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的農民是怎樣種水稻的?一年種幾季?農忙有幾天?

用戶1794082846431


說到六七年農民是怎樣種田的,知道的人,現在還有不少人知道,但是都是文盲,就是有點文化都難能在網上說,要看的話。我來寫一寫。當時國家的政策是士地是三級所有隊為基層,但全國都不盡相同,我們這個地方是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象全國樣板的大寨太隊是以大隊為核算單位,什麼叫核算單位,就是說生產隊自負盈虧都是社員自已的,除了交農業稅,公糧等等,剩下按照每個勞動力所做的工分,自行分配,包括口糧,工分糧,油,棉等各種農付產品,這是勞動與人口的分配製度,那麼怎麼按排呢?開春生產隊的委員會制定計劃,計算每塊田種什麼,同時總結去年的教訓,包括修水利,改造田的結構,象大寨的三戰狼窩掌,就是落實計劃,另外’其它社員都在備耕,什麼叫耕,就是捶草搓繩子,其中有挑繩,牛繩,勁索,勁索是耕田用的繩子,另外修補犁耙水車等農具。同時集中肥料,每家每戶煮飯用的灰糞,人畜糞集中起來,山崗上有青色了,就要打秧田,可能現在人不懂,就是把青色野草等等砍起來挑到水田裡踏到汙泥裡做肥,準備下秧用的田,還是小麥理溝防治水澇,同時還耍在田裡除草。這是農民春天所幹得事情,還有冬天,夏天,秋天的事,就不說了。


安徽巢湖記憶


那時的農村是以生產隊為單位,整個村莊的農村朋友過著集體生活,每一天勞動按每個人看,誰多做就得分得多一些東西,不是像今天得到的錢哦,當年勞動分得到是工分和獎狀,有了這兩樣,大家都出力去做。

水稻一般都是每年一到兩季。在我們黔北地區水稻每年只能種一季,收完水稻接著就是種油菜,就是用來榨油的油菜。一般在四月開始培育秧苗,到了五月就是農忙的時候了,因為端午節前後基本都是大雨漲水。都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放水犁田,如果錯過了就麻煩了。因為那時候沒有管道,沒有像樣的溝渠來引水。放水的時候田裡還得有人守著,隨時疏通引流,要不然水太多了會把田埂沖垮,犁田過程基本要持續十幾來天。那時候很少有牛,更沒有機械,都是靠人力去翻田。

犁好田就要開始插秧了,這時候旱地裡的秧苗基本長出來了。人們會把秧苗從旱地裡拔起來,密密麻麻插到水田裡讓它繼續長。等秧苗長到20釐米左右時,再拔起來,以每棵相隔10釐米這樣的距離,插到水田裡。過段時間進行除草施肥。等到八月以後就可以收割了。但是那個時候產量要比現在低很多,收割都是靠雙手用刀割。那時候機械不發達,從收割到脫粒到加工成米,要經過很多複雜的過程。






黔北小歐


我只能簡單的給大家說說吧,畢竟自己沒經歷過那個年代,都是從父輩口中聽說的。以前我的長輩們動不動就對我們小輩的說,你們這些人要是生活在我們那會,掙得都不夠自己吃的,都得餓死,你們生在這個年代有福啊。

六七十年代的農村,還是集體所有制,沒有包產到戶,俗稱大集體。我們那的土地一年種兩季,也分水田旱田,水田一季種水稻一季種小麥,旱田是玉米和小麥,或是大豆和小麥。當時水稻都是村集體自己育秧,派專人管理,等到小麥收完,秧苗也就能長好了,生產隊長就會安排人放水犁地,男人們整地打塹,女人呢就開始插秧,都是人工插秧,每天都是有任務的,幹不完隊長是不會讓收工的,隊長還要給每個人記著公分,作為年底集體分紅的標準。

等到秋天到了水稻成熟了,大傢伙就一人一把鐮刀開始割水稻,割倒放成一排,在用平板車拉到場面上去,在用很原始的那種脫粒機,再把稻粒發出來。基本上一個農忙季要將近一個月才能結束,效率真的很低,沒有農業機械的當時農村人真的很苦。現在父親有時還會說再也不想過去那個日子了。





胡說十里八鄉


在我的印象中,黑龍江種植水稻的面積逐漸增加的年代在90年代以後,以前修渠引水的技術沒有現代化發展,技術不成熟,低產低收。以前吃大米飯都是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感覺金貴金貴的。所以總是盼望過年早點來臨。

黑龍江省的全年氣溫比較低,一年只種一季稻,晝夜溫差大,幹物質積累比較多,冬季零下30多度,有效的預防病蟲害。黑龍江省的五常市的稻花香2號,牡丹江市的響水石板大米,都是全國聞名。黑龍江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是黑草炭土,具有有機層高達10-20 CM,含有機質高達10%.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水源來源於山泉水。水質清澈甘甜。

所以說黑龍江的大米膠質含量高,膠原蛋白含量高,非常的甜糯可口。歡迎全國人民來黑龍江做客,請您品嚐優質的綠色有機大米!











