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

包了個包啊


不知不覺間已經秋去冬來,全國各地都迎來一輪接一輪的冷空氣來襲。當我們擁有舒服的暖氣或恆溫調節的空調時,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古人所在的時期,冬天也是這樣寒冷嗎?他們又是怎樣適應冬季的?

要弄明白以上的兩個問題,首先要清楚一個概念—古氣候分期。其實我們的氣象學家早就對古代的氣候做了詳盡的調查並給出了一個大致的分期,自仰韶文化開始到清末為止分成了四個寒冷期和四個溫暖期。

在溫暖期時,現在的熱帶和亞熱帶的作物甚至可以在溫帶地區種植和成熟,不光如此年平均氣溫和冬季最低氣溫也比如今分別要高1-2和3-5攝氏度。可以這樣說,在溫暖期生活的古代人民基本上可以體驗到四季如春的感受,冬季對於他們而言只不過是稍微有點冷而已。

說完溫暖期人民的幸福,就剩下寒冷期人們的悲催了,在這四個寒冷期天寒地動並且戰亂不斷,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因為氣候變冷紛紛南下尋找庇護,於是可憐的老百姓不得不一邊流離失所一邊忍受冰天雪地,冬季對這個時期的人太過殘酷,刺骨的寒風從北方吹來帶給全國戰慄般的冷感。這幾個寒冷期的冬季,甚至連渤海灣和長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都會結冰,更別提作物的生長和成熟了。

介紹完古人的冬天是怎樣一番情境,接著再來說一說古人是如何禦寒保暖過寒冬的。

1,煤炭取暖

作為一個從古至今的人口大國,對能源的利用一定是早早就開始的,在西漢時期我們充滿智慧的先民就開始採集煤炭使其作為燃料,發展到北宋已經有大量的民戶開始使用煤炭作為冬季的取暖原料。當然了那個時候還不存在汙染的問題。

有了煤炭之後,冬天全家人圍著一個熱氣騰騰的火爐談天說地已經不難想象,如果不出門窩在這樣一所屋子裡,也許古人會忘記外面是多麼的寒氣逼人、寸步難行。

2,動物皮毛取暖

就算是家裡堆放著火光沖天的爐子,一旦你要出門辦事豈不是要“凍死街頭”?古人的神奇想象又出現了,他們的眼光盯上了一些動物的毛皮。無論是貂、狐狸甚至於是熊,都成了古人取材的來源,一件件的貂皮大衣和狐裘之袍被穿在人們身上以抵禦嚴寒的冬季。毛絨絨的衣服將寒氣與身體隔絕,讓古人有了大冬天出門的渴望。

3,火牆取暖

還有一些古人的禦寒保暖發明,更是讓人驚歎不已,比如火牆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我一直感覺,現代冬季運行的空調其實是仿照古代火牆的產物。

一面中空的牆內用燃料蒸騰出的熱氣填滿,然後牆內的熱氣變冷之後會形成一個循環被下面的熱氣擠出,源源不斷的熱氣補充進火牆裡,使得室內的氣溫保持一個恆定的數值。一個家裡擁有一面火牆,足以使你在冬日的寒夜裡可以舒舒服服的睡去。

3,手爐取暖

除此之外,還有宮廷劇中常見的娘娘貴人手中的手爐,這也是一個禦寒的小神器,可以讓人遠離冬天五指僵硬的痛苦時刻。

不知不覺間,已經給大家介紹了很多古代冬季的小常識。面對寒意濃濃的冬日,大家一定要像古人一樣做好保暖措施,做一個既有風度又有溫度的代表啊。


小小清新2018


古代寒冷期有七大時期,下面小編帶你們,一起了解一下!


