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从小上地理课,就熟记一句话: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幅员辽阔,横跨寒、温、亚热、热带等多个气温截然不同地带。同时,依稀记得老师说过,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南北区域。以北为北方,反之则为南方。

我是一个出生于河北,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前段时间,网上就如何正确定义北方/南方人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华北、西北及东北人眼中,长江以南皆为南方;在华南、江浙一代人看来,两广才是南方;而在广东人看来,海南才算南方。反之,在南方人眼中,则依次递推,逐层将坐标从地图上移,最终以河南省为界达成一致,其以北都为北方。

然而,随着最近一场肆虐全国的寒流,南北方之争又开始升温。这争论的中心,源于一个冬季取暖神器——暖气。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高中以前,我对暖气并不陌生。家家户户都有此取暖设备,并由政府集中供暖。即便外面已是数九寒冬、零下数十度,而屋内却温暖如春甚至干热难耐。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冬天消耗掉的冰镇冷饮并不比夏天少多少,难怪,那时冬天的冰棍销量并不比夏天逊色许多。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来成都上大学后,在这座全城难觅“暖气”踪影的“南方”城市冬日中,我竟然手脚都生出了冻疮,奇痒难耐,酸爽无比。自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瞧南方冬天的威力了。

公司北方人并不少,编辑部的老肖就是典型的北方汉子,他来自古都西安。然而或许他本人都没意识到,他已跨过数十次的秦岭不仅是地理南北方的分界线,还是暖气存在与否的人为划分屏障。

我国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一线,而据当年做此规划的专家讲,因为此线以南地区累计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够90天,因此不值得集中供暖。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不值得”三个字想想也是够了。

最为尴尬的,就是生活在豫南、皖北、苏北的群众们,明明生活习惯更为贴近北方的他们从来与集中供暖无缘,说好的北方有暖气呢?

在“剁手节”双十一后,每年又将迎来一个节点日子。11月15日,北方集中供暖日。

自此,北方和南方的群众们开始了“天堂”和“地狱”般的不同生活。

北方的汉子在家里吃着西瓜玩农药,南方BOY们只能带着手套LOL。

北方的JR恨不能脱了秋裤裸奔,而南方的妈妈们则一遍遍的叮嘱儿女把秋裤穿上。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北方群众睡觉只盖一床薄被子,而南方的小伙伴们盖了一层又一层,还得开电热毯。

北方妹子越来越肤白水嫩,而南方girl的手指却越冻越粗。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近日就连以上海为首的一众南方城市纷纷天降大雪,不知道在双十一的时候,南方人有没有把“秋裤”放入自己的购物车呢?而今冬之冷也让早已流传网络的2018版秋裤地图彻底成为了笑柄。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实际上,在互联网还原未如今天一样普及的以前,南方人并不知道北方人的冬天过的如此温暖。以至于,随着北漂的南方人越来越多后,对于南北方集中供暖的差异,他们怨声载道、后悔没有投胎到北方。

不过砖家早说过,南方“不值得” 集中供暖,所以这个念想还是断了吧,还是努力搬砖,要么搬到北方,要么自己安装地暖。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前段时间,请一个从东北而来,许久未曾见面的高中同学吃火锅。我一边翻腾着滚着红油的毛肚,一边鄙视的对他说:“你们北方人真不抗冻。”

他没有表示任何异议,而是边吃边说:“原来北方冻皮,南方冻骨是真的。”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南方到了冬天,外面往往比家里还暖和。

当北方寒风凌冽,刮在人脸上都如刀割一样生疼,人们都选择宅在家里时,成都这座长年被阴霾笼罩的城市,只要稍微接收到一点阳光,人们就乌泱泱的从家里纷纷涌出。那时,你在兴隆湖的市政草坪上,都找不到一个空位席地而坐。在宜家的沙发上看到的全是各种“葛优躺”,在春熙路看到依然露着雪白小腿,熙熙攘攘的各色妹子。

北方人南方“真香”过冬记

当然还有早已按捺不住狂野内心的同事老肖,他习惯于开着他的卡罗拉在这样阳光照耀的日子中,奔跑在通往人民公园相亲角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