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為什麼給《沂蒙頌》這麼多鏡頭?

是他們奉獻了自己的芳華,

我們的芳華才得以安然綻放。


《芳華》為什麼給《沂蒙頌》這麼多鏡頭?


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正在臨沂各大院線上映中,看過的應該對影片中幾次出現的配樂《沂蒙頌》,尤其是那段比較完整地再現經典舞臺劇《沂蒙頌》的片段印象深刻,該段被影迷們譽為片中最感人的淚點之一。


《芳華》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裡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今天我們著重要說的是電影中頻頻出現的《沂蒙頌》。


影片中,《沂蒙頌》出現了4次,其中3次出現時間較為短暫,1次較為完整,可以說是所有配樂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更感覺像是穿插整個影片,每次出現的意義也不同。前兩次所處的情景都比較祥和歡快:一次是劇中人物手風琴演奏《沂蒙頌》,一次是展現女兵排練時的場景,都呈現了文工團的美好歲月,曲調歡快清脆。


然而,導演想要表達的是:“《芳華》不只有美好的青春,還有殘酷的戰爭。那一代人的青春和這一代人很不一樣,他們會經歷大時代的洗禮,包括像戰爭這麼殘酷的事。”於是片中再現了對越反擊戰血淋淋的戰場鏡頭,人物的命運也因戰爭發生了不同轉變。


第三次,電影對《沂蒙頌》給予了長達3分鐘的特寫:經歷戰爭與榮譽的女主角何小萍患上精神病,文工團也面臨解散,一場謝幕演出開啟。
《芳華》為什麼給《沂蒙頌》這麼多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