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你最害怕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写字那些事儿


我在初学书法时,非常喜欢行楷,所以就去临王羲之的集王圣教序。由于眼界不高,临帖时把自己临的和帖子一起拍下反复看,觉得已很“像”了,为什么我自己的字,看起来没有帖子上的字精神?

我就去向老师请教,老师说我的字,看上去有几分像,但是线质“薄”所以看上去没有厚度感。当我明白了真正原因后,我就着重解决线条质量的问题。所以我从基础训练开始,画线条,练习平移,篆书应该是练习线质的最好书体,所以我以写篆书为主,渐渐的我喜欢上了篆书。

我觉得学习书法,只要是把基础训练做好,线条质量过关,学会临帖,那么你想把任何书体写好,只要功夫到了,都能写好的。


墨缘怡情


可怕的是不能静心,持之以恒。




明哥书法


学书法,最怕的是交作品展览,创作过程多少有些担心之惶恐,这是个人的体会。分析其原因,也是一种因了书法基础不牢固,形成的心理上的自卑感,换句话就是不自信的表现,如何克服这种思想,细想来,还是平时多练习,硬功夫扎实则不畏惧,即是现场书写表现也会运用自如,临阵不乱。

说到心理素质,也是因人而异,有的自我信任感强,同样书法基础好,字体佳妙,有一定的书法知名度则有游刃有余,下笔从容不迫。

再一种情况,就是处理好心理障碍,淡泊明志,不可虚荣心,总想获奖,总是唯恐落后,不如他人,之畏缩心情。

处理调整好心理状态,平时多创作。那么就不会交作品,而无谓的心理素质空虚而被制约。



狂喜淡墨a


我学习过程中最怕的就是临摹不像,没有老师指点,我是自学的,现在知道注意结构和笔法了,坚持临摹注重方式方法,阶段总结,相信自己。我今年40岁,练字2年。



聊城侠客老徐


书法,是一项艺术,而且据说是诸多艺术中最难以掌握的艺术。我们一不小心都选择了这项最难的艺术。要想真正的写出点样来,真是不易。

我看到网上写一两年的写手晒出来的作品,大感惭愧。一两就写的那么好,这让我写了30年的老写手感到过去练习是走了很大的弯路。我主要是自学,但没成才。在书法学习中,下了苦功夫,而没有取得应该有的成绩,这是我最害怕的。说实在,练习书法,我也是有虚荣心的,总想得更好一些,拿到人前去显示一下。受到多数人的赞赏。但是越写就越感到写的羞于见人,越写越感到离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差的越远。这是最害怕的。想想这一生可能不会达到理想中的目了,这是最让人感到害怕的。

多年前我看到一个采访老书法家的报道。那个书法家对记者说,每当自己饮酒以后,在朦胧的醉酒状态下,看到自己的字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但大家都在恭维他的书法成就时那时他感到很痛苦。他很害怕这一生就这样被虚伪的赞美给毁了。当时我有些不理解,现在想想这样的人确很有自知之明。

我在写字的时候,当有的字写的不好时,对自己是很责怪的,感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害怕写了这么多年的功夫白费了。细细自省,自己的功夫还是没有下到家。我的感受是,在临帖时,对帖的观察不够,研究也不够。所写字没有能够很好地忠实

字帖上的原样,这是最大的错误。到了后来成了机械的完成任务。

有时写着感到有些基本笔画写的还不过关,这是很沮丧的,练了这么年的书法,还要回头去练习笔画,情何以堪。在照字帖写时,如果越写越不象时,这是最让人害怕的。也是最痛苦的。这时,不要硬写了,要潜下心来研究存在的问题原因。多看一些网上古代名家所写的字帖,特别是看与临写很近似的字帖。当你看的时间长了,看着他的字帖,就有自己马上拿起笔来去写字冲动时,这时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状态。这也就读帖有所感悟了吧。如果整天就是一门心思的临帖,不去琢磨字帖的书写道理,那肯定不会有很快提高的。研究书法的理论,要多看名家是怎么说的。就象我们这个讨论,也是很有益的。至少可以给人以借鉴,我在看这些讨论中有很大的收获。看看网上的书者怎么讲的体会。这样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总之要有一个坚定练好书法的信念,这样我们就能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期,跨过一个又一个坎,走向书定顺畅的道路。

