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清GDP世界第一,還被歐洲列強欺負了?

慕楓歌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簡單來說,GDP就像動物的肉。GDP越高說明這個動物的肉越多,但肉多了不代表你厲害。

還要看你是什麼動物。如果你是老虎豹子,肉多體積大,就很厲害。

如果你是綿羊,肉越多越危險,反而引得別人來吃你。

只有先進的工業國之間,對比GDP才有意義。如果你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GDP高沒有意義,因為絕大部分要維持生產者的基本生活,轉化為可支配財政的極少。說白了,落後國家GDP再高,對國家強大與否根本沒有貢獻。

1840年,大英帝國的年度財政收入接近9000萬英鎊,折成中國當時庫平銀,約為2.4-2.7億兩,而當時大清帝國的財政收入則為4500萬兩白銀,英國的財政收入約為大清的6倍。

而當時英國只有2000萬人口,中國4億。

1890年代中期,清朝財政收入在世界上連不入流的日本都比不了,是當時世界第一的美國的5%,是當時世界第二的英國的6.7%,是當時世界第三的法國的財政收入的10%。


薩沙


首先,大清GDP世界第一這點有待商榷。清朝GDP世界第一這個說法,來自於經濟史學家麥迪遜對清朝中前期(鴉片戰爭之前)的經濟總量的估算。他估計1820年中國的GDP佔世界的37%。但是人均GDP只有600元的1990年國際元(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清朝經濟統計數據不完善,甚至可以說非常粗糙,導致要估算其GDP是比較難的。這種GDP的估算結果自然不能得到普遍接受。更何況,根據他的估算,到了清朝後期的1900年,GDP總量已經下降到佔世界的10%。

(清朝的金陵製造局)

其次,GDP的構成,也就是GDP的質量,比總量更重要。清朝的GDP構成主要是農業,手工業佔比都很少,更別提現代工業。所以,即使GDP的總量很大,但是技術水平卻很低。生產效率、產品的科技含量都遠遠落後於當時最先進的英國。這反映在軍事層面就是裝備水平落後。注意,這裡的落後不僅是武器有代差,更意味著武器的質量不過關。例如,在茅海建老師的《天朝的崩潰》中介紹的,清朝的火炮存在三個問題,第一,射程不遠;第二,容易炸膛,使用壽命短;第三,火藥爆炸威力不夠。前兩者是因為鑄造工藝不行,根本原因是缺乏現代鑄造技術。而英國的火炮技術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他們的工匠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實驗,進而形成了行業統一標準。第三點原因是因為中國的火藥配方不科學,其根本原因還是材料的精度不夠,進而導致面對不同的火藥原料,配藥師傅只能根據經驗弄個大概的比例。而英國的火藥材料純度很高,進而可以試驗出最佳的配方。

最後,GDP要想轉化成軍事能力,需要有足夠的剩餘產品用於供養和訓練軍隊、進行武器研發。但是清朝的GDP所產生的剩餘產品很少。為何?因為人均GDP很低,大部分都用於維持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還要一部分被貪官汙吏揮霍掉了,而用於技術研發、軍事訓練的投入就比較少。這一點表現出來的就是,清朝的稅收汲取能力遠遠落後於英國和後來的日本。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清朝輕徭薄賦,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是國家治理能力不足,導致貪汙腐化吞噬大量財富;二是平均收入水平太低。1820年,麥迪遜統計的清朝人均GDP為600國際元,而日本則是669。人均收入水平低,一旦增稅就可能導致民變。而且早在康熙時期清朝就規定“永不加賦”,這也限制了清朝的汲取能力。


布萊克懷特


這個世界最不可靠的就是國家GDP, 它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雖然國家的GDP是第一位的,但政治,軍事,以及自身科技與GDP的總量不相符的話,那這個國家想平穩發展依然很難。

清朝之所以有如此大的GDP,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口數量的絕對優勢,雖然如此,但當西方國家利用先進技術走向工業強國之路的時候,中國的小農經濟依然在大清帝國的封建統治之下進行的如火如荼,沒有人敢於去接受先進的思想,一切以一個家族為中心。

在西方國家利用新的經濟制度,財產合理分配的時候,而反觀中國,國富民窮,清政府對人民的剝削壓迫,搜刮的民脂民膏,都集中於國庫。所以,當清政府被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時,清政府才有能力去進行如此巨大的賠款。而人民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論軍事力量,雖然西方國家財富不如清政府,但進入工業化以後,解放思想的同時,製造業迅速發展,軍工企業大力發展,使得西方國家的整體軍事實力,以及遠洋能力強於中國軍隊。而那時,中國軍隊最有力的部隊不是陸軍,而是騎兵。由於中國工業化的落後,所用的兵器依然是冷冰器。所以在開戰時,中國軍隊只能用長矛對大炮,大刀對洋槍,根本不是一個力量級別。

