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經形成,最為弱小的蜀漢,為什麼還要主動北伐?

程序正在載入中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感覺有些很有道理,我也談一下自己的一點淺薄認識。無論《三國演義》如何美化和謳歌蜀漢,如何尊劉貶曹,但不爭的事實是蜀漢是三國之中最弱的國家。就是這樣的國力還要挑戰實力最強的魏國,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僅僅用“匡扶漢室、克復中原”是不能讓人信服的。

弱者求變,強者求安

相對於曹魏,蜀漢北伐的次數遠遠多餘看上去實力強橫的曹魏。因為諸葛亮和他的繼任者都深知,悶頭髮展經濟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比得過曹魏和東吳的,只有北伐並寄希望於曹魏產生內亂,才有可能扭轉乾坤獲得勝利。北伐的目的並不是徹底擊潰曹魏,只不過是為了促成曹魏分內亂,以出現諸葛亮希望的滅曹時機罷了。


通過北伐就像滅曹是不可能的,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的弱曹、亂曹,否則兩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蜀漢打持久戰的打不起的,而魏國和東吳都是耗得起的。

蜀吳交惡,均勢已失

戰爭最為消耗的是國力,本來三國鼎立之初,蜀漢和東吳、曹魏的實力差距並沒有天差地別。但因為沒有處理好荊州的問題,導致蜀吳交惡,夷陵之戰真正的贏家是曹魏,蜀漢和東吳國力都大為折損。


所謂三足鼎立,是孫吳聯合共抗曹操,滅曹後天下之屬誰也未可知。三國時期最有條件和機會一統天下的曹魏,其次是東吳,第三位才是蜀漢。

蜀漢處於最為不利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荊州之地而忽視戰略全局盲目用兵,這種做法直接導致了西蜀國力日衰,面臨隨時被曹魏和東吳吞併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西蜀唯一的機會就是興兵北伐,聯合東吳將矛頭指向曹魏。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當然蜀漢連年北伐也有人的原因,那就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對於立志成為治世名臣的諸葛亮而言,率領蜀漢擊敗曹魏一統天下,不僅是完成劉備的遺願,也是完成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標。

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先後培養馬謖、姜維來繼承自己的事業繼續北伐。不在臨終時,他選擇將大權交給蔣琬和費禕,也表明諸葛亮知道連年北伐讓蜀漢國力大損,如果不進行休養生息後續就無以為繼。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不北伐不行啊,誰叫蜀漢扛著中興漢室這面大旗,處處以漢朝正統自居呢。所以,不可為也得為了。

正如劉備說的:“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但是這一點,就迫使諸葛亮明知蜀漢國力最弱,也得不斷北伐。因為,只有這樣蜀漢才能向天下百姓昭示:自己雖偏安西南一隅,但仍是正統,反而是佔據中原、坐擁兩京的曹魏才是“反賊”。這麼一來,蜀漢雖然在國力上遠不及曹魏,卻還是能政治上取得制高點。

而倘若蜀漢不發動北伐,而是讓休養生息,保境安民,心安理得的過著偏安生活。那麼,這不就等於默認曹魏的合法性了嗎?“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這句話,不就是在自打嘴巴嗎?

如此一來,“漢室”這面政治旗號,也將沒有任何說服力。蜀漢也將徹底的淪為一個割據政權。

所以,基於這個政治口號,蜀漢不論是誰掌權,都必須不斷作出北伐的姿態,哪怕是少規模的滋擾曹魏,也得裝出個北伐的架勢出來。因為,蜀漢必須在政治上將曹魏視為“竊漢之賊”。這樣才能讓蜀地百姓團結一致,共同擁護漢室。

其次,更重要的就是為了疲敵!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自東漢末年以來,原本繁華的中原才是受破壞最嚴重的地區。正如曹操所言:“生民百無一”!這便是各方諸侯輪番逐鹿,征戰數年後的慘狀。

因此,曹魏統治區內的社會生產所遭受的破壞,要遠甚於蜀地,曹魏比蜀漢更希望休養生息!

基於這個,蜀漢更不能創造機會給曹魏休養生息。應該採取更為積極的對外戰略,不停大張旗鼓的發動北伐,同時積極與東吳配合,甚至連結北方的遊牧實力,不斷在曹魏四周製造戰端,以干擾曹魏的發展,達到疲魏的目的。而北伐行動不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無疑都是最理想的疲敵之舉。


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現,在以蜀地為統治中心的幾個偏安政權之中(除古蜀國之外),蜀漢是國祚最長的。這就很好的詮釋了“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個道理了。

最後,就是諸葛亮的個人抱負的問題了。“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要:“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以報劉備的知遇之恩。

因此,個人認為,蜀漢的北伐行動,既是一個政治姿態和舉動,更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疲敵之策!


