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技工学校的学生相当于现代什么学历水平?

高山流水crcc


以前的技校也是挺水的,就相当现在高职吧,不过大多改成了职业学院。现在职业学院也很水,基本是免试入学。

以前的技校为什么说水平很一般,那是因为,技校主要解决工作问题,所以会限制特定的人群,比如很多技校是行业内的技校,那么这个技校招生也针对行业内的职工子弟,别的行业的职工子弟是不可以考的,而农业户口就更别谈了。所以技校的录取分数都比较低。所以说,技校属于照顾性质的学校,主要解决就业问题。

那时,普通大中专和技校毕业都包分配,但大中专是全国统招,属于学历教育,分配的身份是干部,而技校是定向招生,相当于岗前培训,分配时身份是工人。

总之,那时技校水平也就那样,水平不高。😬😬😬


用户851106204679


本人94年大学毕业开始在技工学校任教,对那时期的学生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年的技工学校数量真不多,一个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差不多有一两所政府主办的技工学校,更多的是厂矿企业办的技工学校。



对于此前的技工学校招生不是很清楚,但对94年及以后的情况是亲身经历,所以比较了解。听说此前的技工学校招收的高中毕业生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大家也知道,因为当年上个高中都是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了,而大学录取率更是太低了。对于城镇户口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考不上大学可以报考技工学校,可以分配工作,而农村户口的高中毕业生,如果考不上大学,只有务农了。说句实话,那时即使落榜的高中毕业生,那智力真不不比现在二本学生差。看我们学校不少留校的当年的技校生,大都成为技师、技术能手,也有些继续提升学历后,走上了领导和管理岗位,那素质还是很高的。



我94开始带的学生就是从全国各地企业来的初中毕业生以及城镇来的初中毕业学生,企业来的学生成绩都不太好,学习也不是很努力,也不太遵守纪律,大都比较活跃。他们都是各单位的子弟,毕业就可以回原单位就业,不担心就业问题。而非企业子弟来源的学生大都成绩比较好,人也很踏实,技术水平较高,也是有单位分配的。



96年开始,我们学校开始招收中专生,那时的中专虽说不再包分配工作,但学生都还是需要考进来的,成绩都非常好。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发展得很好,有继续深造上大学的,有出去工作在单位混得风生水起的,也有创业成功的。直到2000年以后,招收的学生素质越来越差。


结论:八九十年代高中毕业上技工学校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低于现在的二本学生。当年初中毕业上技工学校的学生,水平一般,估计放在现在也只能上个高职专科。而九十年代的中专生,我感觉放在现在应该可以考个二本以上大学。

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学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讨论不同等次的学历相关性,显然要受到社会背景的限制。如果真的要把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学校学生与现在的学历相比的话,单纯比较知识水平的话,可能现如今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就可以完胜八九十年代技工学校的学生。因为当今学生的知识水平已然提高了很多,在八九十年代,高考中的数学成绩不及格的人大有人在,但与现在高考相比,明显高考成绩的水平要差很多。

虽然在知识的宽度与深度上,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学校学生无法与现代的学生相比,但是他们毕业之后的待遇可并不低。虽然他们属于技工学校,但是毕业之后包分配,可以到国有企业、国家机构等成为正式工人或者事业编制人员,也就是说可以直接端公家的饭碗。曾经一度,技工学校非常抢手,很多学生为了尽快工作拿工资,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愿意去上大学,而是去上技工学校。他的热门程度可一点不比现在的重点院校的竞争激烈程度低。

如今的学生知识水平比较高,无论是知识的宽度还是深度,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但我们现在的学生即使到了本科、研究生学历,也必须自己找工作,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得到国家的安排,而是由自己去决定与奋斗,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工作压力也要比八九十年代技工学校的学生要大的多。

综合来讲,无论出于什么角度对比不同年代的学历水平显然无法说明什么大问题,只能说时代不同,学历的重要程度或者受重视程度发生了改变,无法做到同日而语。因此,我们无论出于什么时代,具有什么学历,都必须立足当下,认真工作,积极努力的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东爱雨小公


我是86届技校生,我回顾技校生活非常美好,当时也感觉成为一个技校生很自豪,我学习有偏科,就是英语差。家庭条件是普通工人家庭,家庭当时不算富足,我当时的心愿,就是早点有个稳定工作。自己能独立,家庭生活能改善。当时技校每月给16元助学金,学期考试有奖学金,学期三年,文化理论和实习课是一星期轮换,当时的技校的课程是很系统很全面的,学校不为盈利,尽心尽力倾囊向受,学生也是知道认真学习,我到现在都永记当时的学习生活。别小看16元,当时一个工人一个月也就30~50元,三年技校生活,没让家里花一分钱,反而是略微贴补家用。


夜空121338561


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学校相当现在什么学历水平?

