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那么强大,吴三桂为什么还是输给康熙?

领英文化


其实我们看清朝的历史,常会想如果当时三藩赢了,中国近代历史会不会有所改变?

三藩是指清初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最出名,势力最强的当属吴三桂,当时的三藩在20年时间里已经形成很强大的军事力量,完全可以和满清分庭抗礼,并且当时的满清中央政府每年还要出钱来养三藩,在经济上一可以说给满清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康熙下定决心撤三藩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康熙,年轻气盛,拿下鳌拜后,想要再展雄心拿三藩开刀。但是也因为康熙盲目撤番,导致三藩造反,为什么说是盲目,那时候满清入关没多久,可以说江山还没平定,汉人也不服蛮子管,这个时候撤藩是非常危险的,历代武力撤藩都只会个国家和百姓带来危害。此处康熙就已失一局

然后我们在看看康熙在平三藩是百姓的态度,康熙起兵江南,广西,四川,福建,台湾等半壁江山纷纷起兵叛乱,当吴三桂举起反清时,明皇室,郑经,汉民和四川,青海,蒙古的少数民族纷纷响应,在这里看满清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优势,但是就在这时,吴三桂却不在北进,而在湖南修筑防御工事,也因此让康熙有了喘息之机,康熙十五年王辅臣败降,郑经,耿精忠相继请降,此时吴三桂开始与满清处于对峙。

在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我认为这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同年秋吴三桂病死,清军趁势进攻,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

三藩在整个过程中,其实有很大机会可以获胜,吴三桂之所以输:

1.没有在三藩优势最顶峰乘胜追击,而是选择构筑防御工事与清军对峙,让满清有喘息之机,调整战略,

2.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却最后称帝,当时很多人反叛就是因为相信能光复大明,别忘了吴三桂可是放满清入关的人,他一称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可知,由此失去民心。

3.眼光远不如康熙,康熙正直顶峰,而吴三桂已是垂暮之年,吴三桂天下未定就妄自称帝,三藩势力之强,却被逐一攻破,而康熙却在最初失利后立刻调整战略,并知人善用,以汉官进攻吴三桂,分散三藩实力逐一击破。

4 .最重要的一点,吴三桂根本目的是分裂割据,其他藩王和造反势力,也只是树大跟风,吴三桂一死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玄坤


说是三藩之乱,其实真正能打的就吴三桂一路而已。

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路。而尚可喜其实是清朝的铁杆,真正造反的是他的儿子尚之信。但是尚之信依附吴三桂之后,又不满意吴三桂调兵,插手广西的事务,于是摇摆不定,又密谋投降康熙。康熙当然大喜过望,优容不问,尚之信这一路就这么平了。

而靖南王耿精忠一路,相对比较积极,和吴三桂的部将合兵一处,邀请台湾的郑经一起进攻清朝。但是这个时候偏偏又出了内讧,耿精忠在前面打,郑经在后面却攻占了耿精忠的地盘漳州和泉州,耿精忠内外交困,不得不投降清朝。康熙同样是优容不问,但是因为耿精忠真的和清军开战过,等三藩事定之后,康熙秋后算账,直接凌迟处死。耿精忠一路就这么被平了。

吴三桂这一路是真正的骄兵悍将,以当年和八旗兵都打的有来有回的关宁铁骑为班底。但是吴三桂的问题有这么几个:

1. 本来起兵可以早一点,结果一定要等到康熙削藩削到自己头上才反,而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翁了。

2. 起兵的时候本来形式大好,清朝在极短的时间内丢失云、贵、桂、蜀、湘、闽、秦、陇等八个行省,又丧失浙、赣大部,但是这个时候吴三桂害怕自己在北京的长子吴应熊被正法,所以约束部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派人去议和,丧失了大好的机会。

3. 康熙的态度非常坚决,宁愿打烂整个江南,也不和吴三桂议和。康熙处死了吴应熊,让吴三桂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落空,结果吴三桂身故,儿子们陷入了权力斗争。

吴三桂死后,当时的将领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孤注一掷,直攻北京,虽然冒险,但是仍然不失为翻盘之道:

另一派主张退守云南。结果是这一派占据了上风,大家退回云南内斗,就此注定了三藩之乱的失败。


经史通义


三藩那么强大,为什么吴三桂还会输给康熙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和康熙比,吴三桂并不强大,不管是在智力上,还是在军事力量上,当然更重要的还有吴三桂太老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三藩(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囚禁尚可喜后叛乱)、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为什么会起兵造反呢?好吧,大家都知道康熙要削藩。康熙为什么要削藩呢?好吧,大家也都知道是为了回收权力。也就是说这藩是一定要削的,怎么削,啥时候削是个至关重要的学问。那么再问,三藩强么?