這些歷史要讀


簡單來說就是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蜀漢的建立艱難遠遠超過曹魏孫吳,劉備半生飄零四處流浪,好不容易有了龐統諸葛亮等智謀之士輔佐佔據荊州謀奪巴蜀再取漢中並擊退曹操,成為蜀漢實力巔峰時期,雖然跟曹魏孫吳仍舊無法相比。

但在蜀漢經歷了夷陵大敗之後精銳軍事力量損失殆盡,沒有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苦力支撐蜀漢早就被滅亡。

同時為了轉移蜀漢國內部矛盾和實現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畢生夙願,諸葛亮明知差距太大卻不得不持續北伐以弱擊強,不斷騷擾曹魏,以便蜀漢繼續苟延殘喘。





最後的騎兵90


北伐是主動進攻也是無奈之舉。

曹操、劉備、孫權先後稱帝,成為了三足鼎立之勢。然而,三國之中,蜀漢面積最小,所佔領之地也最為貧瘠,資源、人口、兵馬都是三國裡最弱小的一個。唯有主動出擊,佔據有利地域,才要能圖大業。這主要的考慮有幾點:

1、劉備志向遠大,不想偏安一域。劉備以中山靖王之後自居,以匡扶漢室為已任,一個小小的蜀國怎能實現了他的宏偉目標呢?

2、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局勢進行了分析,劉備對此深以為然並積極踐行,也就是說北伐是既定的戰略方向,包括六出祁山,一次次北伐,目的就是要佔領關中之地,再圖中原。

3、北伐可以解決更多內部的矛盾。蜀漢諸大臣中大都為中原人士,雖然蜀地宜居但畢竟遠離家鄉,皇帝與諸大臣都有迴歸中原的願望。劉備一直以來都是以匡扶漢室為旗號的,不北伐沒發向跟著他的那些兄弟們交代。在朝廷之中,蜀漢原有舊臣與外來的大臣間的之間也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打仗才是聚攏人心,化解國內矛盾的最好辦法。

4、小而圖變,弱而求強。蜀國有憂患意識,主動出擊,比被動防守要好,因為小和弱才求變求強,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家之言,你怎麼看?


華豎


正是因為蜀國是小國才需要主動出擊!

魏強蜀弱,若是偏安一隅,那是坐以待斃!

何況小國有小國的優勢,國力容易發展起來;

大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故此治大國如烹小鮮,當循序漸進,急切不得!

所以諸葛亮才積極北伐,想在魏國還沒十分強勢的情況下奪取漢中。

畢竟蜀地也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諸葛亮年紀也大了,萬一有個一差二誤,九泉之下無顏面對劉備,辜負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故此,諸葛亮想竭平生之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瀟湘夜雨l


這麼做的後果,會導致漢室光復的夢想越來越遙遠,隨著雙方力量差距變大,蜀漢也將面臨滅亡的危險。

這個時候奮力一搏,還能爭取一些生機,為了這一絲希望,諸葛亮數出岐山,病死於五丈原。

其次,北伐也可以解決內部矛盾,這點就類似於日本的二戰侵略,他們同樣資源貧乏、國力衰弱、內部衝突激烈,通過外侵,成功使他們擰成了一股繩,一致對外。

漢室統治天下數百年,老百姓心


裡對舊國還有一些念想,一旦時間拖久了,把這股思念拖沒了,那這個後果將更為可怕,北伐也將愈加艱難。

所以總的來看,這是一種無奈之舉。


W夢可calm


這就要說到蜀漢的政權結構。

劉備從北方而來,以前跟隨他的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人在夷陵戰役前後紛紛凋零,剩餘不過是趙雲劉琰等少數幾個,在蜀漢政權中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蜀漢政權的核心就是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士集團,他們已經與劉備形成一體。

益州還有各種各樣的大小勢力。如以龐曦為首的劉焉劉璋派,以李嚴吳懿為首的東州士,法正等人的關隴士,馬超派,以王平為首的返回系,以魏延為首的孤立派(可憐的魏延,作為荊州人,還不屬於諸葛亮的派系,劉備死後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