黑土地的豔子


盤錦稻米一年一季,農民忙300多天。盤錦原種旱粳稻,旱澇都豐僕。九河下稍,十年九澇,這是盤錦特點。隨引用遼河水灌溉,改種水稻。水稻技術員到海南學習技術。每年,過了正月十五,農民開始搶黑土、攢牲口糞,刨上年稻茬,平稻床,三月泡肓秧床,四月開始育苗,五月插秧、扶秧,六、七月拔草,九月收拾旱田,十月割稻子,十一月打場、分糧、交公糧、入庫,十二月出工去大葦塘割大葦或打坑底凍土塊作肥料,一月搓草繩打草袋一直到來年肓苗。這期間稻田上農家肥,隨著中國十三套大化肥的引進,水稻也開始上化肥。再後來農藥引進,開始打農藥,一零五九、六六粉、敵敵畏、敵百蟲、樂果、等等。一般二百來戶組成一個生產小隊,由隊長統一安排工作。小隊歸大隊,大隊歸公社管,所謂三級制。農民辛辛苦苦忙一年,熊人家糧食不夠吃,一年吃不上幾頓大米飯,正是:編席的睡土坑,瓦匠住草房。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當時糧食產量低,幹部們又愛吹牛皮,有限的糧食上交了,留下的不夠分、不夠吃。二是隊長會計摟個夠,橫的敢白天拿,大車老闆裡外通吃,飼養員偷馬料,還要給大隊和公社的幹部送一些。

糧食不夠吃,人們就去偷。抓住偷糧的人,有家族勢力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單門獨戶的熊人家要掛個牌子游街。

整個生產隊,橫的岔腰不幹活,熊的被人看的老老實實。

最倒眉的是:地富反壞右,官僚走資派。他們是下三等人,幹活不給錢,媳婦娶不上。不過那時的盤錦和現在的迪拜差不多,令人羨慕,能用大米勾引外地女孩,她們幾輩子沒吃過,到盤錦吃一頓大米飯,也就委身相許給地富反壞右子弟。這也是地富反壞右沒絕種的原因。

盤錦大米,盤錦人自己能頓頓吃,是82年,土地承包之後,每家都分了地,自己家的地也好好侍弄了,產量上來了,達到真正的自給自足。到了九五年,雞蛋、豬肉頓頓吃,生活才真正好起來。

稻亦有道,有道則民富國強。否則食不裹腹吹什麼牛皮都沒用,五八年一頓吹,六零年吃了土。

所以說,光有先進的水稻技術還不行,還要有土地承包的好政策。


盤錦大米劉少滿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大農村還是大集體時期。農民除了少量的自留地種點蔬菜外,大部分土地都是集體的。那時期鄉鎮叫“人民公社”,村叫“大隊”,村民組叫“生產隊”,村民都叫“社員”或“貧下中農”。

那時候的農事都是由生產隊幾個隊委會成員安排,社員統一時間出工。每個生產隊都有隊長、保管、會計。社員出工由會計登記工分,主要勞力早上出工記2分,白天記10分。婦女和兒童出工工分都有一定的等級。

那時期每個生產隊都養了耕牛,都有糧倉,都有都有各式各樣的竹木製作的農具。那時期生產力水平很低,機械化工具如鳳毛麟角。勞動強度大,集體出工做事,很容易造成共同窩工,勞動效率很低。

那時期水稻種植的都是傳統種子,每年種兩季水稻,很少有化肥農藥。每季畝產量僅有二三百斤。記得當時寫在牆上的宣傳口號是:“力爭雙季畝產達800,實現生產跨綱要!”可見當時的水稻田產量是多麼低!在七十年代末,政府推廣雜交水稻,由於很多生產隊缺乏管理技術,缺少肥料農藥,畝產量提升不大。雜交水稻實現單季畝產超過千斤的高產,是在八十年代分田到戶後才有的。

那時候的農忙,分夏秋季。夏季長達一個月,秋季也在20多天。夏季農忙叫“雙搶”,即“搶收搶種”的簡稱。


金心463


在70年代,農民的生活條件比不上現在,大部分地區貧窮,在那個時候的糧食特別珍貴,幾個月吃上一次肉算不錯的了,往往只有在過年才吃幾頓好的,但這時的農民並不感到沮喪,反而充滿希望。

那時候的人們樸實、勤勞、樂觀向上、簡單快樂。

和你分享在六七十年代,以魚米之鄉“湖南長沙”為例子,介紹農民是怎麼種水稻


年代初期,基本上由一季稻轉為兩季稻,高杆水稻改為矮杆水稻。高杆水稻收割時比較麻煩一些,也容易倒伏,管理起來不容易。

插秧

在六七十年代,科技沒現在發達,種田非常的複雜,工序多,犁田,用耙,勻耙,踩耙,扎滾,浪耙,樓梯平田,打架子,然後再插秧。後來就簡化一些,就是犁田,用耙,浪耙就行了。