当然强,不管是吴三桂还是尚之信,耿精忠都是千军万马里走过来的人,更全是武将世家,特别是吴三桂,麾下有着当年令人闻风丧胆的关宁铁骑,想当初替满清清除明末农民起义军,就数吴三桂功劳最大。但是他们三个加起来跟康熙朝的八旗劲旅对比怎么样?打个比方,就一个孩子王跟成年人的差距。

当时的清朝经过皇太极和顺治的经营,传至康熙一代,可以说整个中国已经基本上处于铁板一块,不管是经济,军事,还是民生都蒸蒸日上,一扫明末风气(明末的民间其实并不穷啊),特别是除掉鳌拜,大权在握的康熙,虽然年仅十九,已颇具圣祖风范,而决定削藩,对于当时的康熙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且仅有这一次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里就不得不拎朱允炆出来说一通了,朱允炆是自己翅膀还没满就想削藩,而且削的还是叔叔,结果给了人家名正言顺(这点非常重要)造反的理由(清君侧,靖国难),这叫自己找死。而康熙呢?自己大权在握,削的不仅是异姓藩王,而且还是不得人心的“汉奸”。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此时的云南已经被吴三桂经营得如同自己的小国家,但离明朝灭亡还不够一代人之久,如果再等下去,吴三桂和清廷的力量就是此消彼长,加上人们终归会逐渐淡忘当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事,这无形之中就给清廷削藩增加了难度。因为在汉文化中,内贼比外贼更加可恨。这也是康熙选择此时削藩的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吴三桂虽然在起兵之初便迅速占领了湖南和四川两省,直逼京师,但是清廷却采用了剪其羽翼,先灭耿精忠和尚之信的策略,最后围困吴三桂。

同时,吴三桂要夺满清江山,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是最重要的,不用想,除了“窃我先朝神器,变中国冠裳”,“共奉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之类扯到大明的,吴三桂也没其他旗可以扯了,而正如上文所说,虽然这旗可以扯吧,也确实有很多前明遗臣,台湾明郑,少数民族的土司啥的支持吴三桂,但是绝大多数汉人都清清楚楚记得是谁引的清军入关,再加上康熙大量重用汉族将领,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有手刃“汉奸”的机会,哪有不卖力之理。而且更为重要的事,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正是被吴三桂亲手杀害,如今他却又叫嚷着“大明万岁”的口号,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说从康熙选择这个点削藩开始,以吴三桂之前的德行和智力(扯大明的旗简直就是昏招),就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当然了,前面说道吴三桂太老也有原因,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已经61岁高龄了,老人家还行军打仗,结果没几年就染病身亡,一命呜呼。吴三桂一死,麾下全部鸟兽散,由其创立的吴周,在年仅十二岁的孙子吴世璠手里撑了三年,也注定难逃亡国之命。


三观粉碎机


因为吴三桂老了。只有这个原因,没有其他。


吴三桂反清,不是没人支持,而是应者云集。这不是因为吴三桂有多好,而是满清统治太恶劣,天下人根本不服,有吴三桂挑头,南方应者云集。吴三桂确实是个汉奸王八蛋,引满清入关,并且亲手缢死了永历帝,但是满清连他这个汉奸王八蛋都不如,人民自然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支持吴三桂的人是很多的,所谓“大快臣民之心,共雪天人之愤”。



吴三桂的形势也是很不错的。自己占云贵,尚可喜占广东,耿精忠占福建,郑经占台湾,王辅臣占陕西,孙延龄占广西,四川也响应。清军云集湖北却不敢跟吴三桂交战,而且面对身经百战的吴三桂基本上每战必败,康熙根本不是英明神武,指挥若定,而是焦急万分。


吴三桂最强时


但为什么吴三桂最后输了呢?因为吴三桂老了。


老是英雄人物的大敌。曹操老了,没能在攻取汉中之后攻下益州;李世民老了,没能灭掉高句丽。吴三桂老了,打到湖南就停手了,没有趁初期的优势一路北上,席卷中原,打到北京。


