚師沒關係麼?

眾口難調,何況是全國各地的人呢?

川菜各個地方味道也不一樣呀。

蘭州牛肉麵說我也是。

如果廚師是新東方的老師,

把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的做法教給學生,

然後由全國各地的學生去普及......

說白了就是營銷的問題,

好吧,不回答這個問題我都不知道洛陽牛肉湯和豆腐湯的存在。

  • 洛陽本地人的原因

關我洛陽本地人什麼事,有啊。

外地難見到洛陽的小吃。

是不是說明了本地人不用背井離鄉,四處漂泊做點小生意謀生。

說明了洛陽本身條件富足啊。

不屑於跟外地人搶早餐攤位,求出鏡,求爆光啊。

不知道是不是該驕傲呢?


好奇的妄想者


洛陽的很多文化傳承,政府引導和宣傳的並不多,或者說,洛陽有身份而無名片。作為一個生活在洛陽的外地人,已經二十多年了,帶著五歲的兒子去喝湯,他喝的又香又開心,真心話,洛陽厚重而大度,和各種湯一樣,真心希望洛陽的各種湯走向全國各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