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老南七的堕落与新生

都逃不开市井气


八月份,我们去了安纺,记录了“男娶安纺,女嫁合钢”的老合肥历史。可在这座城市,仍有一个地方不能被遗忘,那就是——

见证了上个世纪工业时代繁华的南七。

再见,南七!

图/网络

1964年,建立南七街道,以境内“南七里站”命名,以距旧时县衙(即今安徽省博物馆)七华里而得名。

曾经,合肥1路公交车的底站就是“南七里站”,1路车坐到头,就到了当时省城人眼中的“南郊”。


再见,南七!


三十几年前,南七是合肥风头无二的工业聚集地。

三十几年后,南七是老合肥家长里短的生活区。

今天,我们走进南七,再忆南七老时光。


再见,南七!


过去的合肥,一环内是城区,出了一环就算是郊区了。

再见,南七!

曾经的叉车厂老厂房/网络


再见,南七!


曾经的合肥锻压厂/网络

锻压厂、轴承厂、锅炉厂、汽修厂、起重机厂、变压器厂、肉联厂、丝绸厂,这一长串工厂名单,他们曾经是合肥西南“工业走廊”,共同见证了望江路的辉煌。

再见,南七!

南七老菜场/网络

工业的大发展,外来人口的聚集,让“南七商圈”一度辉煌。顶峰时期,老南七地区的工业产值曾占到全市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毋庸置疑,这里曾是合肥工业和科技发展的“脊梁”


再见,南七!


上世纪90年代,合肥高科技广场、黄金广场、百脑汇等更让南七贴上了

“IT商圈”、“合肥中关村”的标签一时间风头无两。加上中科大、合工大就在周边,这里曾是科技创业者心中的“圣地”。

再见,南七!

合力大厦/宋光执 摄

再见,南七!


随着时代发展,南七的工业也走向衰落。

2015年5月19日,15层高的合力大厦在金寨路与望江路交口缓缓倒下,这座拥有21年历史的南七里地标建筑,就此与合肥告别。

再见,南七!

南七里艺术馆/网络

再见,南七!


如今,叉车厂旧址已经成为一片大工地,金隅·南七里在这里把工业重塑成了艺术,一颗新星冉冉升起。我们期待它的破土重生。

尽管如今轴承厂、锻压厂等只停留在了公交站牌

上,可这片曾经见证城市发展辉煌的热土上,仍旧不断上演着南七人的百态生活


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沿着金寨路一路走来,路旁小楼墙面上已有了岁月的痕迹,绿树、白墙和肆意蔓延的藤蔓,都无声诉说着故事。

如今的南七,老了。

工厂区或外迁、或直接退出历史舞台:

曾经的轴承厂变成了安高城市天地,

西湖广场和印象西湖住宅区是曾经的锻压厂

汽修厂是现在的万科住宅区,

肉联厂变成了华邦光明世家与大唐国际商城,

叉车厂变成了正在开花的一片废墟……


再见,南七!


十几年前的南七商业大厦,在合肥是非常高档的商场了。那时候的南七,马路上多的就是自行车,工厂工人上下班,自行车组成无数个小方阵,再也见不到了。


再见,南七!


20年岁月转瞬即逝,只有南七商业大厦依旧屹立不倒,伴随着老南七居民日复一日的生活。还是老商场的味道,却又注入了时代的活力,各种新品牌都有。


再见,南七!


南七的地下通道依旧空旷,高峰期人流涌动,曾经遍布的牛皮癣已经被涂抹。

再见,南七!

意外的是,老城南七的犄角旮旯里,金江小商品市场还保留着。有点儿类似城隍庙,一楼以卖衣服为主,二楼坐窗帘为主,三楼是宾馆。

叉车厂职工的新生活


再见,南七!


南七的故事,怎么也离不开众厂之一的叉车厂。在太湖路支巷里,我们寻到了合力叉车厂的过去

合力叉车已然不在,曾经的职工宿舍却

辗转成了如今的合力家园。一村二村三村,在这小小的巷子里慢慢老去。


再见,南七!


靠近望江路的巷口,还能看到几乎废弃的合力职业技术学院,不知道与合力叉车有什么关系。


再见,南七!


老楼、小道、慢行,时光在这里像是突然成了慢镜头。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缓慢而美好。


再见,南七!


透过小区的栅栏,能隐隐瞅着小区里的人味儿,老人家聚成一群看牌唠嗑打发时间。这般场景,上一次还只在安纺见过。


再见,南七!


还记得五六年前,

满天星超市还很多,如今已极少能见到。望江路上的满天星只剩下破旧的门牌,不知它在此伫立了多少年,又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再见,南七!


天空灰蒙蒙像是一层滤镜,让这片几十年历史的城区更是古老。吸气呼气都是陈旧的气息。

张小郢——最后的城中村?