1.前3000年——前1100年,夏商時期,是中國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溫暖時期,氣溫比今天可能高2度,黃河流域有野象生存。

2.第一個寒冷期:前1100年——前850年,西周寒冷期。

3.第二個溫暖期,前770年到公元初年。春秋戰國和秦漢王朝建立。

4.第二個寒冷期。公元初年——600年。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紛紛南下,長江流域開始成為中國文明的中心地區。

5.第三個溫暖期,600年- 1000年,唐宋溫暖期。

6.第四個寒冷期:1000年-1200年 宋元寒冷期。北方遊牧民族活動頻繁,迎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外族中央王朝—大元。

7.明清兩朝小冰期時期。



衣(僅以溫暖期唐和寒冷期宋元為例。其餘不再贅述。)

唐朝服飾介紹真正的唐朝服飾

唐朝的冬裝,應該也是比夏裝厚,但是肯定和幾重衣的曲裾、襖裙沒法比了

唐宋夏天比現在要溫溼很多,所以也就導致北方一帶氣候溫和

唐宋時期,發配官員或者是犯人,很多時候會往南方發配——原因是當時的南方氣候惡劣,瘴氣極重——從“趙卞告天”的故事中也可知,當時南方以及全國的溫暖成都對襟抹胸寬盛行於唐宋時,也是因為唐宋夏季溫度頗高。至於交領款式——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唐宋人冬季的時候穿交領或者圓領袍也是很有可能,如果要詳細分析氣候溫暖程度,除了從書中記載,也可以考察岩心以及冰心第四紀冰川之後,有一萬年左右的間冰期,也就是相對溫暖期。


唐宋時候處於間冰期的中厚期,有一個幾百年的氣溫上升回暖過程,之後的元明,又是氣溫下降過程之後又出現了現在所謂的溫室效應——不過就專業角度來說,二氧化碳的能力似乎沒有這麼大,二氧化碳改變氣溫也一直存在爭議——現在的主流雖然是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工業革命的開始正巧碰上了間冰期末期的氣溫回升~~~~~

總之,古人也是知道冷的好伐。氣溫冷的時候穿衣不二法則:能套多少套多少!

鞋靴,襪子,內衣,帽子,全副武裝起來鏘鏘鏘!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白居易

常常在各種古裝劇中也會有冬天喝酒的場景

有木有聽說古代過冬暖夏涼的神器,窯洞呢?

有木有小朋友知道東北的火炕呢?小時候在上面打滾幸福指數槓槓。

連原始人都造圍著火堆恰恰恰,古代人民也可以抱著火爐取暖嘛。

此外還找到了一片古代取暖設施的文章。

古代取暖秘檔

古代取暖的設施主要有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灶等。

火塘是最


古老的取暖方式。從半坡、姜寨等遺址發掘來看,其原始房屋中設於門口附近的灶炕,是一種炊事與取暖相結合的設施。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秦宮的“壁爐”和“火牆”

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秦代宮廷貴族是怎樣禦寒取暖的呢?

據《秦宮廷文化》介紹:考古工作者們在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壁爐,似為供取暖用的設備。研究者認為,這應是在當時條件下比較先進的方式。除此之外,其他宮室中目前雖未發現同樣設施,但也應與此一樣。遺址中發現三座壁爐。壁爐採暖可以克服火盆、火塘取暖的弊病。其中兩座壁爐是供浴室採暖用的,而第三層第三室的壁爐似供高級統治者採暖用的,因為它接近最大的一室。一號建築遺址的壁爐寬1.2米,縱深1.1米,高1.02米,爐膛為覆甕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爐頂為“入”字形,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由於上部建築毀壞,因此無法得知煙道的樣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反映了我國在建築採暖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另據石興邦先生介紹:秦長樂宮遺址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

漢代的“溫室”和“椒房”

在西安西北郊閻家村的漢代建築遺址中,發現了用於取暖的爐灶,位於屋角,以土坯砌成,灶膛呈方形,灶前有灰坑,灶外側有曲尺形平面矮牆(“灶屏”),並有專門的排煙道(“突”)。

漢宮貴族如何解決取暖問題也讓人們很是關注,我在研究中發現,溫室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漢代有宮殿名叫溫室殿,據記載一在長樂宮中,《三輔黃圖》:“溫室殿,按《漢宮闕疏》:‘在長樂宮’。”又《漢書·孔光傳》晉灼注:“長樂宮中有溫室殿。”一在未央宮中,《三輔黃圖》引《漢宮閣記》雲,溫室殿“在未央宮”。漢武帝時建,位於前殿之北。《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即指此殿。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西京雜記》記載說:溫室殿以花椒和泥塗壁,壁面披掛錦繡,以香桂為主,設火齊(雲母)屏風,有鴻羽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於天祿閣上。”


