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博武功如此厉害,为何不暗中传授给他的儿子慕容复?

流光冰河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外几个问题从侧面来回答。那便是慕容博是在什么时候诈死的,他为何要诈死,他诈死的时候,他的儿子慕容复多大了?只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慕容博为何不将自己的一身所学都传给慕容复。同时也能弄清楚,慕容博所做一切的不善用意。



实际上慕容博在诈死之前,有传授过慕容复武功一段时间

毫无疑问,慕容博是很厉害的,倘若慕容复有他父亲那样的才智和武功,以他的配置和条件,他定能有另一番作为。只是他得慕容博的传授年日短浅,随着慕容博的诈死,他便没再得到慕容博的言传身教,此后虽有精炼的家传绝技,但却依然难以比拟他的父亲慕容博,才智方面就更难相比了。

当年慕容博在制造了“雁门血案”之后,知道事后群雄发觉受骗,肯定会找他质问的。为了躲避中原武林同道的问责,保护慕容家的荣誉。他很长一段时间不敢露面,改名换姓加易容,出门经商,暗中结交江湖中人,以期大事所用。更关键的事在这期间,他还做了另外一件大事,那便是前后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分四次,从少林藏经阁里盗出少林绝技武功秘籍,抄录副本,总共抄录了八十多册、五六十门少林绝技,带回燕子坞。

在他抄录经籍的几年中,他经历了儿子慕容复出生,在后三次抄经时与同在少林的萧远山对了三次掌,彼此试探武功,最后一次比试完还遇到了鸠摩智,然后用新抄录的三十多册少林绝技赠给他,以答谢受传了他的“火焰刀”之德。但在他最后一次盗经的时候,藏经阁中的扫地僧已经在暗中渡化他,将他未抄到的少林绝技全部移走,而是放了几部佛法经文,希望让他回头是岸。不过这时候的慕容博不明其意,担心少林高手发觉,也认为自己已经抄录了五六十门绝技,这一生无论如何是练不完了,今后不必再来。于是返回了姑苏,专心习武,同样培养儿子慕容复。


此后多年,在慕容复长至少年这段时间,慕容博一直藏在家中,言传身教的培养慕容复。慕容博可能认为,时间一长,当年雁门之事,可能就会随之而去,不再有人提起。但没想到,当年的带头大哥玄慈,因为此事轻信人言,一直难安,自认愧对萧远山一家,也愧对那些冤死在萧远山手下的中原武人。因而,十几年来,并未间断过寻求对当日传言之人慕容博的质问。而最后一次,玄慈派遣玄悲大师前往燕子坞时,虽没有见到慕容博,但却意外发现了慕容家的谋反意图。慕容博为了以绝后患,才决定诈死。

年岁匆匆飞逝,这些年来,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博览群籍,武功随时日而长。一日慕容复进后堂来报,说道有一位少林老僧玄悲登门求见。慕容复应父亲之命,出厅向玄悲言道爹爹不在家中,不露任何口风与迹象。慕容博在地窖中耽了数日,料得玄悲早已远去,与妻子暗中商议后,决心诈死以绝后患。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

这也便是说,慕容博实际上是在制造“雁门血案”的十几年之后,他才诈死的。他诈死的时候,慕容复已经十来岁了。他也是有教过慕容复武功的,只是他教的时间不长,仅有几年而已。也因此,慕容复得到他父亲传授的是很少的,可能只有最根本的家传绝技“斗转星移”。少林绝技慕容复肯定没练,因为他的内力不足,这个后来的扫地僧就说了。



慕容博诈死之后,慕容复的武功进步不大

慕容博诈死这件事,除了慕容复的母亲,包括慕容复和四大家将在内,谁都不知道慕容博其实是诈死的。但这个杜绝后患的方法很奏效,玄慈认为慕容博已死,为了顾及故人的声誉,因此不再问责于他,而是独自揽下了所有罪责,更加勤顾萧远山的之子乔峰,安排汪剑通收他为徒,定要将他培养成一位盖世英雄。不过,慕容博却由此失彼,不能再亲自传授武功给慕容复。因为他担心一旦让慕容复知道自己没死,会引起不必要的事端,以致露出破绽。

