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当于今天的什么?

用户59725205727


古代科举考试,以明清两代最为完善,典型。隋唐初创期间,科举考试科目繁多,任何一科都能让你进入体系。到达宋朝,也仅仅是更完善而已,达不到明清时期的高度。一般我们现在讲的科举,多指明清的制度。

科举考试,其实可以算分两种,一种是学历认证型,就是院试(童试),考过关的,就能拿到秀才头衔,由国家每个月给予供养一人份的粮食,以保证国家知识分子的生存,相当于以前的毕业分配进厂、进学校差不多。考试需要参加由学院推荐(所以不仅仅要学习好,还要得到学院的认可),当地学政监督下举办的童试,包括三场,县、州(市)、院三场,凡参加过却没三场都通过的都叫童生(无论年龄大小,参加过几场),通过考试的才叫秀才。连参加都没参加过的,就是粗通文墨的识字人。

第二种是公务类考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由中央派员举办。乡试在各省(道)首府举行,会试在京都举行,殿试在皇宫内演武场等较空旷的地方举行。通过乡试,就是举人,可以在有空缺及自己有意愿的情况下出任,乡试第一名叫解元,最有名的解元就是唐伯虎;会试通过就是进士了,由殿试的举行是为了给考生排名而不淘汰任何考生,所以这时可以算是捞到官职了(宋初及之前,殿试还是会淘汰部分考生的),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主要是给当期几百个进士排名,然后按照排名给分配岗位,排名分三类,一等、二等、三等,一等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连中三元就是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

按照当今社会的区分和以前科举制,秀才对应今天,应该能算上个大学毕业生。注意,要毕业哦,其它的不算哦。🙄🙄🙄


轩见之明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朝代来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极高,到后来就越来越低,甚至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这就像我们现在滥大街的“美女“一词,一开始是真指美女,而现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别,大街上叫一声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会转头。

但总体来说,古代秀才与如今社会的读书人比起来,含金量依然不低。听我一一道来。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那时选拔人才的机制以察举制为主,汉武帝诏令民间各地举荐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异之人;后在光武帝时期避讳,改为茂才,到三国时期又复名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举制,设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识、强学和策问都最为优秀的俊选者.因其标准太高,隋代举秀才不过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见一斑。

隋灭,唐朝沿用科举制。唐初,秀才科为贡举科目之最,其声望高于进士科,所定的标准高,录取的人数很少,很多读书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试,由此造成了秀才科并没有推行多久便被废弃,主流还是进士科与明经科。

在唐玄宗之后,凡称作秀才的,一般都是进士科,甚至慢慢开始被泛指为读书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读书人参加童生试,通过县试称士子,继续通过府试称为童生,院试录取者便称为秀才。

之后才可以进行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最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及殿试,后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认为明清时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专级别,我觉得欠妥。如今九年义务制教育让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在物质和教育不甚发达的古代,整个社会的文盲率是极高的,读书人非常稀少。秀才通过的虽然是最基础的童生试,但远远比如今的大学生少得多,因此纵向比较,秀才含金量远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况且秀才还有免税、见官不跪之类的特权,从这个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羡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定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用凤毛麟角形容并不为过。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后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如今,我似乎无法找到与其对等的,国家杰出青年?高考状元?诺奖获得者?长江学者?院士?似乎都不恰当。


经史通义


秀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加上古装剧中秀才总是以贫穷、迂腐的形象出现,导致了多数人对秀才的误解。


事实上,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现今的公务员一点都不差。



具体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仅秀才自己不用服劳役,而且可以有两名亲戚跟着沾光!劳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种繁重的义务劳动,家家户户必须出劳工。


二、可以免除赋税。


也就是不用交公粮。家里一旦考出了一个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粮。在那个年代,这条诱惑实在太大,从此全家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三、可以不跪县令。


我们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几十大板,再问罪。


但是,秀才与人发生纠纷,作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亲自到衙门起诉,应诉,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员,也不得随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县令、不准随便用刑这样的特权。“刑不上大夫”,就是这个意思。


若要批捕,需报到省学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确实有罪,不受体罚,只要拿钱赎罪即可。

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权,让秀才挣足了脸面。



四、秀才享有言论自由的特权。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对世事进行评说,有言论自由,可以监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质疑县令,叫“心忧天下”。