等到满清稳住阵脚,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跟吴三桂打持久战,就不是吴三桂的战力优势可以扭转的了,从此以后吴三桂就是必输之局了,差别只是什么时候输而已,何况此后吴三桂感觉时日无多还自己称帝过瘾,没有像对外宣传的那样为明复仇,更是不得人心,败局已定。


康麻子侥幸获胜


所以吴三桂失败的原因在自己年老失志,而不在康熙有多么英明神武。要是吴三桂年轻十岁,准能把康熙干死,那康熙削藩不就成了笑话了?所以看历史还是要多分析事实,不能成王败寇。


文史宴


看了几位的回答,感觉对康熙的马屁拍得太离谱了,凡事就怕实事求是,司马在这里实事求是地说一句:吴三桂的输,主要其实不是康熙的所谓“圣明”,而是他自己的原因。

吴三桂这个人,他的志向其实并不高,不像项羽敢于将秦皇取而代之,也没有刘邦那样“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概——曾任辽东总兵的吴襄是他爹,名将祖大寿是他舅舅,而祖大寿在袁崇焕死后被迫降清也是事实。(当时关宁军即袁崇焕、祖大寿的部队极受不公正待遇,皇太极发动北京突袭战之际,关宁军入京救援,居然只能在城壕露宿半月,更遭京营扔砖砸死三人、出城砍死六人直至最终的袁崇焕蒙冤受死,关宁将士心灰意冷,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

在此情形之下,吴三桂的处境其实是很尴尬的。但他依旧取得了节节战功, 在皇太极以及其老舅祖大寿的劝降之下,也并未动摇。要知道,在当时,宁远周围的许多城池,已经被清军攻陷,吴三桂其实只是关外的一片孤叶而已。

所以,以大明的形势而论,将吴三桂撤回京师,是最好的决断。但事实上崇祯帝犹豫不决,直到李自成拿下了居庸关和宣府,剑指京师的情形之下,方才急调吴三桂入京——而吴三桂的反应,不能说很机敏,但也不至于说拖延(考虑到袁崇焕当年的遭遇,拖延有拖延的理由)。但实际上吴三桂抵达今属唐山的玉田,便已接获崇祯自缢、明朝灭亡的消息。吴三桂这时候便犹豫不决,究竟是降大顺好还是降关外的大清好?他的犹豫是有理由的,因为两面受敌,单凭他一个,既打不过李自成,也挡不住清兵。

据说这时他接到了陈圆圆被夺、老父被押的消息,促成了她的决断——无论这个细节是否成立,最后的结果都是他决意联清击李。但实际上这个打算也不现实,因为多尔衮兵强马壮,怎么可能放弃这样难得的良机。所以多尔衮接到信后马上强行军,抵达山海关外,逼迫吴三桂投降。

有些文人因此指责吴三桂,但其实吴三桂没得选择,降大顺已经不可能,那么就只能降清。

于是,便有了一片石的那一幕。从这一刻起,吴三桂其实已经不再是明朝的人,而是清朝的大将,虽然他也曾表示对南明“不忍一矢相加遗,主要干的是剿灭李自成的活,而在李灭之后,还曾一度回去“镇锦州”。当然,大清国其实这个时候还是需要他,所以再调他入关剿灭张献忠,到顺治十四年,便任命他做平西大将军,攻打云贵——这个时候才是他和老东家翻脸的时刻,因为此时的对手,是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桂王永历政权。

显然此时吴三桂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明朝的最后一丝情意,师出缅甸,擒杀永历帝——对大清而言,他确实大大的有功。封王坐镇西南,实际上就是把云贵这块土地封给了吴三桂。

但,大清随即进入康熙时期,开始剥夺吴三桂的藩王特权,收缴了他的平西大将军印信,接着,又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随后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相继遭撤藩,最后便轮到了吴三桂。到这个时候,吴三桂才发现这个买卖做得不划算,替大清干尽了坏事,此刻却玩起了卸磨杀驴,于是他终于怒了,拉起一块牌子,叫做“兴明讨虏”,起兵反清了。

这事其实很滑稽,不久之前还在追杀南明皇帝的人,一转眼要“兴明讨虏”了?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有很多人起来响应,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纷纷揭竿而起。一时之间,动静闹得不小——甚至有材料说,朝鲜当初也在秘密准备,一旦吴三桂打到北方就起兵响应。