在漢代,還有一種溫室是用於種植蔬菜的。當時有一種韭菜叫溫韭,是主要蔬菜之一。司馬遷稱當時擁有千畦姜韭者,其富與千戶侯相當。《鹽鐵論》稱漢代富人食“冬葵溫韭”,指為不時之物。所謂溫韭,即以溫室技術培育的韭菜。漢代長安專為宮廷中設有蔬菜溫室,“太官園種冬生蔥韭菜茹,覆以屋廡,晝夜燃蘊火,待溫氣乃生。”葵乃秋季所食,冬季能吃到鮮葵,想來也是溫室栽培技術所產。

唐代貴族的“瑞炭”和“鳳炭”

上述取暖方式習慣也一直沿襲到了隋唐時期。

你們還知道哪些?可以分享給大家一起討論哦!


老鐵奇聞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中國古代冬天其實不冷的。

我們用一個東西作為參照物,就是大象。

眾所周知,大象必須生活在溫暖環境,不能忍受寒冷。

而在殷商時代,中國的黃河以北都是有大象的,在商代古墓中多次發現大象的骨頭。

根據竺可楨先生的研究,從距今五千年左右到殷商時期,中原地區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出2度左右,正月份更高,約3-5℃。

在公元第十世紀之前,黃河流域的殷墟一帶屬於亞熱帶氣候,而不是像今天這般寒冷乾燥。

其實,當時不要說大象,黃河流域還有諸如鱷魚、犀牛、水牛 、竹鼠等屬於熱帶或亞熱帶動物。

周代氣溫開始下降,植物也大量減少,大象被迫離開黃河流域南下。

據《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903年和897年的周孝王時,長江支流漢水兩度結冰。當時西安的冬天,寒風凜冽,滴水成冰。

雖然這個只持續了100多年,隨後又有回暖,但大象也是忍受不了的。


即便如此,中國長江流域還是普遍有大象的。

直到三國時期,孫權稱霸長江中下游地區,還向曹操進獻過大象。

其實從春秋到秦漢,長達800年中國的溫度又有回升。據《春秋》記載,公元前698、590和545年的冬天,魯國(今山東省)未出現結冰現象,以至連宮廷王室也找不到用於夏季消暑降溫的冰塊。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提到漢武帝在位時,柑桔在長江中游地區廣泛種植,桑樹遍佈魯國;竹、梅等亞熱帶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


一直到北宋初年,長江流域仍有不少的野生大象存在。

但宋代以後,隨著天氣繼續變冷,加上長江流域人口劇增,大象又被迫向南退到為偏遠的嶺南地區和雲南地區。

宋代公元1111年冬,位居江浙之間的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通行車馬。杭州冰雪頻繁出現,寒冷的天氣把柑桔全部凍死。

公元1170年,南宋詩人範大成在10月20日到北京,見西山遍地皆雪,遂賦詩記念。蘇州南運河冬季結冰和北京10月降大雪,在歷史上均屬罕見,但在十二世紀,卻是尋常之事。


到了元明清,氣溫又下降,最終導致大象在中國幾乎消失,僅剩下雲南和緬甸邊境還有少量野生大象。

總體來說,中國的天氣是逐步變冷的,溫暖期越來越短,溫暖程度越來越低。

所以,南方的古人在宋元明清之前大體不考慮過冬,因為天氣並不冷。

不過,到了明清以後南方人也要考慮過冬。

著名的紅樓夢其實發生在南京,薩沙的老家。

書中寫道的冬天也就是比較寒冷。賈寶玉在冬天出門,都要穿昂貴的冬裝,以高檔的獸皮為主,這是貴族的裝備。在家裡晚上也會燒爐子加溫,去私塾讀書也要帶著暖手爐,被雙手被凍著不能寫字。這些都是要用炭,這是富人家的取暖燃料。

