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最为弱小的蜀汉,为什么还要主动北伐?

程序正在载入中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感觉有些很有道理,我也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浅薄认识。无论《三国演义》如何美化和讴歌蜀汉,如何尊刘贬曹,但不争的事实是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的国家。就是这样的国力还要挑战实力最强的魏国,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仅仅用“匡扶汉室、克复中原”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弱者求变,强者求安

相对于曹魏,蜀汉北伐的次数远远多余看上去实力强横的曹魏。因为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都深知,闷头发展经济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得过曹魏和东吴的,只有北伐并寄希望于曹魏产生内乱,才有可能扭转乾坤获得胜利。北伐的目的并不是彻底击溃曹魏,只不过是为了促成曹魏分内乱,以出现诸葛亮希望的灭曹时机罢了。


通过北伐就像灭曹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弱曹、乱曹,否则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蜀汉打持久战的打不起的,而魏国和东吴都是耗得起的。

蜀吴交恶,均势已失

战争最为消耗的是国力,本来三国鼎立之初,蜀汉和东吴、曹魏的实力差距并没有天差地别。但因为没有处理好荆州的问题,导致蜀吴交恶,夷陵之战真正的赢家是曹魏,蜀汉和东吴国力都大为折损。


所谓三足鼎立,是孙吴联合共抗曹操,灭曹后天下之属谁也未可知。三国时期最有条件和机会一统天下的曹魏,其次是东吴,第三位才是蜀汉。

蜀汉处于最为不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荆州之地而忽视战略全局盲目用兵,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西蜀国力日衰,面临随时被曹魏和东吴吞并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西蜀唯一的机会就是兴兵北伐,联合东吴将矛头指向曹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然蜀汉连年北伐也有人的原因,那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述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对于立志成为治世名臣的诸葛亮而言,率领蜀汉击败曹魏一统天下,不仅是完成刘备的遗愿,也是完成自己人生最大的目标。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先后培养马谡、姜维来继承自己的事业继续北伐。不在临终时,他选择将大权交给蒋琬和费祎,也表明诸葛亮知道连年北伐让蜀汉国力大损,如果不进行休养生息后续就无以为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不北伐不行啊,谁叫蜀汉扛着中兴汉室这面大旗,处处以汉朝正统自居呢。所以,不可为也得为了。

正如刘备说的:“汉贼不两立 王业不偏安”!但是这一点,就迫使诸葛亮明知蜀汉国力最弱,也得不断北伐。因为,只有这样蜀汉才能向天下百姓昭示:自己虽偏安西南一隅,但仍是正统,反而是占据中原、坐拥两京的曹魏才是“反贼”。这么一来,蜀汉虽然在国力上远不及曹魏,却还是能政治上取得制高点。

而倘若蜀汉不发动北伐,而是让休养生息,保境安民,心安理得的过着偏安生活。那么,这不就等于默认曹魏的合法性了吗?“汉贼不两立 王业不偏安”!这句话,不就是在自打嘴巴吗?

如此一来,“汉室”这面政治旗号,也将没有任何说服力。蜀汉也将彻底的沦为一个割据政权。

所以,基于这个政治口号,蜀汉不论是谁掌权,都必须不断作出北伐的姿态,哪怕是少规模的滋扰曹魏,也得装出个北伐的架势出来。因为,蜀汉必须在政治上将曹魏视为“窃汉之贼”。这样才能让蜀地百姓团结一致,共同拥护汉室。

其次,更重要的就是为了疲敌!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自东汉末年以来,原本繁华的中原才是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正如曹操所言:“生民百无一”!这便是各方诸侯轮番逐鹿,征战数年后的惨状。

因此,曹魏统治区内的社会生产所遭受的破坏,要远甚于蜀地,曹魏比蜀汉更希望休养生息!

基于这个,蜀汉更不能创造机会给曹魏休养生息。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对外战略,不停大张旗鼓的发动北伐,同时积极与东吴配合,甚至连结北方的游牧实力,不断在曹魏四周制造战端,以干扰曹魏的发展,达到疲魏的目的。而北伐行动不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无疑都是最理想的疲敌之举。


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以蜀地为统治中心的几个偏安政权之中(除古蜀国之外),蜀汉是国祚最长的。这就很好的诠释了“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个道理了。

最后,就是诸葛亮的个人抱负的问题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在《出师表》中就明确指出要:“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刘备的知遇之恩。

因此,个人认为,蜀汉的北伐行动,既是一个政治姿态和举动,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疲敌之策!