但,吴三桂毕竟只是吴三桂,他不是曹操,没有那么大的理想抱负,战争持续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他居然还在湖南的衡阳(当时叫衡州)晃悠,晃到八月十八日深夜,一命呜呼。他发动的三藩之乱,最大范围是扩散到川、陕、甘、湘,却到不了湖北,更别提河北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吴三桂的算盘打得太小,从一片石到衡州,他始终考虑的是自家利益,民族利益他不管、大众利益他更不管,若不是康熙帝太着急要废三藩,其实根本就不会“兴明讨虏”,既然如此,谁还愿意为你效劳?实际上,倘若康熙再等些时日,在吴三桂死后废三藩的话,真的就一点事没有了。所以不是康熙圣明,而是他太毛糙——所谓的“三藩之乱”,就是康熙闹腾出来的战事。如果康熙不闹腾,一点事都没有。吴三桂老死之后,吴应熊也只能乖乖交出藩权。说康熙是什么千古一帝的,那就是平日里马屁拍习惯了,呵呵。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一、 吴三桂两次背叛都有自己的原因

明朝崇祯皇帝在退无可退之下,在煤山自缢殉国。吴三桂成了一支孤军。吴三桂是准备投降,可是部队过了山海关,却传来消息,自己的家产被农民军抄了,爱妾陈圆圆也被霸占。本就为保全家产而投降的吴三桂,便率兵攻陷山海关,一面与农民军死磕,一面向关外求援,最后被多尔衮控制。

雄踞云南后,吴三桂又试图与满清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当自己的土皇帝。康熙初年,鳌拜控制着朝政,西南地区也不稳定,吴三桂确实成为了云南的土皇帝,但远远还没有到取而代之的程度,当时他手中的兵力只有8万多。康熙掌权后,吴三桂实际上成为满清的最大威胁,康熙动起了削蕃的念头,尚可喜又回家养老去了,清廷急于收回权力,吴三桂的反叛可以说是被逼无奈。

二、吴三桂的军队虽然多,但组成部分很杂。


吴三桂在西南经营十余载,部将遍布各地,吴三桂起兵后,也纷纷响应,好似控制了半壁江山,佣兵40万之多。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那些部将早已不是原来的同盟关系,他们在各地任职已久,形成了自己的割据与自己的利益集团,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们虽然揭竿而起,但吴三桂实际上已不能完全掌控。而他能掌控的兵力不足10万。

吴三桂的本质是一个军阀,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在起兵之前明明有更好的机会,却置之不理。由于北方战线拉的过长,部队已经相当脆弱,根本不可能打过江去。

三、吴三桂低估了康熙的能力


由于,吴三桂知道自己无力北上,便想维持分而治之的局面。但是吴三桂的团队,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这就给了康熙可乘之机,一方面集结重兵,一方面从内部瓦解。其实,吴三桂知道康熙一定会动自己,但是它无可奈何,吴三桂陷入僵局的情况下称帝,已他最后的疯狂。虽然,他的后代又坚持了一段时间,那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败局已经无法挽回。


古今说史


说白了,吴三桂还是不怎么想造反。要知道,吴三桂是军队少但是战斗力强,而康熙这边是军队多但是战斗力不行。站在吴三桂的角度,最有利的就是速战速决,快速推进。而战争的前期吴三桂迅速击溃清军占据长江以南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接下来吴三桂做了什么?他竟然不打了和康熙谈判想划江而治从而要回吴应熊。说起吴应熊,吴三桂把他放到北京做人质,已经说明了吴三桂不想造反,后来要造反了派人偷偷去接吴应熊逃出来,结果吴应熊都不肯走。大家平心而论,这是真的想造反的人的正常反应吗?如果吴三桂真的想造反,那么一开始就不会放世子去做人质。即使是清朝点名要世子去吴三桂没办法,那么也会和吴应熊交代好,时机一到就逃回来。可是最后是吴应熊不肯走,这就充分说明吴三桂一开始没想反。

大家都知道吴三桂被击败,一个重要原因是康熙不断策反吴三桂的人。但是大家可想过为什么吴三桂手下不断被策反?原因正在于吴三桂打到了长江之后却和康熙谈判!要知道,你是造反的老大,结果到了半截你却怂了,而且是在大好形势下去和不断挨揍的康熙谈判。大家一看你作为老大都怂了,放弃大好形势把自己拖入了不利,作为小弟还不赶紧给自己找后路啊。

