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让羚牛濒临灭绝?


羚牛不伤害农民的农作物,过去曾经有村民将羚牛养大用作交通运输工具,也传说曾有人将羚牛幼仔从小养大,驯化让其驮运行李,还可以骑行代步。

然而,羚牛与人之间也发生过冲突。20世纪80年代,秦岭山区周边发生过多起羚牛闯入村庄或农户家中顶伤人事件。这是因为羚牛的栖息地大面积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羚牛产生干扰,加上那些失群的独羚牛四处游荡,与人发生冲突的事就时有发生。羚牛的生存一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盗猎:一些违法分子为了猎取羚牛的肉,牟取暴利,使用高压电缆、钢丝套、 铁夹等非法猎具杀害羚牛,对物种资源造成很大破坏。

交通设施:在秦岭已有两条铁路,还有数十条干线公路穿越秦岭,这些将羚牛的栖息地分割为若干斑块、片断,羚牛栖息地因此而破碎化。

患口蹄病。

盗猎者猎杀羚牛后剔肉并遗弃皮骨。

疾病:疾病也是造成羚牛资源损害的原因之一。在秦岭山地中的有蹄类动物,包括斑羚、野猪、鬣羚,和羚牛一样,会感染病菌,致使动物皮下患干烙样坏死,身体逐渐丧失抵抗力衰竭而死亡,对种群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图为冬、春季节患病的羚牛独自行进在雪地中。

保护现状: 羚牛是珍贵物种,我国政府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1998年起还实行了天然林禁伐和退耕还林政策,秦岭林区因此恢复了宁静。经过近20年的自然修复,秦岭森林植被得到了恢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更好的栖息环境。

目前,秦岭已建立了16处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占秦岭羚牛栖息地总面积的60%左右,有70%以上羚牛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一些针对羚牛的伤害还在继续,好在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羚牛种群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繁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