這些派系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外來戶。

此外還有一個最大的派別,就是佔據最多人口與土地,以張秦兩家為首的益州本地世家。

劉備集團也是外來戶,而所有外來戶都是與本地世家爭奪財富權力的。所以劉備與諸葛亮劉禪都只能搞外來戶大團結,共同壓制本地世家才能生存下來。否則所有外來戶都將被勢力強大的本地世家斬盡殺絕,這也是諸葛亮獲勝後沒有處死李嚴的原因。

因此,無論劉備,還是諸葛亮,最後到了劉禪姜維(還是外來戶)組合,都必須高舉北伐大旗,切實控制政治話語權,時刻掌握大部分軍隊,獲得最多的財政支出 ,才能有錢有糧有兵在手,才不會被本地世家翻盤。

最好的反例就是東吳。

孫家雖然是吳郡人,但卻是中小世家。所以江東的顧陸張朱四大家族時刻在反對擴張。因為掌握將近一半土地人口的四大家族與姻親,必然奉獻最多的錢糧士兵,而擴張的收益卻是孫權與支持孫權的中小世家和寒門獲得。

任誰也不會這麼傻啊。出錢出糧出力最多,投資風險巨大,收益卻是最小的。

所以,孫權始終在企圖扶持周魯布全等中小世家甚至呂蒙這樣的寒門來取代四大家族。然而效果卻是不好,畢竟寒門崛起是笑話,中小世家底蘊不足,最終孫權只能親自出馬,冤殺丞相顧雍逼死陸遜,就是孫權被迫赤裸裸對四大家族進行打壓的原因。

然而四大家族沒有上當,主動退讓。孫權的計劃完全失敗。孫權死後,連續爆發孫俊孫琳諸葛恪動亂,等徹底平息,中小世家與寒門可憐的人才一掃而空,外來戶被滅族,江東就只能再任由四大家族從容地收拾舊山河。


四川達州


其一:所謂的劉氏大漢正統,一心想匡扶漢室,看三國的人都知道,蜀漢集團說曹魏集團為“曹賊”何為賊,盜取他人財物,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的資源視為盜賊,曹操雖然沒稱帝,但在明眼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篡奪劉氏江山。也不難看出,劉備一直是以恢復漢室江山為己任的,就算臨死前也不忘囑咐諸葛亮 以匡復我大漢為己任。這一使命已在蜀漢軍民心中根深蒂固,也是讓諸葛亮六出祁山討伐曹魏有了名正言順的噱頭。

其二:這個就很重要了,大家都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話一面形容山勢險峻,那個一面暗示著貧瘠,說白了,蜀漢地區在三國鼎立的時候就是個貧民區,三大集團,北方曹魏掌握中原北方大部分資源,孫吳的南方人稱“魚米之鄉”,富得流油。再看蜀漢,中間夾縫中生存,地盤最小,資源最少,劉備,諸葛亮都明白,如果不對外擴張,蜀漢政權覆滅是早晚的事,對外擴張可能有一線生機,但如不擴張,那只有等死。

在這裡有個小問題,為什麼蜀漢要伐魏而不伐吳呢?

原因也很簡單,1.南方孫吳之地有天險而據,就連曹魏這樣上市的大集團征伐都吃了大虧,以諸葛亮的精明不可能想不到,然後呢?魯肅就發揮了至關作用。2.三國鼎立中蜀漢,孫吳相對弱小,如果諸葛亮不打曹魏而改打孫吳,那結局一定是為曹魏做嫁衣,諸葛亮一生謹慎,不可能犯這樣低級錯誤的。


詩書侃歷史


舉個例子,如果你打紅警的時候選的是北極圈這個地圖,你在一個角落裡當你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是選擇斷橋防守坐吃山空,還是另闢蹊徑,選擇去攻打敵人的薄弱環節搶奪資源,謀求發展。當然這只是其一。

其二,劉備,關羽張飛死後,其實蜀國的內部矛盾也很嚴重,就好似a國,看似民主自由,其實內部矛盾已深,必須要製造一些事件或戰爭轉移矛盾,維持國內的安定。

其三,綜上兩點北伐勢在必行,諸葛亮亦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完成劉備的託孤之任,匡扶漢室統一中原。


曾經of未來


我覺得戰爭的主動權很重要。當你不知道敵人什麼時候發動進攻,哪裡發動進攻。你先得防守分散精力。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能安撫國內的好戰派,一舉可多得。當然戰爭主動權還沒重要到可以扭轉實力的差距,最後蜀國還是被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