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哪些「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操作?

用户名已被重置


李绅的朋友:李逢吉。

李绅二十七岁时,高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有一年他回乡探亲,恰逢同榜进士已经成为浙东节度使的李逢吉。两人相见把酒,到高处望见四周的庄稼,李绅心中不由诗兴大发。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脱口而出。

紧接着李绅收不住才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听后一想,这首次有为百姓之意,但却有讽刺朝廷、于是对仕途渴望晋升的李逢吉内心一琢磨,记下了这首诗,以后拿此可告发李绅借机上位。

这边李绅实在不尽兴,又来一句:“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李逢吉一听此诗比李绅还兴奋,这第三首诗,对朝廷的讽刺太到位了,一想到这李逢吉也是面带得意。待他回到长安时,就马上将同窗好友的李绅的诗作为证据呈了上去,告发他写反诗泄愤。

谁知呀皇帝并非昏君,他被李绅的文学功底深深折服,认为自己久居高堂、忘却了民情,随即大手一挥升了李绅的官。而李逢吉则郁闷非常,本来想陷害却帮别人升了官,不久之后自己的浙东节度使的位置也不保,被降为云南观察使,成了“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典型。


南窗问秋


我来举一个例子吧。

陕西省的郑国渠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战国时期在秦国开凿的一条重要的灌溉渠道。它的开凿历史,却别有一番趣味,算得上是典型的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事例。

首先倡议修郑国渠的并不是秦国人,而是一个来自韩国的一个叫郑国的人。这位老兄之所以向秦王提出开凿灌溉渠道的计划,是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韩王交给他的一个秘密使命。

这个秘密使命就是用修筑大型工程来消耗秦国强大的国力,使之无法进攻东方六国(笔者至今好奇这个脑洞大开的计划是谁首先想出来的)。

总之,因为郑国的工程规划可行性较强,而且潜在收益相当可观,所以赢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批准了这条灌溉渠的开凿。

郑国渠长达300余里,从泾水上游开凿渠道向东,与渭河平行,一直连通北洛河。工程规模较为庞大,需要动用民工数万、耗时数年。

郑国满以为自己即将完成韩王托付给自己的秘密使命,成功地拖住了秦国进攻东方六国的脚步。却未想到没过多久,他的韩国卧底的身份便败露,被投入狱中,这件事情当时震动了整个咸阳城,牵连到许多人。

不过后来经过反复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除去郑国的卧底身份外,他所主持的灌溉工程对秦国是有利的。于是郑国出狱,继续主持开凿这个灌溉水渠。

水渠成后,灌溉了关中无数田地,使得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为了纪念郑国所做的杰出贡献,秦国便将这条水渠以郑国的名字来命名,并应用至今。

郑国渠的灌溉让秦国的粮食产量大增,军队的后勤补给没有了后顾之忧,反而加速了统一东方六国的步伐,而提出卧底计划的韩国首当其冲,第一个被灭。

我想,韩国的统治者们要是早知如此,就不会制定如此可爱的卧底计划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