但南方天氣雖變冷,凍死人卻不太可能。

但北方則不同。

從秦漢開始,北方古人如果不準備過冬的東西,就可能存在生命危險,也就是被凍死。唐代的燒炭翁,說的就是賣冬季的取暖燃料。

古代冬天家中基本都有火爐,燒煤燒炭,窮人直接燒木頭,可以有效取暖。

後來又逐步演變,出現了諸如火坑等五花八門的取暖設備。

至於穿的東西,主要是袍和襖,裡面有各種填充物,根據家裡有錢沒錢填充物也不同,總之都有一定保暖效果,效果有限。

直到棉花開始在中國大量種植,這才出現了棉袍,可以非常保暖了。

明清時棉襖已成為過冬禦寒的主力服裝,從窮人到貴族都喜歡穿棉襖。

除了袍和襖,較多見的是獸皮。獸皮的保暖性很好,取材也較多,好的比如羊皮、狐狸皮、貂皮,差的甚至可以用狗皮。

而北方農民有個好處,就是冬季基本不要勞作,大多在家,所以取暖設備差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東北或者蒙古高原就不同。這裡氣溫過低,很多時候是零下二三十度,對於取暖的要求很高。這些地方的古人到了冬天,不但要存儲糧食,還要準備大量的取暖燃料,不然就會出人命。

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這些地區人口稀少的原因。其實就東北來說,很多地方的土地還是比較肥沃的,但漢族人口就不願意去。除了少數民族的戰亂,天氣太冷也是決定性因素。

其實直到解放戰爭期間,薩沙這樣的江南人還是很畏懼東北的,有著各種離奇傳說。

記得一份資料中,一個新四軍老兵在部隊趕赴東北之前吹牛:那裡冷,只要在野外,小便就會結冰,只能用棍子敲斷!

一個小兵不解:這一敲,不就把那個也敲斷了嗎?東北男人都沒那個?

哈哈,笑話而已,不要當真!


薩沙


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

不知道。但是會比現在冷很多。因為古代是農業的世界,基本沒工業。沒有環境汙染,全部是原生態。過去森林覆蓋率也非常高,到處是森林的海洋。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所以古代的冬天特冷。

古人又是如何過冬的?

我先講個故事:繼母給繼兒和親兒各做了一件棉衣過冬。可繼兒穿上棉衣後整日圍火爐邊不思行動,天天如此。其父火了責批兒子。兒子回答:“火烤胸前暖,蘆花背後涼。”其父撕開兒子棉衣,果真全是蘆花。於是要休妻。聰明的兒子勸其父:現只大兒冷,休後還有二兒涼!事後繼母對繼兒視如親生。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在中國還沒有棉花的時代,古人就是靠蘆花來取暖的。“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長期生活在寒冷的環境裡,人的體質也會增強,也不會覺得受不了的。


過去森林密佈,乾柴烈火,再大的寒氣也會被驅散。加上木質結構的房子或是窟居。

生活在哪一個時代的人,就有哪一個時代的智慧。人定勝天!


珅哥談風水


冬天越來越冷,現代的人穿的也越來越薄,除了各種面料上佳的保暖衣,舒適的羽絨服外,水熱毯、電熱毯、暖氣、空調也是過冬必備,特別是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家裡和室外一樣冷,據說被子都是溼的,那麼在寒冷的古代古人都是怎麼過冬呢?

(古代氣溫變化圖)

據馬王堆漢墓考古發現,早在漢代,人們已經發明瞭露指頭的手套,而且還帶繡花。除了燒柴之外,人們已經能夠製作動物的皮來保暖。氈褥也就是用動物的毛來做的,不過這些還都是貴族的奢侈品。

(漢代護手)

明朝之前,人們在衣服裡塞絲綿,也就是蠶繅絲的下腳料,不重又保暖,還有保暖用的帽子,民間多用塞了絲綿的布紮在額頭上,比如“臥兔兒”和“昭君套”。“臥兔兒”就是富家女子戴著用動物皮做像頭上窩了一個兔子的帽子,“昭君套”就是沒有頂的皮帽。最著名的就是《天龍八部》中喬峰戴的“風帽”了,不但可以保暖還可以抵擋風沙,到了明朝,連耳朵套都有了。

(昭君套)

那麼皇宮貴族們怎麼禦寒呢,除了有碳火之外,貴族們睡覺之前還讓婢女暖床,這樣效果確實不錯。那麼皇帝又靠什麼來禦寒呢,其實皇宮的牆都很厚,這樣可以防止暖氣溢散出去,除此之外,古時候還有炕,將炕燒得暖烘烘的,晚上就可以安然入睡了。除了炕以外,還有手爐和腳爐、燻爐,就是太昂貴,一般貧民家根本就用不起,所以也有許多人冬天晚上會凍死。