这些历史要读


简单来说就是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

蜀汉的建立艰难远远超过曹魏孙吴,刘备半生飘零四处流浪,好不容易有了庞统诸葛亮等智谋之士辅佐占据荆州谋夺巴蜀再取汉中并击退曹操,成为蜀汉实力巅峰时期,虽然跟曹魏孙吴仍旧无法相比。

但在蜀汉经历了夷陵大败之后精锐军事力量损失殆尽,没有诸葛亮的运筹帷幄苦力支撑蜀汉早就被灭亡。

同时为了转移蜀汉国内部矛盾和实现刘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毕生夙愿,诸葛亮明知差距太大却不得不持续北伐以弱击强,不断骚扰曹魏,以便蜀汉继续苟延残喘。





最后的骑兵90


北伐是主动进攻也是无奈之举。

曹操、刘备、孙权先后称帝,成为了三足鼎立之势。然而,三国之中,蜀汉面积最小,所占领之地也最为贫瘠,资源、人口、兵马都是三国里最弱小的一个。唯有主动出击,占据有利地域,才要能图大业。这主要的考虑有几点:

1、刘备志向远大,不想偏安一域。刘备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以匡扶汉室为已任,一个小小的蜀国怎能实现了他的宏伟目标呢?

2、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局势进行了分析,刘备对此深以为然并积极践行,也就是说北伐是既定的战略方向,包括六出祁山,一次次北伐,目的就是要占领关中之地,再图中原。

3、北伐可以解决更多内部的矛盾。蜀汉诸大臣中大都为中原人士,虽然蜀地宜居但毕竟远离家乡,皇帝与诸大臣都有回归中原的愿望。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匡扶汉室为旗号的,不北伐没发向跟着他的那些兄弟们交代。在朝廷之中,蜀汉原有旧臣与外来的大臣间的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打仗才是聚拢人心,化解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

4、小而图变,弱而求强。蜀国有忧患意识,主动出击,比被动防守要好,因为小和弱才求变求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家之言,你怎么看?


华竖


正是因为蜀国是小国才需要主动出击!

魏强蜀弱,若是偏安一隅,那是坐以待毙!

何况小国有小国的优势,国力容易发展起来;

大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故此治大国如烹小鲜,当循序渐进,急切不得!

所以诸葛亮才积极北伐,想在魏国还没十分强势的情况下夺取汉中。

毕竟蜀地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诸葛亮年纪也大了,万一有个一差二误,九泉之下无颜面对刘备,辜负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故此,诸葛亮想竭平生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潇湘夜雨l


这么做的后果,会导致汉室光复的梦想越来越遥远,随着双方力量差距变大,蜀汉也将面临灭亡的危险。

这个时候奋力一搏,还能争取一些生机,为了这一丝希望,诸葛亮数出岐山,病死于五丈原。

其次,北伐也可以解决内部矛盾,这点就类似于日本的二战侵略,他们同样资源贫乏、国力衰弱、内部冲突激烈,通过外侵,成功使他们拧成了一股绳,一致对外。

汉室统治天下数百年,老百姓心


里对旧国还有一些念想,一旦时间拖久了,把这股思念拖没了,那这个后果将更为可怕,北伐也将愈加艰难。

所以总的来看,这是一种无奈之举。


W梦可calm


这就要说到蜀汉的政权结构。

刘备从北方而来,以前跟随他的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人在夷陵战役前后纷纷凋零,剩余不过是赵云刘琰等少数几个,在蜀汉政权中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蜀汉政权的核心就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士集团,他们已经与刘备形成一体。

益州还有各种各样的大小势力。如以庞曦为首的刘焉刘璋派,以李严吴懿为首的东州士,法正等人的关陇士,马超派,以王平为首的返回系,以魏延为首的孤立派(可怜的魏延,作为荆州人,还不属于诸葛亮的派系,刘备死后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

