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

筆者為了將古代文學講得時尚,讓大家更容易接受,所以必須要融入一點通俗與時尚元素。今天,我要為大家剖析一位當代的"詞人",一位古代的詞人。那就我們從今說到古,和大家談談為什麼這兩位極高的相似性。

辛棄疾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1]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黃霑

黃沾(James J.S.Wong,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出生於廣州,原名黃湛森,中國香港詞曲家、作家、主持人、演員,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

1965年進入"麗的"電視臺任主持,並開始做電影配樂工作。1968年黃沾創作了第一首歌曲《忘記他》。1973年黃沾撰寫成人笑話集《不文集》 。1974年自編自導的電影《天堂》位列該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 。1978年黃沾填詞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龍記》、《鱷魚淚》入選香港電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1990年在"第十三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獲得"金針獎"。1994年憑藉電影《梁祝》的配樂,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中國人一說宋詞的豪放派就是蘇軾,很多人都會認為黃霑寫的歌詞有種蘇軾的感覺。這裡筆者覺得大錯特錯,其實真正可以和黃霑相類比的應該是辛棄疾。那麼我們就一首歌詞,一首宋詞來分析兩人的相同點。

一、《我的中國心》、《男兒當自強》與《永遇樂》等愛國主義詞篇

《男兒當自強》傲氣面對萬重浪 熱血像那紅日光 膽似鐵打骨如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 我發奮圖強做好漢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兒漢比太陽更光 讓海天為我聚能量 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看 碧波高壯 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 我是男兒當自強昂步挺胸大家做棟樑做好漢 用我百點熱耀出千分光 做個好漢子《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我的中國心》是黃霑用著包含深情的愛國主義情懷而創作的的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與身為中國的認同感與自豪感的表達。《男兒當自強》則是用獨有的男人的陽剛氣而傳達出英雄報國的拳拳之心。蘇軾所生活的時代是比較安定的北宋,雖然也是豪放詞但是觸及到愛國主義主題的幾乎沒有。辛棄疾生活在南宋,這是一個民族矛盾及其尖銳的時代。總是懷著收復中原北伐的辛棄疾則是在此種境遇之下,寫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愛國詞。雖然格調並不像黃霑歌詞那樣昂揚與激越,但是其中的愛國情懷與陽剛氣確是兩人作品中的共同特徵。

二、《滄海一聲笑》與《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

《滄海一聲笑》滄海一聲笑 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 只記今朝蒼天笑 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 天知曉江山笑 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 竟若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 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我總是認為辛棄疾詞中那種江湖之氣和個人英雄主義氣息是及其濃厚的。辛棄疾的有些詞有些像武俠小說的感覺一樣。劍、燈影這些都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意象。辛棄疾是典型的能文能武的全才,他身上也種俠客之氣。這闕詞當然也可以看成一篇武俠小說一樣,有俠客,有劍,有國仇家恨,有肝膽俠情。《滄海一聲笑》作為著名的武俠歌曲本身就是講俠客情的,它和辛棄疾的詞一樣,講的就是俠客心中豪情與悲壯。

江湖在兩人作品下雖然是不同的感覺,一個超脫,一個糾纏,在兩首作品中躍然紙上的還是那個拿著劍的俠士,一個出世,一個入世罷了。

三,《世間始終你好》與《青玉案.元夕》

《世間始終你好》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在世間,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愛心找不到比你好無一可比你一山還比一山高真愛有如天高千百樣好愛更高論武功,俗世中不知別個高或者,絕招同途異路,但我知,論愛心找不到更好待我心,世間始終你好無一可比你一山還比一山高真愛有如天高千百樣好愛更高論武功,俗世中不知別個高或者,絕招同途異路,但我知,論愛心找不到更好待我心,世間始終你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看了他們的詞我們才知道情歌也可以寫得大氣磅礴。《世間始終你好》完全摒棄了瓊瑤式的你儂我儂的小小情懷,而很重要的是將兒女情長與豪情聯繫在一起。《青玉案》作為辛棄疾為數不多的情詞也是這樣,完全沒了那種浮華與糜弱。星辰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他們所寫的愛情都是從世界和天地開始,從一開始就將愛情的基調定高,大氣說愛情。就是身為豪放詞人的特徵。看他們寫的愛情才知道什麼是高格調的愛情;什麼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什麼是江湖兒女的愛情。

四、《人間道》與《鷓鴣天.不向長安路上行》

《人間道》自尋道向前找 自由人間道水和山走了多少數不著天不老保我家鄉永遠的好看盡盡是青山青山處處是雨箭風刀故園路怎麼是走不盡長路道人道道神道自求人間道妖與魔都說自己好風疾雷暴天地鬼哭神號舊日江山為什麼變成了血海滔滔故園路怎麼是不歸路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鷓鴣天.不向長安路上行》不向長安路上行。卻教山寺厭逢迎。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寧作我,豈其卿。人間走遍卻歸耕。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人間道》是筆者最喜歡的歌詞之一。其中妖魔隱喻了世上小人當道而國家一片混沌的現實;辛棄疾的詞其實和黃霑一樣說的也是人生路表明自己不會改變本性去遷就別人,表現寧學躬耕者不屈其志而得真名的精神。同樣都是在告訴我們世道的不平與朝堂的上妖魔作祟,歌詞裡主人公在路上苦苦追尋道,也就是追尋改變這黑暗現實的方法,他怎麼也找不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辛棄疾在路上尋找心裡的寄託與靈魂的安頓之所,他找到了他知道身在何處,何處就是家鄉,何處就是歸宿。同樣的一條人生路,浸潤的都是作者的失望、無奈、沉痛。

香港“詞壇”中的辛棄疾,寫下諸多愛國詞篇

同樣的路上行走又迷茫的路人,一步一步地走著。他們都期待一個光明而沒有妖魔作祟的世道。世道險惡,身為主人公的他們道出現實的血海滔滔,找尋,還是希望在路上找尋一條光明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