可以说,吴三桂造反失败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不像造反。他是被康熙逼反的。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康熙,好好的不想造反的吴三桂硬生生被他逼反了,削蕃这个本来可以和平演变的事,愣是被康熙搞得差点丢了江山。要不是康熙走了狗屎运碰到吴三桂这个都造反了还往回缩的奇葩,估计清朝真就这么完了。所以,天天吹康熙是明君的,呵呵


Zcbm


这种古代历史类问题会有争议,值班小编在此提供一个视角,如有其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简单点说吧,因为反清阵营里都是一些为了个人利益趁乱捞一把的野心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推翻清朝。


先说吴三桂。吴三桂本身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又有四川、贵州两省他的旧部帮助,一时间占据了南方大片土地。然而吴三桂打到了长江边上后,就突然停了下来,同清军隔江对峙了四年时间,硬是不渡江北上。如此诡异的现象背后,反映了吴三桂的想法——一方面他畏惧八旗军的野战能力,不敢跑到北方平原与八旗军决战,一方面他也根本不想渡江北上,北伐中原,推翻清朝,他只想等康熙同意和他划江而治,让他割据江南半壁,建立吴家王朝。私心如此之重,不但失去了原先对他寄予厚望的明朝遗民们的支持,而且也失去了最好的战机。等康熙把其他各路反清势力一一荡平,集中全力对付吴军的时候,吴三桂的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三藩之乱形势图,吴三桂屯兵长江南岸,始终不敢过江北上,给了清廷以充分的时间)

再看耿精忠。相比吴三桂,耿精忠就更没有推翻清朝的决心了,他纯粹是因为康熙要撤藩,心里不满,看到吴三桂造反,趁机跟着作乱,夺一些地盘罢了。所以当康熙对三藩进行分化瓦解,宣布停撤尚耿两藩之后,耿精忠就开始动摇了。再加上战事不利,又被郑经夺了不少地盘,所以一怒之下干脆又投降了清廷。

再说尚之信。尚之信被列入“三藩之乱”其实很冤枉,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真的叛乱。吴三桂起兵后,广东也是叛军四起,尚藩孤军奋战了一年多,最后被打到只剩广州周边地区,为了保存广东,尚之信才改旗易帜,附叛吴三桂。但是尚之信宣布反清之后,二百多天里不发一兵支援吴三桂,也没和清军打过一仗,甚至原本在广东境内的清军都被他“礼送出境”。尚之信还秘密上书康熙,表示自己完全是为了保存广东才伪反,康熙也表示完全理解。等到局面一缓和,尚之信立刻重新倒向清廷,并卖力地为清廷攻打吴三桂。

(三藩之乱中最大的倒霉蛋尚之信,他根本不是真心反清,却被打入作乱的三藩之列)

然后是郑经、王辅臣、孙延龄这些人。郑经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三藩之乱本是反攻大陆的最好时机,结果他不去攻打清朝的地盘,反而和耿精忠去抢地盘,逼得耿精忠怒而降清。最后自己也被清军打得落花流水,厦门和金门老根据地都丢了,完全龟缩到了台湾岛上;王辅臣本来就没有造反的想法,吴三桂起兵时派去游说他的使者还被他绑了送交清廷。后来是因为他和莫洛、张勇等人的私人矛盾才让他一时激愤,攻击了清军军营,打死了莫洛,自知惹下大祸,只好趁势宣布反清,但是其部下都没有做好反清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后来康熙剿抚并重,一边派图海去征剿,一边派王辅臣的儿子去招抚,很快就平定了王辅臣;孙延龄也是同样情况,他自己是清朝的驸马(老婆是孝庄太后的养女孔四贞),又受清廷重用,从现实和感情出发都不愿和清廷为死敌,也是因为同清朝派在广西的官员之间的私人恩怨才愤而竖起反旗。但是他一方面被忠于清朝的老婆吹枕头风,一方面也控制不了孔有德的旧部,所以起兵后不久就秘密联系清廷,结果被吴三桂发现,派人将其刺死。

至于察哈尔王布尔尼,能被图海率领的家奴打成渣,可见其实力真心不行,不提也罢。

所以我们就能看出,反清阵营看似声势浩大,其实真正铁心反清的也只有吴三桂(所以康熙对其他人都可以网开一面,唯独对吴三桂坚决消灭),但即使是吴三桂也没有决心和能力北伐灭清,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了。而且,反清阵营内部根本没有统一的指挥,吴三桂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盟主地位,大家各自为战,互不呼应。而对手却是统一高效且正处于上升期的清王朝,政治上的力量对比一目了然;在军事上,清朝的支柱——八旗军虽然战斗力较清初有所下降,但威名犹在,依然能震慑吴三桂,满蒙贵族也还保持着勇武质朴的精神面貌。而大部分的绿营军都选择忠于清朝,再加上漠南蒙古各部也都选择忠于清朝,清朝的基本盘相当稳固。经济上清廷始终牢牢掌握江南财富重地,比只控制西南的吴三桂经济实力要强得多,更不要说其他各路反清力量了。所以,清廷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就是顺理成章了。


