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眾多周知,山西省是保留中國古建築最多的省份。據官方統計,山西省各類古建數量達18418處,若統計單體建築,可能達30多萬處,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散落鄉野的古建築沒有被登記在冊。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始建於元代的渾源縣神溪村律呂神祠

山西古建除了數量傲視群雄,建築年代之久也是冠絕中華。以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大同華嚴寺、朔州崇福寺等處為代表的唐宋、遼金時期的高古建築蜚聲海內外。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始建於遼金時期的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內景

無可否認,除了老陳醋,古建築已然是山西的另一張“金”名片,每年來晉訪古探幽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

人們行走在古老的三晉大地,撫觸這些歷史的沉澱,讚歎之於,也不禁要問:對比其他中國省份,為什麼山西保留如此多的古建築?

帶著這些疑問,侃侃和您一起來探究。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華嚴寺內的薄伽教藏殿,我國現存的兩座最大木結構佛殿之一

原因之一:山西是民族融合、佛教興盛之地。

山西是通往塞外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當然也成為了民族大融合的區域。兩晉時期匈奴人的漢、趙,南北朝時期鮮卑人的北魏,五代時期沙陀人的後唐、後晉、後漢以及蒙元帝國等各政權,他們或是發跡於此,或是在此建都,於是就免不了大興土木。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長城山西廣武段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長城廣武段敵樓遺址

政權建立後,推行佛教就成為了統治者維繫統治、教化臣民的絕佳手段。佛教的興盛使得大量的寺院、造像、石窟被營造起來。雲岡石窟以及留存眾多的佛寺就是最好的例證。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大同善化寺內遼金時期的彩塑天王像

原因之二:晉商的鉅額財富建設了古代山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早在秦漢時期,汾陽、平遙等地就已經是重要的商貿重鎮;唐宋時期,徽商與晉商已然崛起;明清時期遍佈各地的票號更是給晉商帶來了滾滾財富。在傳統中國,事業有成之後就要光宗耀祖。於是,源源不斷的白銀匯入山西各地,深宅大院拔地而起。人們熟知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傳統民居就是最好的例證。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山西祁縣的喬家大院

原因之三:相對於其他地區,山西受到的戰爭侵擾較少。

三晉地區遠離中原,在歷史上,受到戰爭的侵擾較少。由於經濟社會的相對安定,明朝時期曾多次將山西人口外遷以補充其他地域缺失的人口。其中,洪洞大槐樹就是著名的移民古蹟。近代以來,列強欺凌、軍閥混戰均未在較大程度上波及山西。抗戰時期更成立的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這一地區的穩定。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具有北方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原因之三:新中國成立之初,古建築再一次服務於社會生產。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由於建築物質的匱乏,散落各處並且房屋質量尚好的古建築往往被利用起來,服務於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廣袤的山西農村,一些廟宇祠堂,在早期曾被用來儲存糧食、置辦學校、基層辦公等。在日常使用中,建築被不斷的修繕加固,使得他們能後留存至今。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始建於金代的永安禪寺,其正殿的匾額立於元代,清代重繪,年代記載清晰可辨。

在文革時期,一些古建也是因為被用於生產活動而免遭破壞。位於大同渾源縣的永安禪寺,始建於金代,元代重修。寺內大雄寶殿保留有元代巨幅壁畫,十分珍貴。這座大殿曾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被用來儲存糧食,正因如此,屋頂漏雨情況得到了村民的改善,也讓因漏雨而變得岌岌可危的壁畫得已保存。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永安禪寺大雄寶殿,早期曾被用來儲存糧食

原因四:山西的氣候環境有利於古建築的留存。國家對於文物保護的重視

山西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相對於南方來說,氣候相對乾燥,更有利於木構建築的保存。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渾源縣律呂神祠遺留的元代斗拱

原因五:新中國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使得這些建築能夠被保護起來。

早在1961年,國務院就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0處。可見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文物保護工作就未曾停歇過。

匪夷所思!為何山西留存這麼多古建築?

山西正覺寺的文保碑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從遼金元再到明清,各個朝代各民族的歷史痕跡,留在了山西的廟堂、民居之上。歲月向他們妥協,這些古建築躲過戰火、躲過頹圮,歷經重重磨難,猶如遺珠散落在廣袤的三晉大地,靜默安然。來尋訪吧,他們會告訴你,那些逝去年月的大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