(婢女暖床)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第38篇)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天寒地凍當然每個時代都有,特別大的寒冷災害也都發生過,但要說古代最冷是什麼時候,我個人觀點應是西周

這場寒災持續了大約兩百餘年,從公元前1100年一直到公元前850年左右,在此期間,人們主要承受來自寒冷氣候下的低溫天氣,就連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區,也普遍經歷低溫。

而這也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個寒冷期,其餘季節還好,一旦到了冬天將非常艱難,《竹書記年》有載:“冬,大雨雹,牛馬死,江寒俱凍。”

可見災害程度相當惡劣,而且天降的並非雨雪,反而是冰雹,對人畜傷害較大,同時整條江面都會結冰,更證明了溫度之低,實屬罕見。

再往後將近一千年時間,都沒再經歷如此惡劣的極端天氣,四季照常,春來秋去,直到公元初年到六百年之間,冬天的氣溫再次大幅度下降,而公元初年時漢朝建立,漢武帝劉徹即位,據說他在位時,就曾前後三次經歷過極端惡劣的寒冬天氣。

《漢書·五行志》記載:“大雨雪,民多凍死。”,既然史書上如此敘述,自然並非個別案例,寥寥幾字已經描繪出了一種現象,由此看來,當時的寒冷實屬殘酷,絕非一般。

而到了漢朝的元鼎二年三月,原本中原地區的河水不會結冰,但這一年竟然遭遇了冰封河面,再到陰曆四月,又大雪驟降,關東十餘郡縣的老百姓缺衣少糧,飢寒交迫,竟出現為了活命而“人相食”的人間慘劇。

因此,古代最冷的時期,大概以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600年之間,出現的這兩次時間跨越長達一千年的寒災為最,而且古時的自然資源充沛,可工業並不發達,很多驅寒取暖的用品生產不足,難以運送到一些交通不暢,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因此造成的人員傷亡更是無法估量。

第二個問題,既然題主問古人是如何過冬的,那我就分兩個階段解讀一下:

第一,無棉時代。

在棉布尚未發明之前,人們的取暖方式無外乎兩點:生火與養蠶。

生火很好理解,自然是點火取暖,而養蠶最初是用來紡織衣物,後來因為工序繁瑣等複雜原因,漸漸演變為高檔的絲製品,而價格低廉易於種植的葛、麻等物,開始逐步興起。

以麻布為例,對於窮人來說,能有一件用“麻”做成的衣物,當然無比滿足,但要想擁有一件全麻製成的厚實長袍,無疑於奢侈品,真正能夠避寒保暖的織物,叫做“縕”,一般家境尚可的人,都會在衣物內填充“縕”,用來增添保暖性。

可“縕”的原材料是蠶絲的下腳料,屬於別人做完高檔衣物剩下的材料,防寒性自然與蠶絲還有很大差距,但既然是下腳料,自然也比沒有強。

所以古代的平民一般都穿這種填充了“縕”的袍子,可如果不算太冷還能承受,如果遇到前文中所說的極端寒冷天氣,這種長袍能夠起到的保暖作用並不大,一樣會使人感到寒冷難耐。

如果是有錢的富人,不單要穿的好,外層還要加一層好看的罩衣。一個人有錢沒錢,往往就能從他的衣著上看出來,如果內裡厚實,用蠶絲等物做成內衣,外層還有一件質地上乘,另也好看的長袍,那這人即便家境並不闊綽,也屬於殷實一類。

再往上,最高檔的無非就只剩動物的皮毛了,列如綿羊,狐狸等野生動物的皮毛。

可這些東西,甭管古往今來,都是價格昂貴,因為得需要人工狩獵,礙於文章長度,此處暫且不談。

第二,有棉時期。

棉花其實屬於外來物種,原產地在阿拉伯和印度,最早有關棉花傳入中原的記載,可見於戰國時期,那時是相當於進貢的形式,進獻給諸侯的君主。

《尚書》中曾有部落進獻棉花的記錄,但描述甚少,因此無法形成明確而直接的證據,史學上對於棉花究竟何時傳入中國,還沒有非常肯定的證據出現。

但在南北朝時期的新疆,這塊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就已經開始種植棉花,且產量非常高,在當時被稱作“白疊子”,後來經由南北發達的交通,逐步傳入中原,使得棉花這種易種植,收成有保障,而又價格低廉的農作物,漸漸發展成為最基礎的保暖材料。