那时的技工学校都是各系统为培养对应的技术人才而设立的,与中专招生一样面对初中毕业学生为主,但技工学校初始都是为本系统工矿企业培养技术人才,毕业后基本回本系统厂矿担当技术工人,对口性比较强,原则上都是哪里来的毕业后回哪里去,学校设置的专业都是厂矿的主要技术工种,技工学校与中专的区别就再于,技校毕业出来是回所在系统当技工,中专毕业出来是面向社会,属干部性质,在工厂是当技术员。

技校最初几年都是招本系统人员,毕业后铁定回本系统工作,如电力技校面对电力系统,铁路技校面对铁路系统,水力技校面对水力系统,军工系统也有自己的技校叫兵器工业学校或国防工业学校。后来各技校招生也开始面向社会,各县市学生也可以报考位于本县市的技工学校,考上经过两年的学习,其中有3个月是到相对应的厂矿实习,毕业后分配进厂矿工作。

这个情况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就逐渐的不再包分配工作了。当年的技工学校的学历也差不多相当于中专学历,但有本质区别,技工学校培养的是技工,那么相当于现再的什么学历呢?应该属现再的大专性质,当年的技工学校也就是如今的职业技术学院,性质差不多,只不过现再的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性要更强些,专业更全面,更系统化。


wang_H


我是1979年参加中专,中技考试被录取到大型军工单位技校的,那个时候高考录取率太低啦,用现在的语言来描述就是学霸才能上大学,所以高中处于中上水平的学生都去报考中专,中技。我们那批中技学生在当时是属于优秀的,虽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如现在,但是所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扎实的,并且具备再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个班50人,毕业参加工作后,近一半都参加成人高考,经过多年的锻炼,都成为技术业务骨干,我大致统计了一下,我们49人(1人因三门功课不及格被退学)中16人成为技师,13人转入管理或技术岗位工作,6人进入工厂中层以上领导岗位,其余因调出或离职情况不详。我在中层领导岗位干了近20年,去年从质量部部长岗位退居二线。所以我认为那个年代的技校生综合能力比现在的二本生不差。


lfllx


时代不同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校没有扩招,能够考上大学本科、专科寥寥无几,考上中专的也是屈指可数。当时选拔十分严格,生源用百里挑一一点也不过分,不仅严进而且严出,不象现在上了大学就成了自由兵,混上几年,拿到招牌就算有成就了。当时中专生为什么优秀?可以用三点来概括:一是生源质量高,百里挑一;二是学生的刻苦学习,学校的严抓重管,同时学生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进了中专校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三是社会大环境,好的社会风气,知识改变一切的氛围,中专生成了用人单位的香悖悖。真才实学不比现在的二本院校差。仅为本人见地,不代表他人观点。





飞天524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工人阶级的子女才有资格考技校,而8亿农民的子女是不能考技校的。看到考技校的竞争力了吧?那年代初中毕业的学生,只要不是混出来的,基本都能考上技校。农民的孩子只能考中专和高中,中专特难考,万里挑几人,高中也不易,百里挑几个。比如我所在的百万人口大县,1980年高考上线中专、大专、本科共计32人。2018年高考上600分以上者就有880多人。历史车轮是动态向前的,就不必问技校生相当于现今什么学历了,就好似现今的大专,参加高考者都能上。能把现今的大专学历和80年代的大专学历画等号吗?


一蓑烟雨任平生146443882


技工学校是我们国家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基地,在97年之前,一个地区或者叫地级市,可能就一所到两所这样的公办学校。我所在的那个城市。国家办的学校好像有4所,国有大型企业办的学校比市政府办的多,福利待遇和教学水平高的多,有十来所。。我对技工学校的发展,应该是一目了然,可以从50年代初一直说到现在。

远的不扯了,就说80年代以后,90年代之前。中专是随着大学招生考试,在大专里第一批录取,属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那个是国家干部,90年代后不想将来高考的同学在初中毕业后可以单独考中专。当时国家对初中毕业后的去处,是三分制。三分之一上高中准备考大学。1/3上技校(后又有职业高中),也就是职业学校,三分之一直接进社会找工作。中专的学校基本上都升格为大专,招中专的问题就慢慢消失了。

80年代,90年代,包括2000另几年前通过技工学校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以及实用型技工。随着97年后高考的扩招技工学校招生越来越困难。随着民营学校的迅速发展,技校学校基本走上了穷途末路。可以这样说,招进来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所以说不好办。将来国家的技术人才是一个硬伤。80年代,90年代代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在很多大型企业都是首席技工,而且有大量的毕业生,后来经过深造。都是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在单位里都是设计实际双丰收的人才,8、90年代毕业的技工学校毕业生大部分就相当于现在的二本程度。现在的没法说。


jpchy6212


我是88年考入合资企业技校,录取分数与重点高中持平,拿到通知书让多少人羡慕。进入技校每月60元补贴(含交通、饭贴、实习补贴),那年代普通工人月工资450左右。毕业后分配入厂,因合资企业月工资1300左右,那个开心啊。现在回想还是应该考大学,不至于荒废最适合读书的年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