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什么时候一个父亲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从怎样的一刻起,一位父亲能够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呢? ——是枝裕和《如父如子》



以上这段话,写在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的小说《如父如子》的扉页。这是他在有了女儿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自己的发问。

而我当年扶着太太隆起的肚皮,对着里面那个还不知男女的小家伙唱着歌时,也会思考同样的问题。

要怎样做一个父亲?

怀孕、生育、哺乳,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能让一个女人迅速进入到母亲的角色。

但显现两条红线的验孕棒,除了让男人感到惊喜或无措之外,并不能教他怎样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父亲。

好在我很幸运。从五位爸爸的身上,我似乎找到了一点方向。

01

第一位,是郑渊洁的爸爸,郑洪升。

郑渊洁,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一个人写一本月刊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我小时候很爱看《童话大王》,出刊必买。这么多年过去,我对里面大部分的故事都印象模糊,但对郑渊洁写的有一句话记忆犹新:打孩子的家长都是无能的。

后来看访谈我知道了,这源于他父亲郑洪升的教育观。

身为军人的郑洪升,在那个家长习惯于抄起皮带抽孩子的年代,从没打过儿子,也没说过重话。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郑渊洁小时候上学,有次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早起的鸟有虫子吃》。他写着写着,给改成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老师急了。

这事用今天的话说,那意思就是我这么个正能量的题目,怎么叫你一写就那么丧呢?但老师辩不过郑渊洁,就罚他当着全班同学面说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说一百遍。

郑渊洁说到七八十遍的时候,自尊心实在扛不住了。为了表示反抗,他在桌子底下拧着了带在身上的拉炮。

结果,就被学校开除了。

原本生气的父亲郑洪升,没想到看了儿子写成小说体的检查之后,深为所动,似乎发现了郑渊洁的写作天赋。在把孩子从学校领回家的路上,他说出了就算今天思想开明的家长也很难有勇气说的一句话。

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这句话对郑渊洁的影响有多大呢?

很多年以后,成年的他有次坐火车,身上带着一本《爱迪生传》。书上写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因为调皮捣蛋而被劝退。但母亲在接他回家的路上,也说了一句: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这句阔别已久但难以忘怀的话,让郑渊洁崩溃了。他一个大男人在火车上,痛哭流涕得像个孩子。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而我,从这段故事里,从郑洪升先生那,学到了

“支持”两个字。

这个支持,不是给孩子买学区房,报兴趣班,买最好的文具和衣衫,是孩子不被认可不被接纳不被看好的时候,给他心理上最大的安慰。

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了就行。没关系,下次再试试。没关系,就当休息一阵子嘛。没关系,一个人过也挺好。没关系,想家了就回来吧。

天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孩子,曾经或是正在渴望父母,对自己说一声“没关系”。

02

第二位,是朱德庸的爸爸,朱育参。

朱德庸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台湾漫画家,以《双响炮》《醋溜族》《涩女郎》闻名于世。

他小时候患有自闭症,学习成绩差,经常受老师批评和同学排挤。画漫画,成了他独处时应对这个不友好世界的心理治疗方式。

家里条件不宽裕,没法提供专门的绘画本,父亲朱育参就买来白纸,用线缝起来,做成一个个的册子。只要朱德庸快把一本册子画完,第二天就会在桌上发现一本新的。

正是父亲这个不动声色但饱含温情的动作,让朱德庸一直画了下去,画成了漫画家。

朱育参同时是个非常温和的爸爸,同样不骂人。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上动物园,面对性格内向的儿子,他说:动物园里有狮子,有老虎,有大象,有猴子。如果你是狮子,你就做一只狮子。如果你是大象,你就做一只大象。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样子。

朱育参的行动和语言,鼓舞了朱德庸,也教会我“激励”两个字。

这个激励,不是只要你考了多少分我就给你买什么奖品、带你去哪旅游,而是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持续地让孩子感受到——我能行。

03

第三位,是安德烈的爸爸,迈克。

安德烈·阿加西,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是网球史上首位男子单打金满贯选手。

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堪称魔鬼。

从阿加西出世那天起,迈克就寄望把他栽培成为世界第一的网球选手。

阿加西还在摇篮里,父亲就在他头上挂了一个网球,训练他用改造了的乒乓球拍击打。

随后,举家搬迁到拉斯维加斯城郊的沙漠,因为只有在这里,迈克才买得起一座房子,有足够大的后院,供他建造一个标准的网球场。

5岁,阿加西被拖出幼儿园,进到焊接车间,见证父亲改造了一台疯狂发球机。从此,他开始了没日没夜练球的童年。

7岁,阿加西赢得了所参加10岁及10岁以下年龄组7项赛事的全部冠军,可父亲无动于衷,认为他只是在做分内的事情。

11岁,阿加西参加了一项红土赛事,拿到第四名,被组委会授予了最佳运动风尚奖。但父亲夺过奖杯,扔进垃圾桶摔得粉碎。因为他只接受儿子赢得第一。

其间,父亲为了提高阿加西的网球成绩,鼓励他逃课练球,并曾在比赛前让他偷偷服用违禁药品。

父亲的所作所为,让阿加西感到身处梦魇,他痛恨网球却无法逃避。

无法逃避,只能争第一,直到成为世界第一。

迈克的教育成果举世瞩目,可这样的父亲显然不是一个我所推崇的家长形象。但另一方面,阿加西在自传中的一段描述,深深震撼了我。

父亲说,如果我每天击球2500次,每周就会击球17500次,这样一年结束时,我击球的次数就将接近100万。他相信数学,他说数字是不会骗人的。如果一个孩子每年击球100万次,那么他将是不可战胜的。