到了唐朝時期,棉花已經開始在市場上廣泛流通,再到唐朝中期,可謂是棉花產業發展的鼎盛,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種植,當時由於經濟中心的南移,加上南北商貿往來愈加活躍,棉花種植產業徹底在中國內地展開,當然介於氣候冷暖因素,還是以福建廣東等溫熱地帶種植較多,至此,經過發達的南北商運,棉花被越來越多的供應到各地,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愁苦於冬無暖衣的窘境,反而人手一件厚實棉衣,順利過冬。

————————————

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錢品聚


古代有多冷我就不多說了,明清時期九月飛雪就像是家常便飯,凍死的人無數,歷史上有記載。過冬方法很多。第一,穿多一點,明朝時期棉花開始廣泛使用。 第二,最原始的燒柴取暖,這是古代普遍取暖方法。 第三,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有手爐取暖,也比較實用!



碎月小生


現在這麼熱,希望你看了這篇文章會有一絲絲涼意。從古代的一些書籍上來看,古代的夏天可能沒有如今的夏天熱,但是冬天肯定比現在的冬天要冷,要感覺肯定是感覺不到了,我們只能從他們的書籍上去感受下他們古代的冬天到底有多冷?


古代的冬天相比現在應更為嚴寒和漫長。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他們八月就開始飄雪,可想而知他們的冬天有多漫長;

(八月飛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這簡直堪比08年的雪災;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應該不是誇張的寫法,而是真實寫照;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可能白居易住的旁邊有竹林,夜晚的時候還能聽見竹子被雪壓斷的聲音;

而且中國古代有四個寒冷期,平均每個寒冷期都長達幾百年,這段時期的冬季是極為寒冷的。

面對如此寒冷且又漫長的冬季,古人又是如何度過的呢?

先說個古人們發明的“地龍”

地龍是什麼?算是現在的地暖吧,就是利用管道通熱水,這些熱水會流到每一個房間,地龍也並非只有富貴人家才有,普通的家庭也會有,只是相對簡陋些,他們通過熱水將地面溫度升高,這樣人待在房間裡也就沒有那麼冷。這是個雙向作用的,到了夏天他們就將冰塊放入,冷氣也會通到房間的地面,很像現在的空調出冷風。

其實最普遍的肯定是用“火”

比如他們在房間設置火爐,這樣在家裡可以邊烤火爐邊看書、寫字畫畫、繡花之類的,也是很愜意的;如果想出去,他們也會帶著手爐出行,畢竟最冷的還是凍手;在家還有足爐,看看清宮劇裡的妃子們,她們還有暖手袋呢!估計市集上也有賣;相信90年之前的網友們應該小時候都用過。再看看秦朝時期秦始皇就在自己的皇宮裡做了“壁爐”,和現在東北的炕應該差不多吧;古代還有可以加熱的“辦公桌”。


(手爐)


(足爐)

(加熱的桌子)

還有古人的保暖衣服

古代的紡織技術也不差,除非特別窮的人,只要是普通家庭都會有幾件像樣的衣服,富貴人家就更不用說了,他們都是穿動物的皮毛,那可暖和了,你們喜歡的的梅長蘇天天披大褂穿貂絨大衣。另外古人還善於製造溫酒,比現在的酒更能抵禦寒冷。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評論點贊】


