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看色辨健康,一張圖秒懂身體狀況,值得收藏

拔罐是靠罐內負吸起表層肌肉,取罐後原本緊繃的肌肉瞬間獲得釋放,全身通體舒暢。多數人拔罐是為了緩解背部和肩頸的僵硬痠痛感,但是拔完罐後,頸背部一圈圈暗紫、鮮紅,甚至冒出小水珠的罐印,實在觸目驚心。在醫生眼裡,這些顏色深淺不一的罐印,其實也是身體的健康信號。

拔罐看色辨健康,一張圖秒懂身體狀況,值得收藏

罐印顏色,可反應局部身體狀況

每個人體質不同,取罐後狀況也不一。有些人皮膚馬上會出現嚴重瘀血,有些人則半天后才會浮現瘀血,還有的人取罐後,一顆顆水珠或水泡佈滿整個罐印,大家可以從各種不同顏色的罐印,大致瞭解局部身體狀況。

拔罐看色辨健康,一張圖秒懂身體狀況,值得收藏

拔罐應一週一次,每次10分鐘

拔罐跟刮痧皆屬於民俗療法,不須專業證照,大家在家就能自行操作,但拔罐頻率最好要適量。基本上拔罐一個禮拜一次就好,給皮膚一點時間修復。至於拔罐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

有的人看到自己罐印紫黑,氣血循環不好,於是每天在家自己拔罐,全身拔了十幾個,結果越拔身體越虛,長期下來皮下組織還因為頻繁拔罐增生、變硬,結果背部硬得像穿“盔甲”一樣。

拔罐看色辨健康,一張圖秒懂身體狀況,值得收藏

事實上體質比較虛,也就是身形瘦弱、虛弱無力而且氣血不足的人,如果因為局部氣血瘀滯、罐印紫黑,就不斷拔罐,身體必須要花費更多精力修復拔罐造成的發炎反應,反而會越拔越虛弱、越沒力。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甚至認為拔完罐身體疲勞是“排毒反應”,觀念完全錯誤。況且,局部氣血瘀滯,也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問題導致,如果沒有解決源頭問題,頻繁拔罐,對體質虛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