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开心就大发脾气,患有自闭症,和家长的教育行为有关吗?

李进


关于自闭症的孩子问题,悟空邀请我回答了好几个关于此话题的问答,我都没有回答,因为我不是特教老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我班里现在有个这样的自闭症孩子,我写过这样的回答,所以我还是挺佩服头条强大的推送机制的。

我就我对我班里孩子的了解谈谈自闭症的问题。


以前只是听说过自闭症,但是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自闭症孩子。直到去年班里接收了一名学生才近距离的接触了这样的孩子。

开始时为了孩子们能够熟悉的快一点,我让孩子们自报家门介绍自己,还可以表演小才艺。孩子们都能很好的完成了交流沟通。

到了这孩子时,他没有反应。我让他站起来。他不动作,也不说话。我就走过去告诉他上一年级了,是小学生了,老师问话要站起来回答。他把身子扭向一边。不看我。我还以为这是个胆小的孩子,也没有在意。怕吓着孩子也就没在让他表演或者自我介绍自己了。


接着发新书。孩子们那个兴奋。发到他时,我把书放到他书桌上,他连连摆手。我说发给你的新书,你不要吗?他一把推下去。旁边的小孩子赶紧给他捡起来说:这是发给你的新书。他又一把推到地上。

我就知道这孩子不是个普通孩子。有点问题。后来联系了家长。家长带他去做了鉴定。属于自闭症二级症状。是比较严重的。

每天都来上学。想睡觉就开始呼呼大睡。睡够了就在那里自言自语。开始声音小。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影响孩子学习。我眼睛盯着他告诉他不许说话了他就嘻嘻的笑。然后趴在桌子上,还偷偷抬头看我,看我离远了就又开始说话。

下课了永远都是自己躲在教学楼角落里自己玩。有人经过就赶紧跑开。不知道去厕所,经常在教学楼甬路上花丛里撒尿。有老师经过一喊他,提上裤子就跑,尿湿过好几次裤子。

我建议过他的家长让他去特教中心上学。他的情况严重属于免费就学那种。可是他的爷爷奶奶不准去。妈妈是个继母,也不管他。跟着正常的孩子学习,估计他啥也学不到,并且他的病症永远也不会有所好转。

题主所问的孩子不开心就大发脾气,怀疑是自闭症。我觉得如果你怀疑就应该早去鉴定,这种病越早干预恢复的越好,越能使孩子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上图是医疗机构的专家们说的,所以题主所问的是否和家庭教育有关,应该是和家庭教育无关。

这是目前人们认知的自闭症形成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还是建议家长赶紧去做个鉴定。看看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在对症去帮助他。如果真是自闭症,光凭家里是不行的,要去专门的机构治疗干预才可以有效果的。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这位题主!


心中百合静静开


自闭症是一个需要非常严肃的面诊,以及很长时间的了解,才能确定的一个病情。

发脾气,和自闭症之间没有确诊的联系。很多自闭症的小朋友是不发脾气的。整个情感都是非常冷漠、疏离甚至无情的。

而自闭症的成因,也比较复杂。

我个人会倾向于认为是,一些高敏感+高能量的宝宝,遭受到物理或情感的重大创伤后,出现的一种与世界沟通关闭的现象。

类似于手机没信号了。

人和人之间是有WIFI的。情感的WIFI在生命的最初,是由母亲的监护(或其他监护人)的亲密、温柔、安心、稳定的陪伴、充分全情的满足需求,构建成的一种气场,形成情感的沟通机制。

一个孩子如果一天都被扔在那里,除了吃奶,哭也没人管,闹也没人管,看他的人都没有,没有互动,没有笑容,没有安抚,就算完全健全的孩子,这样持续一周以上,也会自闭。他的情感沟通WIFI打开着,始终接收不到他渴望的一切,而等待太痛苦的,一直一直无人接听,他就永久关机了。

也有孩子可能是脑部某些区域遭受意外创伤,摔伤。物理上导致了沟通的桥梁关闭。

也有孩子可能遭受了生理和情绪的虐待,甚至是殴打,他的情感机制也可能受挫而关闭。

也有的孩子可能因为母亲带着巨大的创伤,他感知到了母亲的伤痛,并且自动承接了母亲的死本能,并替母亲表达出来。也会表现出自闭。

以上这些情况,都需要细分。

然而为了避免自闭症,父母真的是从孩子一出生开始——甚至在他还没出生前,就带着爱意、准备迎接,并且给与全情的抚慰和喂养。


陈岚的女拳


自闭症孩子的具有社交方面的障碍和行为方面的刻板表现,一般表现为对亲人没有依恋性,对同伴没有互动和分享的精神,迷恋于物大于迷恋于人;经常会有重复刻板的行为出现,如遇打乱,就会暴躁异常。

简而言之,自闭症孩子的发脾气和情绪暴躁,大多是由于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是自己的行为被打乱,由于他们认知和社交的障碍,让他们又没有办法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从而采取发脾气这一种极端且直接的解决方式。