(慕容复)随即又想:“我爹爹既死,慕容氏声名无恙,我仍可继续兴复大业。否则的话,中原英豪群起与慕容氏为敌,自存已然为难,遑论纠众复国?因此,当年他非假死不可。想来爹爹怕我年轻气盛,难免露出马脚,索性连我也瞒过了。除了妈妈之外,恐怕连邓大哥他们也均不知。”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


在慕容博诈死之后,实际上帮助慕容复练功的就是王语嫣,这也是由“斗转星移”这门绝技的武学属性引起的。因为“斗转星移”虽然有转移别人的招式,然后反弹给对手,让对手自作自受的技能,但却必须要先熟悉对方的招数与套路。王语嫣深爱慕容复,为了能时时看到他,开始熟读自己家中“琅嬛玉洞”和慕容家“还施水阁”里的武学典籍,帮助慕容复理顺各派武学的原理与套路。

这也是慕容博诈死之后,不再暗中传授慕容复武功的另一个原因。当年他自己想学“琅嬛玉洞”里的武功,还要暗地里偷学,但慕容复却不必要,有个王语嫣,他可以说应有尽有。实际上,慕容博也知道,真的把“琅嬛玉洞”和“还施水阁”里所有的武学典籍,包括他从少林抄录回来的那五六十门少林绝技全部窥探,那慕容复的“斗转星移”肯定不比他差。

因为“斗转星移”讲究的就是武学上的开阔面,熟悉越多门派的武功套路,不但能转移更多高手的武功招式,更能从其中贯通武理,提升自己的武学修为。王语嫣便是在武学经籍中,贯通了武理。而至于内功,看的是积年累月的苦练之功,不是一朝能成的,他慕容博也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拥有一身深厚的内力。


只不过是慕容复心切求成,不懂隐忍。在慕容博诈死之后,他便慢慢的把重心转移到了继承复国的遗志之上,从而耽误了自己的武功修炼。也是这样,慕容复在他父亲诈死之后,实际上他的武功是没再有更高的进展的。初涉江湖的时候,用“斗转星移”反弹了几个他熟悉的武功门派的江湖之人,凭着“斗转星移”这门绝技历来唬人的名头,继承了慕容家“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威名,闯下了“南慕容”的称号。但是在后来随着自己没再在武功之上下苦功,江湖上高手辈出,他与齐名的“北乔峰”也不能同日而语了。

而慕容博在诈死之后,也把重心转移到了为慕容家的复国大业,暗中积累资本,扫清一切障碍的事上。比如杀了柯百岁,霸占了他的财产,又在大理杀了发现他慕容家谋反意图的玄悲,以绝后患,企图嫁祸给大理。不过他杀玄悲,因为他练过玄悲大师的绝技“大韦陀杵”,熟悉这门绝技的套路,于是使出“斗转星移”,杀了玄悲,却让此事将慕容复卷入其中。

事后,乔峰的身世之谜也遭人揭露,慕容博心想,三十年前的旧账重新翻起,大是可虑,要妻子(慕容复母亲)约束儿子,千万不可介入此事,以免惹祸上身。不料在少林大会上,不知其中内幕,为了澄清玄悲不是他所杀,上了少林的慕容复,想要收揽人心还是与萧峰动上了手。而慕容博为了救下欲想自尽的慕容复,却让玄慈发现了他诈死一事,他的一切阴谋还是被揭露出来。慕容博也算是中了自己的“斗转星移”,自作自受了。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说白了,不是慕容博不传,而是慕容复武学天赋有限。

慕容博自从雁门关大战以后就诈死,一直隐身江湖,时不时的去少林寺藏经阁偷学少林绝技。在隐身的过程中,慕容博在江湖上还做了几件大案:在大理境内杀了玄痛,又为了财产杀了柯百岁。

