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尷尬——尿失禁

作者簡介: 蔣秀嬋 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盆底疾病診治中心主治醫師, 浙江大學醫學院在職研究生在讀。從事泌尿外科工作10年, 擅長:婦科泌尿學, 特別是控尿功能、各類尿失禁的診治;進行盆底電生理診斷、尿流動力學檢測及膀胱鏡檢查等。杭州市醫學會預防醫學盆底學組委員,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女性生殖整復分會物理整復學組組員。門診時間:週一至週五;

女性的尷尬——尿失禁

中老年女性是否有這樣的尷尬經歷:動作幅度大一點, 如:大笑、咳嗽、打噴嚏便會有小便流出, 所以常常不敢運動, 不敢大笑, 不敢咳嗽;總想去衛生間, 如果動作稍慢些, 就會尿在褲子上了。為了避免尷尬, 不敢出門, 或者一去外面先要找好衛生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令人尷尬的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地從尿道外口溢出的現象, 主要發生於女性, 是影響女性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 自90年代中期以來, 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5大疾病之一。據最新統計, 在我國女性中, 尿失禁的患病率接近50%, 其中約一半為壓力性尿失禁。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 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再加上二胎政策放開, 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將隨之增高。據調查顯示, 約70%的中老年認為尿失禁是正常的衰老現象, 沒必要就診或者不知道要去就診。因此女性對尿失禁的認知力不足, 再加上這又是一個隱晦的話題, 發病率高但就診率低, 導致疾病發現晚, 病情重。該病雖不直接威脅生命, 但影響患者的社交活動, 也被稱之為“社交癌”, 並可引起抑鬱、孤獨、自尊感下降等精神障礙, 嚴重影響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女性的尷尬——尿失禁

一、女性尿失禁的病因

尿失禁與妊娠分娩、年齡、衰老、肥胖、慢性腹壓增加 (體力活動、便秘、慢性咳嗽等) 、盆腔臟器脫垂、子宮切除術以及種族和遺傳因素導致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礙有關。其中妊娠分娩時, 因為妊娠期激素、體重增加等影響, 以及分娩過程中盆底組織急性損傷影響, 盆底鬆弛從而導致妊娠或者產後尿失禁的發生。老齡化和絕經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盆底鬆弛、雌激素減少和尿道括約肌退行變等有關;同時一些老年常見疾病, 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慢性便秘等, 也可促進尿失禁進展。

二、尿失禁的分類

主要有: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和真性尿失禁, 女性尿失禁以前兩種居多, 而老年女性中尿失禁常為壓力性和急迫性同時存在, 也叫混合型尿失禁。

1.壓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噴嚏、大笑、跳繩、跑步、體位改變等腹壓增加的情況下引起尿失禁。根據症狀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尿失禁:腹壓增加時, 偶發尿失禁, 不需要佩戴尿墊;中度尿失禁:腹壓增加及起立活動時, 有頻繁的尿失禁, 需要佩戴尿墊生活;重度尿失禁:起立活動或臥位體位變化時即有尿失禁, 嚴重影響生活及社交活動。

2.急迫性尿失禁指尿頻、尿急而膀胱不受意識控制而發生排尿, 常與尿急相伴隨, 或尿急後立即出現的尿失禁現象。

三、如何防治

1.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控制體重, 保持大便通暢, 避免長期蹲、站、提重物, 避免慢性咳嗽, 控制飲用茶、咖啡、碳酸飲料等。

2.控制孕期體重、採取措施預防產時盆底損傷、產後積極進行盆底組織康復來減少妊娠、分娩的損傷, 從而降低產後尿失禁的發生率。

3.堅持長期的盆底肌鍛鍊, Kegel運動 (提肛運動) 一般堅持4~6周症狀會有改善, 3個月治療效果更佳, 5個月達到頂峰。Kegel認為盆底肌肉鍛鍊能達到80%的治癒率, 所有患者尿失禁症狀均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不過即使症狀已經改善, 仍需堅持鍛鍊。

4.輕中度尿失禁可以採取仿生物電刺激和生物反饋治療, 再加上盆底肌訓練, 可以很好地治療尿失禁。

5.急迫性尿失禁可以使用藥物治療, 根據發生的病因可以使用比如:托特羅定甚至一些調節精神焦慮抑鬱的藥物, 嚴重者可進行神經調節等治療。

6.重度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行手術治療, 如尿道中段無張力懸吊術。

女性的尷尬——尿失禁

堅持長期的盆底肌鍛鍊, Kegel運動 (提肛運動) 一般堅持4~6周症狀會有改善, 3個月治療效果更佳, 5個月達到頂峰, Kegel認為盆底肌肉鍛鍊能達到80%的治癒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