孩子没有自闭症,当然也就谈不上和教育方式有没有关系。如果孩子非常喜欢发脾气,我们要深刻的去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因为孩子的需求没有满足?是因为孩子在逃避或者不满?是因为孩子觉得被忽视需要用发脾气的方式去获取您的注意?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立刻去哄孩子,而是要斩钉截铁的让孩子知道:哭闹,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孩子平静之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与孩子合适的意见和建议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有时间的话我会一一回复。


孤独症互助交流圈


孩子不开心,是情绪问题,而自闭症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区域异常。所以,发脾气与自闭症没有相关性,也没有因果关系。

虽然现代社会自闭症患者较多,据资料记载,在美国每88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自闭症。但是作为家长不能主观做出判断,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这样做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不把孩子的人生当会事。如果发现孩子与同龄孩子不一样,应该去医院让医生诊断,而非道听途说。

孩子不开心就大发脾气,说明孩子在不开心时,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釆取发脾气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也有可能是孩子在生活中从大人处理情绪的方式中学到的。由此看来,当孩子不开心就大发脾气与家长处理情绪有一些相关性。

当然,孩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都需要家长的引导。如果家庭教育中你教过孩子如何处理情绪,孩子还没学会,就要再耐心的教。当孩子大发脾气时拥抱他,并认可他当前的情绪,引导孩子倾诉自己的烦恼。

总之,孩子不开心就大发脾气与自闭症没有相关性,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些关系。希望家长在孩子不开心时多疏导情绪,不要去阻止孩子情绪的流动。祝冬安!

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巧妙妈育儿


感恩悟空小秘书的邀请,我是教大育小。我想问家长,你有没有生气的时候发脾气的经历?有没有对着谁动不动就生气的经历?你有过这样的一段时间吗?

疑似自闭症,是医院医生的认定那吗?我认为不要轻易的给孩子贴标签。作为家长,不要随意的猜测或者说是见风就是雨,道听途说的就轻易的给孩子下结论。最好听专业医生的鉴定。

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但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发脾气。

主要有这样的原因:

(1).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遇到的困难,遇到的事情,自己的情绪无法表达,所以只会发脾气,这是孩子无助的表现。越小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越明显。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就帮助孩子学会认知情绪,表达情绪,同时作为父母要学会认同孩子的情绪。

2).亲子沟通不顺畅。许多父母跟孩子之间无法很好的说话,当孩子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只有通过发脾气来终止这种冲突。家长要检查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改进。

(3).要审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孩子的沟通方式是跟父母那里学来的,不是家长有多少教养就管用,而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大于其它。作为父母,你教孩子的同时你做到了吗?

总之,当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家长,家庭教育肯定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孩子是家庭的复印件,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家长要学习,调整,帮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方向

祝福你!


教大育小



《明确自己的位置》一一一一现代家庭孩子少,怎样教育孩子,成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对于不开心就发脾气的孩子,我们首先从家长自身找原因。(1)言行。孩子是一面镜子,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孩子身上反射出来,在孩子面前少承诺,言必有信。(2)批评鼓励点到为止。不要过份在众人面前评点自己的孩子,特别是个性较强的孩子。(3)有些事儿放手孩子自己做。往往大人的过份弱爱,滋生了孩子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我就遇到过孩子小时在地上打滚的情况,不理会他,滚几次他就不滚了。现在的孩子人小鬼大,时时琢磨大人心理,别让孩子耍着你。(4)适时沟通。孩子是有血有肉的,轻轻的头部扶摸,一句小小的点评,都会使他无限自信。他做的每件事,都需要从利害角度启发式引导。至于大发脾气怀疑自闭症,我想这种机律偏小,一般都是有点什么刺激引起的;总之,每个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遥远的树127


疑似患有自闭症?是儿童医院给的答案吗?

如果是的话,可能宝宝还没有到3岁,因为3岁前的孩子确诊自闭症是非常难的,所以一般都诊断为发育迟缓。

自闭症的孩子,的确有不开心发脾气等情况,但不开心发脾气不等于自闭症。

你需要去儿童医院做一个DDST,也就是神经系统发育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问题不大,而是教养方面的问题,那就比较好办了。


可乐妈哈哈


自闭症和家庭的教育环境是有关系的。如果亲子依恋关系是回避型的依恋关系,孩子患自闭症的可能要大一点。从成长的过程来看,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宝宝由于常常遭到照料者的忽视,在生命的早期就放弃了自我需求,更有可能构建一种虚拟的目标,而一旦这个虚拟目标构建完成,孩子就有可能陷入自己构建的目标当中,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所以说培养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对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早期的良好陪伴,积极恰当的回应则是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前提。


摆渡的茂叔


有一定关系,家庭教育是城市和农村的痛,中国富养的太晋遍,因为我们吃过的苦,不想再让自己的孩子吃苦,所以我们能够满足的,倾其所有,然而,成长过程是快乐并痛苦的褪变,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勇气,谁也代替不了他们成长中的烦恼!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口袋充实,富养孩子,自以为是为了他们好,却把孩子们推向了自私自利,个性鲜明,肩膀稚嫩。


娄底自闭症学校一海浪


孩子为什么不开心,你都搞不明白,你算哪门子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