老合肥或许知道,老南七附近有个叫“五里洼”的地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曾是合肥赫赫有名的“倒蛋基地”,合肥人吃的禽蛋,大都是从这里批发出去的。

再见,南七!

如今,五里洼亦是合肥有名的城中村。我们在五里洼的张小郢,见到了

可能是合肥市区最后的一片城中村——朝阳村。


再见,南七!


朝阳村的村民并未搬空,依然有几栋小楼坚守着这片土地,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


再见,南七!


说起搬迁,居民们言语之间只剩无奈。交谈得知,朝阳村的现状似乎与政府无涉,村里无力继续拆迁,就此停滞了六年之久,未来遥遥无期


再见,南七!


在垃圾堆附近生活的村民们,似乎早已接受了这样的生活,不再抵抗,只是重复着早出晚归的打工生活


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一半废墟,一半民楼,有人拾荒,有人居住,这是现实魔幻版的城中废墟。


这里是拾荒者的地界,也是流浪狗的乐园。


再见,南七!


石堆废墟里仅存的几栋破楼,像是从废墟中破土而出,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不知未来,这里是否也会有高楼崛起?


再见,南七!


行至深处,蓦然驻足。只见一半是断壁残垣,一半是悄然冒出的嫩芽;一半是过去,一半是未来。

正如现在的南七——

过去还未过去,未来正在废墟中重生。


再见,南七!


作为合肥老南门的南七,市井的气息依旧萦绕在这片土地,我们找到了很多惊喜。


再见,南七!


说到南七的饭店,老合肥十有八九都会想到庐州太太。南七总店这一开就是许多年,伫立至今。记得小时候就来此吃过饭,它是这一片南七人的美食记忆。


再见,南七!


秋色未歇,寒冬将至,老南七的路边、城中村里都已挂上了腌好的腊肉和香肠,满满的合肥味儿。毕竟对于老合肥,冬天除了雪花,咸货才是最击中味蕾的期待。

再见,南七!

红卫街、仰光路、

南七菜市场、太湖支路……

是逛遍了南七才找到的市井记忆。

南七老街——红卫街


再见,南七!


红卫街,在合肥名声不显,却是老南七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地方。


再见,南七!


从望江路上进去,曾经破旧的红卫街如今修葺一新,慢慢新气象。小吃、衣服、鞋、杂货摊……简简单单一条街却不能小看,这里就是

老南七的步行街


再见,南七!


华灯初上,红卫街熙熙攘攘的人流全是老合肥的味道,来往路人的合肥话也土得倍感亲切


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红卫街四通八达,附近几条街的小吃门店很多,牛肉汤、沙县、炒饭、烧烤应有尽有。路过一个小摊,竟还能见到串起来烤的毛鸡蛋,虽大补却实在不敢尝试。


再见,南七!


红卫街走到头,是来往喧闹、更为通达的仰光路,左右一眼便能望到尽头。可这些不起眼的小店,却能随手抓出个把十几年老店来。


再见,南七!


红卫街交口的眼镜卤菜

,果然是家二十年的老卤菜馆子。一条路上多半是五年以上的门店,却都低调地没有名头,都是只有老南七才懂的味道。

风雨几十年——南七菜市场

再见,南七!


正在改造中的南七菜市场,才是真正的历史遗物。

寒来暑往便是三十个年头。

再见,南七!

被一众南七老楼环绕拱卫其中的便是南七菜市场,部分还在改造中,卖菜卖肉卖熟食都正常营业,来往的都是附近的老居民。


再见,南七!


菜市早上卖菜的多,晚上反而是卖肉的多。走着走着,路过一家排队候出炉的阜阳大馍店,顾不得干三两口便是一个馍,囫囵吞枣都觉得香。

再见,南七!


锅碗瓢盆、调味品,都是小时候关于菜市的记忆。如今大菜市里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从一旁的楼梯上楼,竟意外发现这边的玄机。二层上都是居民楼,一看便是住了几十年的,来往的老人带孙居多,一层是横亘到头的菜市街,满满的老市井味儿。

夜市江湖——太湖路支巷


再见,南七!


再见,南七!


老南七的太湖路支巷也是妙地儿,白天行人稀少,一到入夜却人声鼎沸


再见,南七!


来往看去,各种好玩的小吃店倒是不少,多半也是开了七八年的老铺子


再见,南七!


路过一家没有门头的烧饼店,竟都是

二十年的老门面。慈祥的阿姨这烧饼啊一做便是二十年,从青葱少女到成家生子,哎看她幸福淳朴的笑容,真好。

再见,南七!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南七数十年的辉煌,终究挡不住时间的侵蚀,成为这座老城的暮色回忆。


再见,南七!


可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老南七人,却永远记得这里的过去和童年的美好。或许南七已然远去,却也要相信,南七的新生就在不远的将来。

再见,南七里旧时光。

我们用最深刻的情感纪念你,希望下一个路口我们还能再见。


互动时间

写出你和南七的故事!

我们一起回忆那段最美好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