但如果你是个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议朝政”,对朝廷发泄不满,轻则大刑伺候,重则身家性命难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与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一副知识分子派头。

着长衫是古代读书人的象征,而普通劳动者只能穿短衣。


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穿长衫者被称为“阔绰”,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劳动者被称为“短衣帮”,只能在店外站着喝酒。身份、阶层立见分晓。

由此看来,古代的秀才不仅有诸多的特权,“含金量”还特别高。


所以,有书君认为,古代的秀才,从社会地位来说,绝不亚于今天重点大学毕业生及公务员。

但是,由于古今考试制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八股文、经论、律赋、策论等为主。


所以秀才在诗词歌赋、写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为突出,超过如今的硕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专业技能方面,与现代相比,就基本没有可比性了。


因为那个时候,读得起书的人很少,一般读私塾或请家庭教师,教授若干年后,要有4名庄里的头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县试、府试,通过之后,参加院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秀才。


可见,秀才在当地也算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这样说起来,秀才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大学的学生,但从他们享受的特权来看,含金量似乎还要更高一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这个问题简单回答:

一 录取比例

明清秀才名额按县录取,以赋税及文风分档,大者50人,中者30人,低者15人。明代人口大致在五六千万规模,清代人口直线攀升,今日全国人口稠密也不过1355个县,明清时全国几百个县,大家可以算算秀才人数在全国人口中德比例。

二费用问题

在农业社会里,大多数人一生都被徭役禁锢在土地上,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出自己的县,甚至自己的村镇。所以很多人没有余钱供子女读书,更没有能力负担长途跋涉去省城,京城的层层考试。所以读书并能考取功名的人就更少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深刻细致的原因,这是最基本的两个原因,如果想了解更多,欢迎一起探讨。


李王世家


秀才的含金量非常高。整个清朝两百年间一共产生了46万名秀才,要知道清朝的人口最多的时候有4亿,两百多年才出了这么46万个秀才,算一下比例就知道有多难考了。至于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很难比,因为秀才虽然不是官,但是拥有一些特权,现在找不到任何一个身份能与之并提的。如果只算考试难度的话,大概就相当于普通人考上博士吧。

古代的文盲率非常非常高,能读到秀才可谓是凤毛麟角。建国初期曾经有过一次文盲普查,当时的文盲率高达80%,当时的标准是能认几百个字就不算文盲了。再往前看,古代的文盲率大概要高达95%。

相对于人口基数,在古代能认几个字的人就已经很少了,往往只有家境比较好的才会让孩子读书,穷人家的读书人非常非常少。虽然学费不是很贵,但是考试花费很高,不是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

古代没有信息联网,没有身份证,科举的时候想要验明身份,证明你有考试资格靠的是担保制度。你想参加科举,就要先让当地的廪生为你担保。如果身份出了问题,担保的人也要担责任。廪生是什么呢?一般都是前几届科举中考中秀才第一名的人。

而你想让廪生为你担保,是不能空手上门的,多多少少都要给点孝敬,毕竟人家也是担着风险的。一般来说家里穷的至少要给10个大钱,有钱人家一般给500个大钱,这是第一步。

考秀才是要在县城考试的,你得去县城参加考试,到了地方得吃住,路上还有得有路费,古代的交通可没现在这么方便,路也没现在通畅。

考场里不能带水进去,得在里面买,40文钱一壶热水,考完了以后要交给封卷钱,考上了要交谢师礼,最少500钱。

乱七八糟的加起来,参加一次考试得至少三四两银子。古代很多穷读书人考到几十岁才考上秀才,其中有些都是因为没钱,一直在存钱,攒很久的钱才够参加一次考试。

考上了秀才就可以拥有一些特权,比如免除自己以及两个家人的徭役。见了当官的可以不用行礼。犯罪了官府也不能直接抓,需要一些特殊手续,审讯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挨板子。犯了小罪可以直接花钱抵罪。平时可以直接要求见县官。等等。

这些特权放到今天,找不到能与之相比较的。


漂浮菌


封建社会,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为秀才,府:相当于现在地市级别。秀才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中专文科生,虽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须是举人及举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书授课,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说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说,过去考一个秀才真的很难,一个县三年也只十几个名额。不过古代读书人真的很奇少,在乡下几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妇女识字率更是麟角凤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两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孙。祖上没有官职,相传有一家学,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盖了房子,现已搬迁了,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只能说是地方一个殷实之家。在封建社会,一般穷人是读不起书的。秀才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学文科师范生,我们不能以人数多少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毕竟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就是现代初中生所学的知识,或许一个举人,甚至进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个旧时代的秀才,今天一个文学博士也不能达到对古文学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律,社会总在规律中进步。


蕲阳秀士


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并比现在大学士生地位要高多了,享有一定的特权待遇!


