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袁院士的杂交水稻还有没有人在食用?为什么?

胡不归0215


我是74年下放农场,农场有近一万亩水田,7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在水稻生产期,化肥.六六粉和锄草剂必不可少的。

杂交水稻分两季,早稻和晚稻,优点是种子少,结穗多,易存活,产量高。杂交水稻是长粒型,形状不同于籼米和大米,很好识别。

我们农场当地职工和知青,不少于千人,每天食堂供应的米饭就是杂交稻。杂交稻口感好,特别是农村大锅煮出来的米饭,香喷喷的不用配菜,每月40斤定量,有的男知青还不够吃。每年春节,知青大担小担的,把节余的杂交米担回城,和家人同享。

农场隶属农业厅,一部分杂交水稻自产自销,绝大多数由农业厅统一划拨,肯定的是,会流向老百姓的餐桌。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杂交水稻对我们知青来说,对健康,对生育没有一点影响。至于是不是转基因,这个真不好说,只有专家才能给出正确答案。


秋平171152879


现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还有没有人在食用?为什么?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尤其在我国的南方,更是作为每天一日三餐的主食。关于杂交水稻这个问题,老张可以告诉你的是:目前在我国杂交水稻还有人在种植,而且种植的面积占到我国所有水稻种植面积的52%,那么结论也就不用明说了,这么多的杂交水稻肯定会有人吃。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简单的来说就是人都是为了活着,为了生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国有14亿人口,如果水稻产量都减少一半的话,那么粮价肯定会上涨,但是会有很多人可能吃不饱肚子。那么能吃饱肚子还是吃比较嗯好的粮食,这个选择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先吃饱肚子,因为温饱问题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吃得好穿得好。

今天老张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题外话,今天看见一个新闻,说的是有一位农学学生对袁隆平写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希望袁隆平能停止杂交水稻的研究。理由是现在的杂交水稻全都是不孕不育的,但咱们国家将来万一有一天和别的国家发生冲突,我们的粮食种子库被炸掉之后,我们的农民将没有种子来播种,到时候会发生很大的饥荒问题。而我们的常规种子的话,是可以一茬又一茬的种下去的,虽然产量没有杂交水稻那么高。

老张觉得现在咱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和粮食的产量都已经可以完全解决温饱问题,而且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人也越来越有钱了,想追求更多更好的食品。那么杂交水稻乡教育常规岛来说,杂交水稻的口感不是太好,因此现在很多人提出了对杂交水稻的质疑,这个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吃饱了嘛,大家都想要点更好的。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老张觉得袁隆平对于我国包括全世界的贡献都是很大的,这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因此一味的把杂交水稻的不利因素的锅全部甩到袁隆平的身上,老张觉得这个有些偏颇,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补充。


老张谈三农


实际上袁隆平最开始的最引人注意的成就,就是找到了“野败”(其实这也是他团队的李必湖找到的),然后第一个搞出来了可生产的不育系。为之后开展杂交水稻的育种奠定了基础。

现在搞水稻育种的人很多,品种也很多,袁隆平是标杆是因为媒体的作用,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个沈农的教授就不比他差,也同样是院士。但是作为民众来讲记不住那么多人名,也无需知道到底自己吃的是哪个谁育的种,袁隆平当年就被树成了典型,现在也一直做到很好,所以自然没人说他什么。

他的数据肯定有,到知网一搜全来了,这可不是造假能造出来的。

另外没人说不能质疑这些人吧,现在说他们有问题的人有不少啊。甚至之前还有人在微博里和我说转基因水稻不用怕,要担心的是杂交水稻的安全性。。。。。


zhuqinglin


中国水稻的种植中,50%的面积种植的谢华安的两优杂交水稻,主要在南方,30%的是日本稻,就是日本侵华留下的稻种,主要在北方。袁隆平的超级稻占5%,种植以后主要是酿酒和做饲料。大家要记住谢华安,他是解决中国粮食危机的人,是他能让大家吃饱饭。


马狼口


看到这标题,又看了下边的回答。我想笑…也许我农村人见识少吧!可以这样讲,在我这里(浙江)种的百分之九十九是杂交稻,只有少量的粳稻或糯稻自己留种。我敢说市场买的基本也都是杂交稻米。说没吃的完全自欺欺人。还有说东北米的,要知道那是产地,不是品种。只要后期曰照充足,温差大米质自然就好!说杂交稻口感差的是不懂还是啥的,长规稻并不好吃,八十年代前期就基本都是种长规稻。口感记忆尤新。


7零后老农民


都怪袁老让小编吃饱撑的,提这个问题用心险恶,混淆视听,杂交稻在我国已种植四五十年了!增产高产才推广,只是口感不如其他品种,江南各地都在种植,养活了多少人口。袁老功不可没!现在刚过了二天好日子,就忘本了!小编之辈太可耻!


半昼幻梦


你还博土生呢?你知道在没有杂交水稻之前的亩产是多少么?你知道在解放后人口激增的情况下又是搞大集体的时候饿死了多少人吗?没改革开放之前有外国大米吃吗?以前东北产大米吗?:是在袁教授的杂交水稻出来以后农民才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南方大部分都是种植杂交水稻的。在那里高谈阔论,四去问一下你爷爷吧!


看破红尘127740281


关于转基因的问题,我是门外汉,我有大套的理论,只举几个实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没见过棒这样大的糯玉米,也没见过如今这样大的桃子李子,所以我想问,今天我们吃的糯玉米,大桃子李子是怎么培育出来的?这些农木产品是不是转基因的?大家吃了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手机用户61128153435


又可能跟地域水土有关系,我们家在90年种了一季杂交,那个米的味道真不咋的,还不好卖,所以后面都不种了。袁老的杂交一直在湖南,而且还就一直在那300多亩实验,一直没换地方。杂交能不能普及看看湖南就知道。问问当地人吧。而且,同一土地杂交只能种一季,第二季基本没用(我们是种两季),关键是牛还不吃。


用户3053049665617


出饭率低,口感差,营养成份比较单一是杂交稻米的最大缺点,再加上种子价格贵、生长期比较耗肥导致种植成本高,综合算起来,实际上杂交水稻并不比常规稻优势,是人们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它的不足之处,现在不明就里的人高估了它的价值,相信以后时间会给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