論政治制度,那時英國議會已經成立,政治相對開明,而清王朝家天下,由一人或者少數人說了算。西方政治制度的互相制衡,可以讓其制定合理有效的執政方式,而清王朝的官員,互相猜忌,都在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就連皇帝,危難時也只能顧及自己。哪兒能為貧苦百姓著想?這也是清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而農民起義的爆發,清政府將所有的精力用於平亂,已經無法顧及歐洲列強的侵略。農民起義的爆發也是清王朝衰亡的主要原因。

西方國家有的是團結一致,而清政府則是內亂不斷,如此一來,大清帝國雖然經濟實力世界第一,但猶如一隻肥胖的小綿羊,只能任人宰割了。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戰爭勝負不能簡單比較GDP總量,還應綜合分析GDP構成、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軍隊及物資投送能力,軍隊素養和兵器現狀等各方面要素。

首先,關於GDP不能簡單說總量第幾名,還要分析人均GDP,當然GDP總量能說明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經過19世紀初工業革命,歐洲強國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不僅GDP總量迅速提升,而且人均GDP大幅超越中國。那麼歐洲國家的利潤就多,國家財政能力就強。

其次,我們要分析組成雙方GDP的核心要素。按照工業、農業、服務業等核心要素來分析,清朝時中國經濟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農業是國家財富的主要來源,所以當時中國GDP就是農業GDP。歐洲強國國土面積不大,他們大多從國外進口資源,製造工業品再賣給國外賺取利潤,因此歐洲強國的GDP可以稱為工業GDP。

再次,歐洲文明傳承與古希臘羅馬文明,是一種商業文明。文藝復興、大航海之後歐洲的金融業興起,當時的法蘭克福、巴黎、倫敦都是金融中心,他們不僅能為公司發行股份籌集資金,也能為政府發行債券籌集資金,這能為政府在突發事件爆發時,瞬間向全歐洲籌集資金。

相比較,歐洲強國的工業金融GDP顯然要比清朝的自己自足的農業GDP要強大。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歐洲強國都有海外殖民地,以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例,當時它有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非洲殖民地,如果加起殖民地GDP,英國的總GDP也不比中國少。

舉個著名的戰例,清朝與英法的八里橋之戰,英軍的兵員主要以印度兵為主。這時歐洲對中國的戰爭其實就是工業國對農業國的戰爭,其勝負可想而知。

中國自進入帝國時代後,基本進入一個大亂大治的時代,特別是清朝,自1757年解決準噶爾後,就進入了大治時代,清軍就基本上沒有一個力量與之相等對手。再者,清政府強調滿洲騎射優勢,根本就沒動力革新武器。

歐洲戰爭有兩個重要節點。一是大航海之後,歐洲獲得海外殖民地就像開了外掛,資源大量輸入,戰爭規模加大,熱兵器大量使用。

二以法國大革命為界,歐洲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資產階級實力壯大要求獲得權力,說白了就是資產階級要革封建勢力的命,雙方開始搏命,歐洲進入戰國時代,戰爭範圍、戰爭規模、戰爭持續時間都是空前,1812年法國征討俄羅斯,一次動員兵力就達60萬。

持續不斷的戰爭,首先提升了歐洲國家的武器裝備,其次,提升歐洲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從僱傭兵過度到義務兵,其三兵員素質提升,其四工業革命機器輪船出現,兵員投送能力加強。

綜合比較,同時代清朝根本不能與歐洲強國相比。


茶亭浪子


國家GDP是指總個經濟體量,既不代表生產力先進丶生產關係合理,也不表示人均GDP的高低!

清朝是農業文明,雖不見得方方面都落後,但總體生產力的確落後於處於工業文明時代的歐洲列強!落後就要捱打,弱小就可能會被消滅,這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


鬼影147951010


首先,歐洲工業革命完成以後,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得到空前提高,為軍事的強大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

其次,經濟的發展為科技和軍事技術全面超越中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第三,工業革命前後,西方民主制度意識空前高,制度先進為後來英國軍事侵略中國🇨🇳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制度;

第四,大清自身的腐敗。晚清政府官道腐敗,民生凋敝,經濟落後,軍事廢馳,統治者只顧自己享受,再加上閉關鎖國的國策影響,致使大清帝國在鴉片戰爭前夕除了GDP和人口數量之外全面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


