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拿大額農業補貼資金,農業人要做到這3點才行!

農業補貼是一國政府對農業支持與保護政策體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

在2017年國家就提出了農業補貼的精準性,在2018年這一項政策也將會一直延續下去,同時補貼實現“先建後補”,補貼資金額度不得超過自籌資金的額度。對於申報人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必須要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且經營滿一年以上,能夠具有持續經營管理能力,沒有不良的誠信記錄,凡是具有不良誠信記錄以及被列入黑名單、扶持政策之外的其他農業經營項目都不能夠拿到補貼。

想拿大額農業補貼資金,農業人要做到這3點才行!

現階段,在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國家補貼農業項目的方式在逐步轉變,補貼資金的發放也在轉變;那麼作為農業項目扶持資金申報主體的農業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也要因勢利導,調整自身發展策略,迎合國家補貼政策的轉變,才能獲得政策資金的扶持;那麼如何調整轉變?主要有三點,具體如下:

1往大項目靠攏

目前,國家補貼農業項目資金最大的幾個項目有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示範等,大額類的農業扶持資金主要集中在這幾類項目上。那麼,作為申報主體的農業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在發展自己的農業項目時,要積極往這些大項目上靠攏,才能獲得大額的農業項目補貼資金;因為國家每年補貼農業的資金總量是固定的,除去農業的基礎設施等補貼,留給農業的項目專項補貼資金也就沒多少了,再補貼給這些大額項目一大部分,剩餘的也就沒多少了;

2發展聯合體項目

如上述所說,往大額項目資金靠攏;就會有不少涉農企業及合作社等,公司規模和條件達不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發展聯合體項目,一家企業申報條件達不到,可以聯合其他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一起聯合申報項目,打造產業化聯合體項目,抱團申報大額農業補貼資金;因為國家對大額農業補貼資金的申報有要求,不能一家獨大,要多主體聯合申報;

3參與創建地方政府打造的項目

目前,在全國實施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國家也出臺了不少針對開展鄉村振興的補貼項目,這些補貼項目多是以各級地方政府為申報主體去申報,農業公司及合作社等是項目的實施主體;比如上邊提到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就是以縣級政府為主體去申報創建;農業公司及農業合作社可以作為實施主體參與項目的創建;那麼,國家補貼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上億元補貼資金及貸款等,作為參與創建的主體農業公司及農業合作社等也是可以享受的。

什麼樣的主體有資格申請?

1、申報項目的涉農企業應具有法人資格;工商管理部門註冊登記且經營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經營規模和持續經營能力,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自籌資金能力;沒有不良誠信記錄;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經營管理制度和機制,管理規範。

2、申報項目的農民合作社應具有法人資格;註冊登記且經營一年以上;沒有不良誠信記錄,具備持續經營能力和相應的項目建設與經營管理能力;符合農民合作社有關規定,產權明晰,章程規範,運行機制合理,管理比較規範,示範帶動作用強。

3、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項目的要求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