古时的读书人,须先经过县级的考试,成为“童生”,才可以参加求取功名考试,在未考取生员(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称白衣;

你看,《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岁白发老翁读书人,未考取生员(秀才)取得功名,也是童生。



童生取得生员(秀才)功名须参加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录取者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始获得功名。

生员取得入县学、府学学习,相当于今日大学生,以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

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公费生。

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现在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为贡生中的优贡,相当于现在大学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政府膳食供给,入学、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

秀才还有一定的特权,可以免除差徭,见县官不跪拜,诉状不经县吏,直接呈送县官。

秀才向上考试不第,可以给文臣武将做幕僚、进府县为吏、富豪府第管家账房、搞教育办私塾、代写书信诉状修谱等谋生,基本上没有从事体力劳动的。

读书人,考个秀才,享受点特权待遇,也是可以聊慰十年寒窗苦!



z山海


秀才,顾名思义,优秀人才。一个王朝,如果对优秀人才不重视,或者待遇不好,那就离灭亡不远了。

因此,古代秀才的待遇相当高,可以说是天之骄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的就是这群人!

秀才一词,是汉武帝发明的。汉武帝创立了一个察举制,用来选举官员。察举制主要,用地方官员在各地寻找优秀人才,优秀人才分两种,一种叫做秀才,代表着懂得诗书礼仪这些经典著作,另一种叫做孝廉,是,有孝行。


也就是说,汉武帝选官的标准就两条,一条是德,选德就选孝廉,选才就选秀才。

东汉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因为避讳,把秀才叫做了茂才,所以秀才和茂才实际上是同一个词。

察举制下的秀才有什么样的待遇呢?

一般来说,选为秀才就,直接可以当官了,具体当多大官就看你能力了。

《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目录》: “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诏书,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

大家可以看出,只有2000石以上的大官才能选举秀才,而且名额很少。也就是说在,你如果当上了秀才,就已经是太守九卿以上大官的门生了,前途无量呀。

《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

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选为秀才就当郎中了!相当于后世的翰林院进士!

东汉末年流传,一句民谣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表达了察举制的崩坏,也表达出人们对秀才和孝廉的嫉妒和羡慕之情。



科举制创立后,秀才成为读书人的晋升之阶。

明清的科举制,想要成为大官,必须经过这样一些程序。进私塾,成为童生。童生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成为秀才。

可见,秀才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当的。

当了秀才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免除徭役和部分税收。

因为秀才有免除徭役和部分税收的特权,所以会有大量的平民百姓,把自己的土地田产过户给秀才,从而取得免税的资格。秀才乘坐车船也有好处费,因为搭载秀才的车船你读过路费,因此秀才坐车坐船,不仅不用买车票还要车主,船主还会另外给好处费。

2,见官不跪,遇事可以直接求见知县。

秀才见了知县老爷不需要下跪磕头,只需要作揖就行。因此相对于普通百姓,秀才也算是老爷群体的一份子了。

如果乡里有什么重要事情,秀才可以直接求见知县。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真的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3,人身自由。

明清两朝,对普通百姓的人身限制十分严重。出门在外都必须携带路引,否则就会有可能被当做土匪抓起来。当了秀才,出门就不怕别人查身份证。

秀才绝不是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的,毫无社会地位的那种情况。

为什么很多人对秀才有一种穷酸的这种印象呢?

原因无外乎两点。

1,秀才成为了读书人的统称。

秀才成了读书人的统称,因此很多考不上秀才的童生,也被当做秀才了。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只是一个童生一辈子什么考试都没有通过。

而鲁迅同时代的陈独秀,也是一位秀才。陈独秀不喜欢八股文章却在院试中考了第一名。陈独秀一生非常为此自豪,后来见到蒋梦麟,蒋梦麟说她考的是策论秀才,陈独秀立刻说,我考的是八股秀才,比你的值钱。

陈独秀,谁都没你秀!