再一个就是对待人家的批评的事。有时我也很害怕别人指出来你书法的不足。多数情况下,说者都是善意的,也有人确实是随口评论一下。我感到不要过多的责怪他人看不懂你的书法,多数时候还是我们自己的功夫不过关。是技不如人。克服的办法只有一个,提高技能,再提高技能。这是唯一出路。丢掉害怕和迷惘,让我们拿出百倍的热情,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进取,终有所成。


手机用户中和之水


学书法有什么怕的。不就是写字嘛,没什么可怕的!



情感专家亦涵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最害怕的是,练习一段时间后,突然觉得退步了,怎么也写不好,而且这种情况时常发生,会让自己产生困惑,这么努力的练习,怎么不进步还倒退了?

多次发生这种情况后,个人判断是出现了练习疲劳感。刚开始的时候真是不知所措,慢慢的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就不再困惑了。

我的做法是,出现练习疲劳,就暂时休息几天,时间可长可短,一字不写。

不写字的时候以看书为主,看的内容除了古典文学、诗词格律外,还看书法理论和字帖。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大概十天左右,看到字帖中的一些好字妙笔,或是一些喜欢的文字内容,心里就会自然的升起一股子,特别想写字的冲动,这时候,研墨铺纸…一下笔,那种怎么写也不满意的情况,悄然而逝。


黑白世界33972750


学习书法其实最怕的是创作。那种天天龙飞凤舞创作的江湖大师咱不多谈,因为人家也是靠本事吃饭,而且过的人五人六的,到处都有粉丝!

对于一个真正喜欢书法并尊敬书法的人他绝对会在临帖上下功夫的,他知道先贤的营养必须吸收才行!但仍然害怕创作,创作让人害怕仔原因是,你写的作品如果全用帖上的字集成人家说你没出帖,但如果不用所临帖的东西人家又说你瞎写,没出处,这就难了,怎么样把帖上学的东西用到创作中去是个大学问,章法,结字,笔法,特点等等,而且要合理的融合到作品中真的不容易的。这不但需要很深的临帖功力,还需要创作人的胆量及文化学养,其实世上一切艺术都一样,难在恰到好处!

这个克服办法,一,临创同步。我都是临临帖,创作一个小品,一点一点把学的东西用到创作中去。想一次吃个胖子不可能,临创一定结合起来才行!二,找些模糊不清的同类字帖临帖,把不清晰的字甚至完全看不清楚的字也按帖上写法及结字规律写出来,这是最好的创作了!许多大书法家经常结字帖补字,其实也是创作的!好多人只临清晰的字帖,其实不利干创作!三,学习书法遇到问题不能退缩,适当也看看书法理论知识,对自已打打气!提高一下书法文化修养!四,多出去走走,和同行和名家多交流学习!增加见识!


思是


我在指导学生书法时,发现他们最害怕的是创作,平时练习,怎么讲他们都不会有紧张情绪,但一旦到了最后拿作品的时候,我指点之后,希望再改一次,就紧张的不行了,如果退个二、三次,学生几乎失去了信心,看见这种情况,作为老师也是无可奈何。也许老师也有责任,总觉得学生还没发挥到最佳状态,希望再完美一点,而学生每当这时候,心情会越发紧张、害怕,这种情况下,就更发挥不好。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还应该懂一点教师心理学。


陋石书艺


我认为最怕的是没有坚持下去,学习书法是个枯燥的过程,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练才能有一定的高度和成就,学习书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循,就好比练武功,不是几天就能练出来的。现在的所谓书法速成班是在误人子弟,想成为真正的书法高手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坚持每天或者有时间就写,找明师,多临帖,理解古人的用笔之道,不要急于创作,有些人临了一段时间贴就以为自己懂书法了,开始到处创作作品,这个是学书法的大忌,书法和会写毛笔字是两回事,要先踏踏实实临帖不急于创作,这样才得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