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在這些俗語中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它的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久病床前無孝子”從字面上解釋就是,當父母生病躺在病床上時間長了,再孝順的子女也會變得不孝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當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子女會過來照顧他們。大都數子女在父母剛開始生病的時候,都會悉心照顧他們,對父母也比較關心。可是隨著父母生病的時間越來越長,就會發現子女過來的次數越來越少,對父母的關心程度也會越來越低,有時候還會聽到子女抱怨的聲音。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其實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導致的:一方面是由於子女經常照顧父母,看著父母這麼痛苦,自己的心裡也不好受,因此減少了過來的次數;另一方面是由於在父母年邁的時候,子女早已經成家立業,他們一邊要照顧生病的父母,一邊還要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壓力比較大,很難把兩邊都處理好,難免會有抱怨的時候。而“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下一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同樣很現實,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每一個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妻子是很賢惠的,然而人都是會變得,一個人不管變好還是變壞都和人的經歷有關,一個家庭也是如此。一個處於長期貧窮的家庭,妻子就要學會精打細算,日子才能過得稍微好一點。這樣時間長了,再賢惠的人也會為了生活,變得斤斤計較。這樣就和男子心中的賢妻樣子不一樣了。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更現實,卻很少有人說

其實這就是社會現實的一個縮影,想自己的妻子賢惠,生活條件就要相對好一點,不能整天為了柴米油鹽而感到困苦,一旦出現問題,夫妻之間要多溝通交流,找到辦法解決。您有哪些喜歡的俗語?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