羽評郡主


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但過了冬至,白晝一天天長起來,黑夜一天天短下去,陽氣漸升。所以古人以冬至為吉日,過節慶賀。以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古籍記載,冬至前後,為歡度節日,軍隊休整,關塞鎖閉,商旅停頓,朝廷不理事,熱熱鬧鬧過佳節。因為冬到關係到一年節氣,命運的轉換,所以一定在買些魚回來全家圍著一起吃,魚頭魚尾必須留下不吃,用碗盛好放在米桶裡,以取,(吃剩有餘,豐衣足食)這意。這天要買些車西祭供祖先,祭祖的菜要回鍋燒不以後才能吃,不然吃了會喪失憶力,因為神靈己經享用過,其精華已被攝取,上面或許還有一些從那個世界帶來的殘跡,所以吃後會迷失本性。己經出嫁的女兒這天若在孃家省親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夫家,因為她已是夫家的一員,如仍在孃家過冬至,會使孃家運不旺,(十隻飯蘿九隻空)另外,南瓜不可放在屋裡過夜,須放在露天屋面上,否則會遭災禍。冬至節的晚飯,一如除夕的年夜飯一樣隆重。全家人須團圓而吃,萬一有人外出實在趕不回來,也應給他們留一副碗筷,否則將會出現家口減少(即死人,的悲劇。吃的各種菜都有講究,不可叫錯,綜其大旨,無非是要討個吉利。蛋餃要叫(元寶)(肉圓),線粉要叫(金鍊條)雞要叫(撲撲騰)魚要叫(吃有餘)黃豆芽要叫(如意菜),青菜要叫要(安樂菜),米飯裡要放幾粒黃豆以成,(黃金飯)飯裡再放兩隻熟荸薺,吃飯時挖出來,叫做,(掘元寶)。冬至又叫,(長生日;,因此日的夜晚是一年最長的。所以民間相信,冬至夜的夢最為靈驗,因此人們非常忌諱做惡夢或不好的夢。為了有個紅火的溫暖的好夢,此夜有多人睡在柴灶間,或是先出去觀裡拜求過再回來睡覺。但現在是新社會就不要講究這麼多的規定了。反正有空也要回家一齊吃團圓飯。


中醫按摩朱師傅


今年的冬天很冷,連續幾天的最低氣溫都是0度,廣東的氣溫很少低到0度的,凍得我晚上睡覺用了兩個熱水袋,一個放腳下,一個抱著。

那幾天慫得不敢出大門,恨不得裹著被子不起床!

我也很好奇古代的冬天有多冷?沒有暖氣,沒有電取暖的古代人是怎麼過冬的?

在網上查了下,整理結果如下:

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將中國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以下是四個寒冷期:

①第一個寒冷期:西周寒冷期是中國5000來的第一個寒冷期,持續了200年之久。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紂時“驅武、豹、犀、象而遠之”,其實是這些動物不是被人趕跑的,而是由於天氣緣故成群地退出了黃河流域。

②第二個寒冷期:魏晉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晉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氣溫可能比現在低1℃~2℃左右。據《晉書.慕容皝載記》“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從遼東灣西北岸到東南岸沿海連續三年全部結冰”

③第三個寒冷期:南宋寒冷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在這一時期冷出的新高度是,華北的梅樹不能生長,公元1111年太湖結冰,洞庭湖庭山柑橘全部凍死,北方九月份普降大雪,京杭大運河蘇州段經常性的結冰...

以上種種足可見這個寒冷期的寒冷到底有多厲害!

④第四個寒冷期:明清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

在明代北京的年均氣溫比現在可要低3攝氏度左右,清初東南沿海一帶的冬季氣溫可能比現在低7攝氏度左右。

據史載:“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大雪降至次年二月份才至”。

也就是足足下了半年雪!

中國古代冬天有多冷?從這四個寒冷期就可以看出來。

抗寒保暖,古人取暖也是與時俱進。

棉花是一種外來作物,到了明朝才在全國大範圍流行,在那之前一般人都穿不上棉衣。

有錢人用的自然是絲,天氣寒冷時,他們會在衣服裡墊上絲錦保暖,還會穿上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動物皮毛所製成的裘衣。

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燎爐也就是爐子燒炭取暖了,火盆、燻爐也是很常用的,燻爐下部為盆,上部罩,平民百姓用的多是陶製的,上層人士用的多是銅質的。

足爐是由錫或銅製成的扁瓶子,在裡面灌熱水就可以放入被窩取暖了。這些在影視劇裡面有看到過。

所謂火牆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簷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

漢代宮殿以花椒取暖。皇宮中有專門溫室殿,牆壁上塗著花椒和泥土,壁面掛著錦繡,設有屏風和鴻羽幔帳,地上鋪著毛毯。

花椒取暖在電視劇《羋月傳》裡面有提到過。

現代人使用的熱坑,熱水袋,穿的棉衣,皮衣這些都是在古人創造的基礎上精進的,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代人傳承併發揚精進了古人的智慧結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