只是他杀掉二人却在江湖留下“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声,却把仇人都引向慕容复。

慕容博的武功的确高明,“斗转星移”境界也是相当高深,完全可以应对乔峰的“降龙十八掌”,而且,他的绝技“参合指”似乎也能远程攻击,只是不能像“六脉神剑”那般持续输出,但是至少不弱于鸠摩智的“火焰刀”。可见。慕容博的武功在《天龙八部》中绝对属于一流的水准。

慕容博既然隐身江湖,在身份揭开之前就从来没有出现在慕容复面前,毕竟他不能让慕容复知道他是假死。不然,被江湖人看破,姑苏慕容的麻烦就会极多,慕容博就不能冒这个险。

但是,慕容博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慕容复的成长。他看着慕容复在江湖上打下“南慕容”的威名,也算是极为难得,在江湖青年一辈中基本上少有对手,只是他还需要成长的时间。



虽然慕容博没有亲自传授慕容复武功,可是姑苏慕容“还施水阁”武功绝学多种多样,慕容复也可以自主学习。

“还施水阁”可以说是江湖三大秘籍库之一,与姑苏王家的“琅嬛福地”有的一拼。而且,“还施水阁”绝技甚多,已经包含了江湖上各门各派的武功招式,以及慕容家的“斗转星移”。

慕容复将“斗转星移”修炼成功以后,武功在年轻人中也算是极强的。随后,慕容复又修炼了“还施水阁”的各类绝学。

可是,慕容复武学天赋并不是特别高,相比乔峰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的内功修炼进展并不是很大,这也导致他的绝技“斗转星移”和其他的武功绝学并不能完全发挥威力。这就是慕容复的硬伤,不是说“斗转星移”不强,而是慕容复太次。

虽然“还施水阁”饱含天下绝学,却没有高深的内功绝技。这让慕容复的武功就没有强大的根基,虽然他的武功五花八门,面对顶级高手却一样都发挥不出来。完全不是段誉,乔峰,鸠摩智甚至段延庆的对手。

再者,慕容复就是以复国为己任,导致精力分散,最终武功也是难以取得进展。所以说,慕容复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内心有太多的执念,最终他在武学之道就难以取得瞩目的成绩。



慕容复的这种情况,慕容博都是看在眼里。可是,他并不能出面传授武功。

毕竟,慕容家“还施水阁”的武功极多,可是慕容复都未能将其学精,可见,即使再高明的武功,慕容复也难以修炼到最高的水准,慕容博心知肚明。

“还施水阁”的武功大多是招式武功,并不是很高深,这些武功慕容复都未能完全融会贯通,那么慕容博的武功慕容复修炼也是无益,特别是“参合指”这类绝学,最需要的就是内功。

可见,慕容博的武功也不是慕容复所能学到的,即使慕容博去教,慕容复也是完全没有能力修炼成功。

可见,姑苏慕容的武功,慕容复能够修炼的已经基本修炼到位,只是还没有达到最高级水平,而慕容博高深武学,慕容复修炼也是无用,毕竟“斗转星移”都未能修炼到位,更何况那么高深的绝学呢!

慕容复的天赋不及慕容博,而且聪明才智也不及慕容博,可是他的野心却不弱于慕容博。故而,慕容复还一心想着复国,一心想着恢复大燕,东奔西走最终一事无成,最终也是疯疯癫癫。说白了,慕容复就是实力撑不起他的野心!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258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慕容博厉害,他的儿子慕容复不一定厉害,与一个人的悟性和先天条件有关,不一定武功会达到父亲的水平。杨露禅武功十分厉害,号称杨无敌,他的儿子硬派太极拳杨班侯号称打遍北京无敌手,他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击败父亲,因为父亲倾其所学传授给杨班侯,认为得到真传的杨班侯三招之内就被年老的杨露禅击飞寻丈之外,功底差距显而易见。杨式太极拳名扬天下并非浪得虚名,若无杨露禅的真功夫绝不会成为天下第一名拳。据我所知,一般师父的儿子不会十分厉害,反而是师父的某个弟子十分厉害,比如李小龙就比师父叶问的儿子厉害,原因就是李小龙悟性极高,创造性地学习咏春拳,写成一本习武心得,名唤截拳道。


61492887705


先举2个例子,①倚天屠龙记中,阳顶天强练乾坤大挪移导致走火入魔而死,②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却练出一身绝顶功夫。

为什么阳顶天照书认真练却失败,欧阳锋照书乱练却成功了?