扯秧

在農村土地承包所有制之後,也就不打架子了,插田就改成了隨手禾。這個方法就是在大田對岸插一杆,下田先插幾蔸,瞄準成線,以此為基準,邊退邊插,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隨手禾”。


地合網


我們四川一年種一季水稻,農忙季節二十天時間左右。七幾年,我七八歲吧,還是記得一些六七十年代農村是怎樣種田的,那時候還是大集體。秋收之後,田裡撒一種叫紫文茵的種子,農曆九月底至十月初小麥種完了農村都比較閒。田裡的紫文茵苗也長了一兩尺高了。隊長就會安排幾個會耕田的男勞動力把那些有水的田全部耕一遍,把谷樁和紫文茵蓋起來。隊長動員隊上有勞力的把各家的牛糞,豬糞,青草,我們叫青肥,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過秤,是哪家的青肥有記工員登記,大概多少斤青肥得一分。來年春耕季節到了,把田裡面的青肥全部撒開,有的水田太大不好撒青肥就用一種我們那裡叫拖船的工具把青肥拖到水田各個角落,方便拋撒,叫拉堆子,把田深耕一遍以待插秧,把谷種找幾個大石缸泡起來,谷嘴開始長芽就拿去撒在預在準備好的母子田裡面用膠紙蓋起來,等到農曆四月開始插,大集體插秧可熱鬧了,全隊人男女老少有勞動的都可以下田插秧,一個生產隊能下田插的至少也有一兩百人,場面非常壯觀。到了收割季節也是一樣,天氣好的時候,早上割稻,下午收稻,女勞動力在田裡水收稻,男勞動力負責擔回曬場。


伍連分


講到六七十年代怎樣種田,我深有體會:

那時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我們這個地方從六四年以後逐步推廣雙季稻,六六年以後已成定製了,一年兩熟,在文化革命期間,提出的口號是:五一蒔完早稻,八一完成晚稻。但五一插完早稻不現實,那時,沒有地膜,在"驚蟄`時播種,由於"倒春寒"秧長得好好的都爛掉了,爛了秧就要補種,補種後又趕不上季節,因為早稻的全生育期一般不少於115天以上。如果是穀雨或立夏以後補種,就會影響晚稻的產量,這樣的現象幾乎十有九年出現,沒辦法,因為要服從上級的"一元化"命令,

其次就是管理,主要就是中耕,治蟲,追肥。中耕,就是原始辦法,用雙手去把稻株間泥土勾松,順帶把雜草除掉。治蟲更難,如果沒掌握害蟲的孵卵期和幼蟲期,到成蟲期就難了,用劇毒農藥都無濟於事,由於那時的農業技朮是有限的,有時禾稻長勢喜人卻毀於蟲災。一場歡喜一場空。

再就是肥料,那時用的土雜肥都是有機肥,化肥施用量極小,化肥都是有指標分配的。土雜肥從晚稻收割後到來年春耕都是積肥階段。"社員"們是沒有空閒的。那時積肥就是把荒山上的荒草地皮批到田裡挖深坑裡發酵待用,所以,山地上到處都是光禿禿的。因此,沒有植被就水土流失,土質下降也因此連年減產。

再次,就是產量,早稻一般300來斤,晚稻也如此。 所有雜糧都要按標準折成稻穀參加分配,一年交了徵糧,賣了"三超"糧,留了儲備糧,留了種子,飼料糧,社員應分得的口糧已所剩無幾了。

最後就講講分配,那時以10.分為一個勞動日的報酬,勞力分等級計酬。年終時以人口和勞動報酬掛勾,有5:5的有4:6的,有3:7的,都是由公社黨委決定分配方案。由於收入甚微,有些生產隊人平只有100或200來斤口糧,一個勞動只只分1斤多糧食,工值只有0.15或0.2元的生產隊屢見不鮮。

講到假期,好在多勞多得,有事請假,但沒有假日,只有春節有幾天休息,其餘天天干活,男女老少為掙工分累得死出活來。

由於社員肚子不飽,幹活沒勁,有數量,設質量,消極怠工,惡性循環,集體經濟終於崩潰,老百姓好不容易熬到分田到戶。


漫遊天下客


我爸是64年出身的,所有這個問題我也不瞭解,我們老家四川山上的,比較窮,我小的時候,家裡種水稻,這裡一挑田,那裡一挑田,栽水稻,栽玉米,栽高粱!什麼都靠人工,還是比較累的,我記得搬玉米(苞谷)早上4點就起來,早上有露水,葉子不那麼豁人(拉口子)還有栽紅苕,除早,全是人工,打麥子,身上到處拉傷,很辛苦的,不過最開心是打穀子,雖然很累,但是可以去游泳,並且爸媽不打(平時爸媽都不讓入河邊池塘游泳)四川山上的農村,很辛苦!我們成長練就我們一身本事,挖野菜,爬山,累活,脹活!不過懶人(比如我這種)就會想方設法去想怎麼省工,比如玉米脫粒,老人家們一顆顆的去抹,我們用鞋底,等手不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