军武次位面


几个因素,三藩强大本身是个伪命题,吴三桂掌握的实力很有限。三藩是多股相互独立势力,各怀心思。吴三桂其实也是被康熙逼反,造反太仓促,政治军事各方面都无准备,吴三桂才略也有限。

(吴三桂)


三藩掌握的兵力,其实并不算多。吴三桂有汉八旗10600,绿营21600,总兵力32200人。尚可喜耿精忠各有汉八旗3000绿营6000共九千人。

三藩之间并没有任何密切关系,吴三桂出身于明朝关宁军,尚可喜和耿仲明(耿精忠他爹)出身于明朝东江军。关宁军和东江军甚至可以算死对头。三藩之间没历史渊源,更不存在尚耿二藩愿意以吴三桂为主之事。

吴三桂也不是野心勃勃早就准备反清的野心家,而是满足于世守云南类似于明代沐家地位的守护之犬。吴三桂亲自用弓弦勒死南明永历皇帝就体现了吴三桂是多么忠诚于满清的忠实走狗,没有一丝野心家的风范。

吴三桂造反,实际是被康熙清洗功臣逼反的。满清朝廷的刻薄寡恩卸磨杀驴,让掌握兵权有一定独立性的汉奸们都很心寒,在吴三桂起兵后群起相应,一时间声势浩大。但大家是平等的独立势力,顶多名义上尊重下吴三桂,这就给满清朝廷留下了极大的分化瓦解空间。如尚耿两藩反清就不坚决,首鼠两端。

吴三桂的政治水平也不高,并且年老,在战争中病死,满清最终取得胜利自然顺理成章。如果换个手段高明点的皇帝,在吴三桂死后再逐步撤藩,很大概率连战争都不会有。


仁勇校尉


所谓三藩强大的说法从何而来?康熙王朝?

当时吴三桂手下有1万人的旗兵,2万人的绿营兵,而尚可喜的手下有3000旗兵和6000绿营兵,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兵马大致相同也就是加起来将近五万人,如果再加上孙延龄部3000人,也不会超过55000人。

而在三藩之乱初期,清廷调遣了7万满洲八旗、察哈尔、科尔沁的兵马赴荆州、岳州防御吴军;增派l万名军队分赴浙江杭州、福建,加上福建原来驻扎的3.4万清军,可用于对三藩作战的军队大概有十二万人

所以说三藩对清廷的战争是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大的优势的,相反还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中。

就这样三藩之乱也能打到江边,让清廷慌张到打算迁都也算是打的可以的了。

三藩之所以失败,有如下原因。

一,不善于利用民心,没有变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为反抗异族统治的矛盾。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起兵,却在起兵数月后就称“周王”,称周王元年,此时天下百姓思明,吴三桂本就是有前科的人,虽然他的起兵前期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他的这一举动,让人们看透了他的本质,就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罢了。

二,吴三桂缺乏目标,不知道自己最终的目的是什么,甚至一直幻想与清廷“裂土议和”,意图割据江南,自己耽误了自己。

三,吴三桂领导才能不足,性质不足以领导反清复明的大业。他的前科是抹除不了的。而剩下的耿精忠这些人就更没有什么才能了。

四,反清力量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调度。这就为清军各个击破提供了可能。事实上,康熙正是利用各地叛军的各自为战,对各军极力拉拢利诱,孤立吴三桂,最终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

所谓“三藩之乱”,并不是说康熙有多强,而是三藩本来就没有所谓造反的意思,反是被逼反的,它缺乏战略意图,仅仅是为了自己不被灭亡而起兵,虽然也带有一点汉民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性质,但其根本却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爆发的产物。三藩的反清,其动机和行为都不可与明朝抗清志士仁人同日而语!其企图和政治目标,亦不足取。这本身就是一场悲惨的让全国人民陷入战乱的内战而已,是不值得大吹特吹,大捧特捧的。只是因为三藩失败了,按历史上“成王败寇”的规律,今人只能称之为“三藩之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