2,普通百姓对秀才十分嫉妒。

秀才读点书,就成为特权阶级,这让普通百姓十分的不爽。然而他们却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只能继续找一些秀才的其他毛病。比方说,很多秀才因学致贫,别人就笑他穷。比方说,很多秀才我喜欢掉书袋拽词儿,别人就笑他酸。

生活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吴敬梓写出了儒林外史,讽刺读书人,讽刺秀才。而吴敬梓本人出生于科举世家,吴家出了很多举人,进士,唯独吴敬梓,考了很多次没有考上。因此吴敬梓对考科举的人偏见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吴敬梓讽刺的那些秀才实际上是把吴敬梓驱逐出家的,吴家本家自己人。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在科举制度尚未废除时,北方有句俗语叫:“秀才不可不进,席面多吃几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即便是乡间婚丧,也要请秀才来增添门面。秀才公到场,这场面的规格也就上去了。

所以,古代社会又有句俗语,叫“科场里面放个屁,也给祖宗争口气。”

古代读书人,不管水平高低,只要有可能,都会去科场里走一圈,否则永远被人看不起。

古代科考下的等级,可分秀才、举人、进士三个层次,秀才是其中最低的一级。

那么,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古今考试能对比吗?如何对比?古代的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或学力呢?

要解答这问题其实也很简单,就两个衡量指标:一是学识,二是录取率。

负责任地说,古代(以明清时期为准)的秀才基本相当于目前的古典文史哲硕士研究生水平,而且其书法水平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准。

那么,怎样的水平才能考上秀才?

再次负责任地说,除非你在全国高考时能在本区县取中前十名,而且有文科偏好,否则基本不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秀才考试,三年一次(不算恩科的话),每次全国录取总名额在25000名左右,其录取比例按人口多少及粮赋高低还有报考人数,少则几十人取一人,多则上百人取一人。

具体而言,各县的录取名额一般在15至20名左右,大县至多30名,小县少的则在10名以下。

这样算下来,即便加上恩科之类,平均下来每个区县也就一年录取10名左右。

从这个淘汰率看,现代读书人、什么大学生之类,能不能自称秀才,自己掂量下吧。

据张仲礼在《中国绅士》中的估计,太平天国前,全国的秀才加起来不过53万名,以全国总人数4亿计,尚不到千分之二。

试想,古代人口4亿多,现代人口以13亿多,多了三倍。但是,现在大学生多少?研究生多少?恐怕有些不能比啊。

~~~~~~~~~~~~~~~~~~~~~~~~~~~~~~~~~~~~~~

历史无限精彩,持续更新中~

敬请关注:坑爹史册,我是金满楼,谢谢~

~~~~~~~~~~~~~~~~~~~~~~~~~~~~~~~~~~~~~~


坑爹史册


秀才要分时间来看的。

西汉东汉时期,出仕途径是察举征辟制,所谓察,就是州长官向中央政权举荐的本辖区的重要人才,秀才就是才之秀者的意思,所以秀才需要到京都接受三公考核才能得到确认。初授官比其他途径如孝廉更重。东汉时期,避讳刘秀,秀才改名为茂才。

隋唐宋时,参加科举的士子通称为秀才。明代开始,秀才成为最基础的科举功名。

一般学生,5岁启蒙,之后参加县级童子试,通过者为童生。童生经过数年苦读,参加县4府4院(省)3合计11场考试通过者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秀才具备一些基本特权。国家政权每年发一些钱粮,资助继续学习。可入县学府学读书,因此秀才被称呼为读书人。可以继续参加乡试考举人。

在民间,秀才有纳妾一人的权力。被老百姓称呼为相公。可以給官员做幕僚。大户人家聘请为管家、掌柜、私塾先生。

明清时期每两年约新增25000名秀才,以人均寿命60岁计,全国最多60万秀才。因此秀才在本乡本地具备较高话语权,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所以,无论什么时期的秀才都具备较高的含金量。就算明清的秀才也远比二本以上大学生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