答案是:天赋。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唯独天赋差别巨大。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99%的汗水+1%的天赋,但是那1%的天赋比99%的汗水更重要。

佛说:十年参禅或许不如一朝顿悟。

……

言归正传,现在很明显了:

①书中,慕容复一直有大行家王语嫣指点,却只能达到准一流,证明其资质不过中上,远不及"一学便会,一会便精"的乔峰。

②强练少林72绝学,慕容博自己还没抖清楚反而出了大问题,所以故意传给鸠摩智,想从鸠摩智身上发现解决方法。在问题没有圆满的解决前,肯定不会传给慕容复的。


嬉皮笑脸的谈经论道


慕容博武功如此厉害,那是因为他年龄大了,内功深厚,再加上外功熟练,事实上,他武功心法、内功和外功,在等级上,并不比自己儿子强多少,这种传授,没有意义。

只是说,慕容家族虽然已经是武林世家,但他们的心思,并不在于当武林盟主,而是拉拢人心,重建大燕国。

如果只是当武林盟主,那燕子坞的武林秘笈,早就足够了。

可惜的是,慕容家当武林世家,甚至盟主,都没问题,但想恢复大燕,就太难了。最后还是功败垂成。

但有一个暗线是,慕容复后来跟王语嫣回到了姑苏慕容家,慕容复其实就是后来的独狐燕的原型。大家都知道,独狐燕的独狐九剑,影响了金庸先生后来好几本书,以及书的男主角。


董江波


慕容父子一心想着光复大燕,他们学武的初衷也是光复大燕。慕容博三十年前,假传消息,使得武林豪杰错杀乔峰族人,自此以后几年内,他就假死销声匿迹了。就连慕容复也不知道慕容博是假死的,那时候的慕容复才是孩童,所以慕容复的武功大多是他人所教,由于其慕容家典藏众多武林秘籍,所以慕容复是有条件学习各种武学的。但是慕容复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光复大燕,我们知道练武需要静下心来潜心修炼,但慕容复一成人就无心再去练武了,开始四处奔波,为他光复大燕的计划而走南闯北,武学自然而然就荒废了,也就停滞不前,最终导致慕容复半吊子水平,学艺不精,四处挨打。


t迷你兔


他们家的志向不是做天下武功第一,遥想他家慕容龙城可以创造出斗转星移,足见悟性之高。就连参合指都可以比肩六脉神剑。如果专心修炼家传武学也可以傲立武林。但是她的志向是复辟大燕,并且缺少智慧。以为霍乱武林就可以复辟。不懂先发展经济,在创造武装。这些年在少林隐藏,就知道危害武林。


宏睿新视角


还要传什么?家里那么多武功都练不好,练不会,还能学什么? 这些武功自己本来都会了,已经很杂了,就像是金轮法王说杨过的,博而不纯,杂而不精。会的多有什么用?而且传授的也不过是一些武功招式,心法之类的,功力不行就是不行,天赋不行就是不行。没办法教


不二自挂东南枝


如若暗中去传授他儿子武功,会引起身份暴露,让慕容复的复燕大业的雄心退减,会有对其父的一定依赖,而难成大事,其本身的武功就杂而不专,传授更多,内力基础不够,慕容复的武功都是去少林寺藏经阁偷学的,自身武功都有弊端,再去传授别人,不是又害一个,没有扫地僧的指导,自身都难保


左极


所有秘笈,慕容复基本上都有复本,本人天资也不笨,之所以功夫难上超一流水准,应该是志在复国,而不是成为天下第一的高手。慕容博也希望复国,自然不会强迫儿子专心练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