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中有哪些「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操作?

用戶名已被重置


李紳的朋友:李逢吉。

李紳二十七歲時,高中進士,成為翰林學士。有一年他回鄉探親,恰逢同榜進士已經成為浙東節度使的李逢吉。兩人相見把酒,到高處望見四周的莊稼,李紳心中不由詩興大發。一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脫口而出。

緊接著李紳收不住才情,“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李逢吉聽後一想,這首次有為百姓之意,但卻有諷刺朝廷、於是對仕途渴望晉升的李逢吉內心一琢磨,記下了這首詩,以後拿此可告發李紳藉機上位。

這邊李紳實在不盡興,又來一句:“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李逢吉一聽此詩比李紳還興奮,這第三首詩,對朝廷的諷刺太到位了,一想到這李逢吉也是面帶得意。待他回到長安時,就馬上將同窗好友的李紳的詩作為證據呈了上去,告發他寫反詩洩憤。

誰知呀皇帝並非昏君,他被李紳的文學功底深深折服,認為自己久居高堂、忘卻了民情,隨即大手一揮升了李紳的官。而李逢吉則鬱悶非常,本來想陷害卻幫別人升了官,不久之後自己的浙東節度使的位置也不保,被降為雲南觀察使,成了“偷雞不著蝕把米”的典型。


南窗問秋


我來舉一個例子吧。

陝西省的鄭國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戰國時期在秦國開鑿的一條重要的灌溉渠道。它的開鑿歷史,卻別有一番趣味,算得上是典型的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事例。

首先倡議修鄭國渠的並不是秦國人,而是一個來自韓國的一個叫鄭國的人。這位老兄之所以向秦王提出開鑿灌溉渠道的計劃,是因為他的身上肩負著韓王交給他的一個秘密使命。

這個秘密使命就是用修築大型工程來消耗秦國強大的國力,使之無法進攻東方六國(筆者至今好奇這個腦洞大開的計劃是誰首先想出來的)。

總之,因為鄭國的工程規劃可行性較強,而且潛在收益相當可觀,所以贏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批准了這條灌溉渠的開鑿。

鄭國渠長達300餘里,從涇水上游開鑿渠道向東,與渭河平行,一直連通北洛河。工程規模較為龐大,需要動用民工數萬、耗時數年。

鄭國滿以為自己即將完成韓王託付給自己的秘密使命,成功地拖住了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腳步。卻未想到沒過多久,他的韓國臥底的身份便敗露,被投入獄中,這件事情當時震動了整個咸陽城,牽連到許多人。

不過後來經過反覆商議,大家一致認為,除去鄭國的臥底身份外,他所主持的灌溉工程對秦國是有利的。於是鄭國出獄,繼續主持開鑿這個灌溉水渠。

水渠成後,灌溉了關中無數田地,使得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為了紀念鄭國所做的傑出貢獻,秦國便將這條水渠以鄭國的名字來命名,並應用至今。

鄭國渠的灌溉讓秦國的糧食產量大增,軍隊的後勤補給沒有了後顧之憂,反而加速了統一東方六國的步伐,而提出臥底計劃的韓國首當其衝,第一個被滅。

我想,韓國的統治者們要是早知如此,就不會制定如此可愛的臥底計劃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