这些派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外来户。

此外还有一个最大的派别,就是占据最多人口与土地,以张秦两家为首的益州本地世家。

刘备集团也是外来户,而所有外来户都是与本地世家争夺财富权力的。所以刘备与诸葛亮刘禅都只能搞外来户大团结,共同压制本地世家才能生存下来。否则所有外来户都将被势力强大的本地世家斩尽杀绝,这也是诸葛亮获胜后没有处死李严的原因。

因此,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最后到了刘禅姜维(还是外来户)组合,都必须高举北伐大旗,切实控制政治话语权,时刻掌握大部分军队,获得最多的财政支出 ,才能有钱有粮有兵在手,才不会被本地世家翻盘。

最好的反例就是东吴。

孙家虽然是吴郡人,但却是中小世家。所以江东的顾陆张朱四大家族时刻在反对扩张。因为掌握将近一半土地人口的四大家族与姻亲,必然奉献最多的钱粮士兵,而扩张的收益却是孙权与支持孙权的中小世家和寒门获得。

任誰也不会这么傻啊。出钱出粮出力最多,投资风险巨大,收益却是最小的。

所以,孙权始终在企图扶持周鲁布全等中小世家甚至吕蒙这样的寒门来取代四大家族。然而效果却是不好,毕竟寒门崛起是笑话,中小世家底蕴不足,最终孙权只能亲自出马,冤杀丞相顾雍逼死陆逊,就是孙权被迫赤裸裸对四大家族进行打压的原因。

然而四大家族没有上当,主动退让。孙权的计划完全失败。孙权死后,连续爆发孙俊孙琳诸葛恪动乱,等彻底平息,中小世家与寒门可怜的人才一扫而空,外来户被灭族,江东就只能再任由四大家族从容地收拾旧山河。


四川達州


其一:所谓的刘氏大汉正统,一心想匡扶汉室,看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集团说曹魏集团为“曹贼”何为贼,盗取他人财物,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的资源视为盗贼,曹操虽然没称帝,但在明眼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篡夺刘氏江山。也不难看出,刘备一直是以恢复汉室江山为己任的,就算临死前也不忘嘱咐诸葛亮 以匡复我大汉为己任。这一使命已在蜀汉军民心中根深蒂固,也是让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曹魏有了名正言顺的噱头。

其二:这个就很重要了,大家都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话一面形容山势险峻,那个一面暗示着贫瘠,说白了,蜀汉地区在三国鼎立的时候就是个贫民区,三大集团,北方曹魏掌握中原北方大部分资源,孙吴的南方人称“鱼米之乡”,富得流油。再看蜀汉,中间夹缝中生存,地盘最小,资源最少,刘备,诸葛亮都明白,如果不对外扩张,蜀汉政权覆灭是早晚的事,对外扩张可能有一线生机,但如不扩张,那只有等死。

在这里有个小问题,为什么蜀汉要伐魏而不伐吴呢?

原因也很简单,1.南方孙吴之地有天险而据,就连曹魏这样上市的大集团征伐都吃了大亏,以诸葛亮的精明不可能想不到,然后呢?鲁肃就发挥了至关作用。2.三国鼎立中蜀汉,孙吴相对弱小,如果诸葛亮不打曹魏而改打孙吴,那结局一定是为曹魏做嫁衣,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可能犯这样低级错误的。


诗书侃历史


举个例子,如果你打红警的时候选的是北极圈这个地图,你在一个角落里当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是选择断桥防守坐吃山空,还是另辟蹊径,选择去攻打敌人的薄弱环节抢夺资源,谋求发展。当然这只是其一。

其二,刘备,关羽张飞死后,其实蜀国的内部矛盾也很严重,就好似a国,看似民主自由,其实内部矛盾已深,必须要制造一些事件或战争转移矛盾,维持国内的安定。

其三,综上两点北伐势在必行,诸葛亮亦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完成刘备的托孤之任,匡扶汉室统一中原。


曾经of未来


我觉得战争的主动权很重要。当你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哪里发动进攻。你先得防守分散精力。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也能安抚国内的好战派,一举可多得。当然战争主动权还没重要到可以扭转实力的差距,最后蜀国还是被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