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该怎么理解和运用?

借我三分钟邱明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畔:同“叛”。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广泛学习文化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知识丰富,而忽视规范秩序,行为迂腐或浮躁的人,不能有益于社会及大道,甚至适得其反。孔子在此指出了规范对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

孔子的说法当然是对的,因为孔子一贯提倡“仁、义、礼、智、信”并将其定为做人(或君子)的道德标准。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意思是用道德和礼节来教化人们,使之达到知耻而守规矩的目的。

然而,也许是后人理解出了偏差,认为孔子主张人(或君子)应该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也就是孔子所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因而,我们后人就要求一名君子,一方面要“博学于文”,广博地学习文献,积累深厚的知识,同时要“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而礼又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出来的。所以,只要在这两方面都做好了,就一定可以做到“弗畔”,也就是不悖离“道”了。

可是,由于强调道德的主要作用及对人(君子)首重道德的选择,孔子这个圣人便定格在道德倡导或坚定维护的“道德金字塔尖端,成为后人的标榜,更成为高于法律的道德绑架。从而让后人对“仁义礼智信”中的“礼”也定格在道德上。

如果我们的后人能够从规矩、节制、约束、契约,甚至是法律和法治方面去真正理解“礼”的含意,如果我们后人能将“礼”放到最基本的道德水平来管理人(或君子),两千多年中国历史演变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最基本的道德水平就是“遵纪守法”,就是“讲文明讲礼貌”。

博学不一定是君子,反之君子也不一定就博学。博学用于炫耀,用于忽悠,用于敛财,用于持强凌弱,用于阴谋诡计,用于名利,用于私欲膨胀,那就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了!

钱锺书、杨絳这样的人又何其少啊!

君子博学且约之于礼,就不会背经离道吗?非也。

如果“礼”只是道德层面的东西而不是“规矩、节制、约束、契约、法律和法治”,那我们的社会早就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君子和圣人了。王阳明不是曾说过“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吗?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说得最为简单点就是:“私心”与“公心”的不断斗争发展而来。而事实证明,靠道德来消灭“私心”,靠道德来维护“公心”,这是在天下迈进“大同社会”之前不可能达到的梦想。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没说错,那是因为孔子是一个梦想回到周文王治下的“和谐社会”去为混乱春秋社会时代划出一个“理智”的框架。

只是这个框架太不适用当时社会要求变革的潮流,也没有那样的社会经济基础来支撑孔子的理想主义思想。

两千多年后的中国也没有实现经济基础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为我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今日的我们在读《论语》中的“礼”这个概念时,应该把“礼”大海市蜃楼中取下来,将它放到最基本的道德水平上,也就是放在“法律和法治”的道德水平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身心地用“法律和法治”管理好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高尚”的道德。才能真正做到“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黄山一片云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评述】

博,是广。文,是四书五经、六艺之文。约,是要的意思。礼,天理、良知的意思。畔,离经叛道,违背良知的意思。

孔子说:要把书读好,就必须做到这两点:一,要做到博学于文(行);二,要知道读书读的是良知(知)。能做到以上两点,成为君子,成为成功人士,就近在眼前。

大家想想看,一个想成为科学家的人,读的书却是故事会(不博学于文),这能成为科学家吗?大家再想想看,一个不知道自己要做科学家的人(不约之于礼),会去读科学类的书籍吗?一个连这种问题都没有搞清楚的读书人,不是离经叛道是什么?

明白了孔子这句话,就不难明白王阳明“知行合一”,“知”的是行动(约之于礼),“行”的是良知(博学于文)。明白了这个,就有了目的,就明白了该做什么(约之于礼)?同理,做了正确的行动(博学于文),就自然能实现目的(良知)。

处理好了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事情自然就做好了(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不管是管理、读书,还是营销,财物……都可以套用。


借我三分钟邱明速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一个有才德的人,博学多闻,却约束自己,以礼待人,这样做可以不背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