獨舌視界


一方面,大清國GDP雖然世界第一,可是綜合國力不行呀。

鴉片戰爭前,英國人跟清朝人做生意,都是貿易逆差,看著黃金白銀一箱箱的進入中國,眼紅呀。因為,西方人就喜歡中國的陶瓷、茶葉,而中國人對歐美那些咖啡根本不感興趣,視作外番之物。可是,隨著歐美人與中國交往密切後發現中國人一個特點,又怕找事,什麼事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清政府也是無能的主,當官的老是欺負老百姓。軍隊也不行,除了欺負老百姓就是整體閒逛。武器就更是落後啦,還是冷兵器時代。

另一方面,歐洲列強內部矛盾也重重,只能藉助戰爭來緩解矛盾。

當時的歐美矛盾不斷,像英國,荷蘭,西班牙這些國家整天打海戰,是不是小打小鬧的,今天你佔領這裡,明天我去搶回來。還有更重要的是,歐洲剛剛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處於商品滯銷,很多東西都賣不出去,而中國的市場真麼大,只好聯合起來,一起欺負中國這隻沉睡的老虎咯!


總結一下,有時候有錢不一定管用,還得看你拳頭夠不夠硬。要是你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別人就愛欺負你。所以說,現在中國的經濟別看是世界第二,可是軍事實力與歐美這些國家相比還是存在差距呀,那人家就老愛找你的茬,反正你又打不過我。可是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後,感覺歐美是不是收斂好多,南亞這些小弟是不是聽話好多。

更多有趣回答,更多歷史知識,盡在歷史不容套路!

歷史不容套路


當時的大清GDP是全世界的33%.是最強大的國家英國的5倍,為什麼打不過人家,有以下原因,1.政治上英國已經實行君主立憲,三權分立成為民主國家,而大清還是封建專制國家2.經濟上,我們就談GDP的構成吧,英國是以輪船,大炮,蒸汽機,發動機,,,的工業產品,而大清是以絲綢,瓷器,紡織,茶葉為主要產品。3.文化思想上,英國已經逐漸往人人平等,自由,博愛的方向進步,而大清還是封建三六九的等級文化,人人自己顧自己而毫無社會契約精神。4.教育上,英國實行啟蒙開發教育,讓學生有思辨能力,長知識,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而大清則是傳統的封建愚民教育,教出來的學生只知道當官發財,全無創新與社會責任感。5軍事上,英國已經使用火槍,大炮,輪船,並且指揮官軍事思想先進,互相配合的比較好,軍隊國家化,而大清,用弓箭,200年前的神威無敵大將軍火炮跟本不是對手,況且軍隊名義為清政府的但實際上則為私人擁有,打仗時候,為了保存實力,或者搶功勞,配合的並不好。6.民生上,英國,由於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的完善,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國內安定,而大清,由於封建專制制度導致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貧富差距過大,百姓生活貧窮,連溫飽都達不到,而官員富人,驕奢淫逸,好逸惡勞,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社會上充滿了戾氣,處於火藥桶狀態,,,,下面是一些老照片,看看吧。








金雕10867371


GDP不是強,

只能算肥胖。

強國要有硬淘貨,

不是陶瓷與茶葉。

人家飛機繞全球,

滿清忙著織絲綢。

列國艦艇架大炮,

滿清大刀與長矛。

…………

產值第一有啥用,

華而不實皆手工。

鍋碗瓢盆裝茶葉,

外加一群烏合眾。

……

……


利劍擱





從去年的GDP排行前15的國家中可以看出印度雖然GDP是俄羅斯的2倍,不過地球人都知道印度的實底到底是幾斤幾兩了!綜上述

  1. 富有並不一定強大,所謂"富強"就是這個理。最後還是回到問題中來,至於為什麼大清的GDP佔全球一半,但卻被歐洲列強痛扁,個人覺得有一下原因:
①:社會制度問題,在19世紀中葉歐洲許多國家都走上工業化,到時大清確任然處於封建社會,社會制度與時代遠遠潮流脫軌。
  1. 統治者鼠目寸光,沒有把握髮展機遇去發展社會生產力,而是以“天朝”自居。不思進取,推行“閉關鎖國”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2. 社會矛盾尖銳,官僚主義甚囂塵上欺壓百姓,貪腐嚴重。官民嚴重對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所以出現了民眾協助列強侵入的怪異現象,說明民眾對官員深惡痛絕。
  3. 統治者區別對待管轄內其他民族,這是不利於團結和國家統一的。
  4. 本國人民思想保守愚昧無知,對於這個並沒什麼太多認識,這與一昧的追求名利有很大關係。
  5. 統治者作風荒淫奢靡,這其中以慈禧為典型,有了始作俑者自然就有跟風效仿之流,上樑不正下樑歪。沒有主心骨自然就甭談治理了

    好了,以上是個人一點小小的看法,如有不妥望請諸位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