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继曹丕后称帝,当时的山阳公刘协知道后,为何复杂至极的大笑?

Wiil_wei


刘协笑了吗?他真的笑了吗?原谅我孤陋寡闻,真的没有听过这件事情,起码在正史之中并无记载,或许在野史之中有所杜撰吧。

好吧,姑且算是刘协笑了,他一生笑过无数次,这一次却是最复杂最诡异的一次。

如今的刘协已经不再是皇帝,而成了山阳公。虽然下岗了,但是待遇不错,不但好吃好喝好伺候,而且还让他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封地,并且让他保留汉室皇族的祭祀仪式,要知道,山阳公的地位在众诸侯以上。曹丕给他这样的待遇已经仁至义尽了,自古“无德让有德”,汉室江山已经气数已尽,改朝换代并不为过。

自古以来,新朝皇帝登基之后杀掉前朝皇帝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曹丕就真的没有这么去做,他要杀刘协易如反掌,只需要一句话就有无数人帮他去办。正是曹丕的仁德和厚道给了他生存的机会,还让他享受富贵,这对于一个废帝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只要刘协安安稳稳的当自己的山阳公,他完全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直到死的那一天。

而那个被他封为“皇叔”的刘备,就没有曹丕这样的仁德了。刘备表明上是个正人君子,而实际上比《笑傲江湖》中岳不群强不到哪去。不可否认,刘备有着雄心大志,他以自己为中山靖王之后为幌子忽悠了不少人,还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两个死党-关羽、张飞。从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团队拼死拼活熬成大公司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自己的公司还没有上市,反倒曹魏集团强行收购了汉室集团后率先上市,而且自己成为CEO。

刘备很眼红,很着急,他不能让所有的好处都归于曹魏,汉献帝是死是活对他来说比不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合法性。如今汉室没了,自己的皇叔称号就是一张空白支票。于是在刘协活的好好的时候,刘备竟然给他来了一个活出丧,对天下人宣告刘协已经 game over 。他自己要重开一局,并且自己要做老大。就这样,刘备成了皇帝,他打着为献帝报仇和振兴汉室的幌子开始了自己的反垄断之战。

而刘协呢,在听到刘备给自己活出丧并且自立为君的事情后,他的心无疑是痛苦的、愤怒的、又是无奈的。自己一生被忽悠过无数次,饱受屈辱和磨难,本以为有个皇叔会保护自己,会拯救自己,没想到这个大耳朵的怪蜀黍忒不是个东西。

想起以往的经历,以往的点点滴滴,刘协笑了,复杂的笑了,诡异的笑了......


大狮


刘协在笑自己的幼稚啊,内心独白应该是这样的,“罢了,罢了,枉我还相信刘皇叔为匡扶汉室而努力,谁曾想都和天下人一样,盯着高高在上的那个位置,汉朝从此亡了,呜呼哀哉,哈哈哈哈!” 笑中带泪。


如果汉朝不灭亡的话,刘协应该算是一个好皇帝,比曹,刘,孙强很多。


刘协称为山阳公之后,广施仁政、亲民爱民,轻徭薄赋,刘协还精通医术,经常救死扶伤,好像刘协是华佗的徒弟。


自从不当傀儡皇帝之后,刘协是深入民间,体察民间疾苦,和妻子曹节一起采药,施医救民成为一段佳话,刘协病逝时,百姓皆含泪前去送葬,可见民心。


刘协死后,后人刘康、刘瑾、刘秋先后嗣袭山阳公。


刘协的笑也是一种解脱吧,个人认为刘协在当了山阳公之后的日子里,才算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自在,活出了幸福。



霍凌渡


诚邀,刘协知道刘备称帝后,估计脑袋里第一个想法就是“本以为满堂都是忠臣,没想到满堂都是奸佞”

刘备一生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也许刘协还以为他是真的要光复大汉呢,没想到,他的确是想光复大汉,可也想自己当皇帝,皇位有这么好吗?