确实如此。

阿加西的父亲教会了我“释怀”两个字。

这种释怀,就是深刻地认识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认识到不可战胜和巨大的声名财富是以牺牲某些东西为代价的。比如快乐的童年,比如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伤病折磨。

如果孩子自己没有超强的进取意愿,我更希望她做一个普通人。

普通的天分、能力、境遇,普通的人生能感受普通的快乐就好。

04

第四位,是乔舒亚的爸爸,圭多。

以二战为背景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犹太人圭多是一位开朗幽默的父亲。

儿子乔舒亚好奇,为什么咖啡店的窗户上贴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这是一个成人世界里很难向孩子解释的问题。

但圭多的回答充满童心和机智。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因为店主不欢迎犹太人和狗。大家都有各自的喜好,就像五金店的老板不喜欢西班牙人和马,药店老板不喜欢中国人和袋鼠一样。

儿子你不喜欢什么动物?蜘蛛?嗯,爸爸不喜欢维斯哥特人。那咱们回去,在自己家的书店门上写:维斯哥特人与蜘蛛不得入内。

儿子生日当天,一家人被纳粹抓走带往集中营,为了不让孩子的心理蒙上战争的阴影,圭多骗孩子这是一场策划已久的生日旅行。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到了集中营,儿子嫌这里又脏又臭,想要妈妈。圭多又撒谎,说大家到这里是为了玩游戏,谁先拿到一千分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而哭、找妈妈、饿了要吃点心,都会被扣分。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他想起跟儿子说过,躲过今晚,就能拿到一千分,能赢得坦克。

于是他保持微笑迈着正步,像小丑一样从儿子眼前走过。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努力地欺骗儿子,这一切真的只是一场游戏。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走过街角,圭多被无情枪决。

躲过死夜,乔舒亚赢得了他的奖品。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美军驾着坦克而来,解救了集中营的幸存者。儿子和母亲团聚。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在这最后心酸而又幸福的一幕里,缺席者圭多,教会我“乐观”两个字。

乐观,就是即使身处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也要让孩子看到你的笑。

05


最后一位,是索菲亚的爸爸,罗科。

与前四位爸爸不同,他的孩子是个女儿。

电影《完美陌生人》中,在外遭遇状况的索菲亚给爸爸罗科打来电话。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男友父母不在家,叫自己到他家去睡。

去不去?

想去,但是紧张接下来的事情。索菲亚不想发生在今晚。

不去,又怕男朋友生气。

在女儿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罗科给了她和所有观众一个教科书级的答案。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你不能因为他可能生气你就去。如果你去,我希望你能享受到快乐。总之,我要和你说,索菲亚,这是重要的一晚,这是你人生中重要的一件事。不是一件明天和闺蜜说说就过去的事,如果你要是觉得这会是让你高兴的事情,那你就去做吧。但如果你不这么觉得,或不确定的话,就别去。


事实上,在索菲亚出门前,罗科就悄悄给了女儿一个安全套。用语言,他支持女儿自己做出选择。用行动,他告诉女儿不管做出什么选择,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最好的性教育。

那么,一件对于女生来说,似乎隐秘而尴尬的事,为什么索菲亚会寻求父亲而不是母亲的意见呢?

因为母亲的管教太严厉了。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她从不听取女儿意见,只会和女儿吵。翻包、逼问、喋喋不休,想把女儿牢牢地守在自己眼皮底下,却只能任其厌烦地与自己疏远。

同为有着女儿的父亲,罗科教会我的,是“放手”两个字。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给予空间和距离,施以信任和关怀。

所谓父母子女,不过是一场我笑着迎你来、你哭着送我走的生命接力。姓氏血脉,是彼此在这个世界上际遇的纽带,而不是羁绊。

06


支持、激励、释怀、乐观、放手。

这就是近十年来,我从诸多爸爸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五个词。

坦率地说,面对幼稚的孩子,我经常会有烦躁、厌倦、甚至想要逃避的心情。但既然有勇气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在为人父母的事上,绝没有辞职、分手式不管不顾拂袖了之的轻松。

那些了不起的爸爸、那些我希望达成的关键词,会像闹钟一样,在我每次好想懈怠的时候准时响起,提醒我:你如何对待孩子,将会影响她的性格和人生。

但愿,我的女儿能有好的性格和幸福的人生。而我,也能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但愿,女儿在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里,一想到爸爸,脸上就会浮起笑。

就像我去接她放学,她在人群里左顾右盼突然看到我时,那般灿烂的笑。

如何撑起“父亲”这个称号?

作者 | 易老板


十分妈妈:一个有温度的亲子育儿公众平台,在这里,为你分享提升妈妈宝宝幸福指数的一切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