刘协不得不回首看了看自己的一生,他是汉灵帝的次子,汉少帝的弟弟,与皇位本八杆子打不着,如果就这样作为一个王子活下去也是不错,可惜世事无常,黄巾起义,汉朝岌岌可危,后董卓入京杀汉少帝被,于是他被董卓扶持为帝,这是一切苦难开始的来源。

后来董卓被杀,刘协本以为自己可以真正做一回皇帝了,没想到董卓部下却攻入长安。逃吧,在逃亡的路上,他遇见了第二个权臣曹操,后来一直被曹操所控制,成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玩具,连自己的爱人,孩子都保不住,本以为刘备乃汉皇后裔,能帮自己统一天下,没想到他也叛变了,一个皇帝做到如此地步,自己也是该退位了吧。想到此刘协不禁哈哈大笑,至于这笑声中的酸甜苦辣,外人就不知道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首先说一下我的观点,本人不算是什么历史大家,但是三国志、裴注三国志、后汉书、世说新语等等几部关于三国的史书还是看过的。请问汉献帝得知刘备称帝后复杂的大笑语出何典?


关于这个问题以史为鉴之前写过好几篇回答。我的观点是,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刘备得到曹丕称帝的消息后附带的消息是曹丕杀了汉献帝。

所以当时刘备麾下都义愤填膺的表示汉室已亡,汉统不再。强烈要求刘备称帝,继承汉室正统。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才得以率领群臣,设坛祭天,昭告汉室列祖列宗,自己为了继承汉室决定称帝,建立汉朝正统政权,是为季汉,也称蜀汉。



为什么说刘备会误会曹丕杀了汉献帝呢?会不会是刘备故意传递假消息呢?

以史为鉴认为不是的,有两个原因。

一是当时传递情报非常迟缓,而且因为战乱、识字率等的原因往往同一政权之内都不能准确传递消息,更不要说敌对势力之间了。

二是不仅仅是刘备,甚至曹植也是这么认为的。

曹植在听到曹丕称帝后也以为曹丕杀了汉献帝。于是曹植还替汉献帝披麻戴孝,大哭一番。结果被曹丕记在了小本本上狠狠整治了一番。

你看,连自家亲兄弟都这么认为,何况是外人呢?


要是按照电视剧、小说演义中的说法,我们就可以玩穿越代入替汉献帝分析分析,汉献帝虽然禅让了皇帝,但依然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享受皇帝待遇。汉献帝得知,不对,应该是山阳公得知刘备称帝的消息后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一现实。

不论是汉献帝是有才难施,还是碌碌无为,大汉总归是亡在他手中了,能以山阳公的名义善终已经是历史上少有的能活下来的亡国之君待遇。

要是真的有证据证明题目所问的问题,也请大家不吝指出,让我学习一下。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这位仁兄,电视剧看多了吧!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山阳公刘协知道刘备称帝,会鬼魅的大笑,因为山阳公刘协,还在曹丕的控制之下,他连大笑和痛苦的资格都没有。


电视剧的编导,就是用这样的,肤浅的镜头,赢得吃瓜群众,聚拢在电视面前。我们站在曹丕的角度,看待问题,虽然在他眼里,山阳公刘协狗屁都不是,但他毕竟是个招牌,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一旦这块金牌,流落到民间,敌对势力手里,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因此,把他牢牢的压在屁股底下,是最保险的,反正朝中有的是人,抽调50人,每天形影不离,吃饭上厕所都给我盯着,连他每天喘气多少回都得给我报告!作为一个君王,如果曹丕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是绝对不称职的。

回想曹丕的老子曹操,为了监视汉献帝,连自己的女儿都可以送过去。


作为山阳公刘协,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傀儡,惯看秋月春风,一条狗在他面前晃过,他都能知道这条狗中午吃的什么骨头,而况人乎?其实他早就想死,只不过他的身份不能让他就这样死,如果他自杀,丢失汉朝的责任,完全在于他本人,其实他内心最希望的是被曹操一刀砍掉,这样曹操就要承担弑君的罪名,当然,曹操是聪明人,才不会这么干呢。如果他被袁绍裹挟,没准还真的可能被砍掉,因为袁绍的大脑,时常短路。

其实我们也不要为刘协感到委屈,他一生下来就地位尊崇,锦衣玉食,历史赋予了他政治地位,也得让他承担个人痛苦。相比较,同时期的很多草头百姓,饭都吃不饱,就被流寇砍死了,他算是运气超好的了。


我没有觉得刘备称帝有什么不妥,既然汉朝那杆大旗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我另立山头,有何不可?中原逐鹿,尤未可知。在这件事情上批判刘备虚伪的人,才是真正的虚伪。

………………

这里是诸葛小村姑为您报道,欢迎关注!


诸葛小村姑


或许他笑自己太幼稚,轻信刘皇叔是大汉的忠臣,会与他一起匡扶汉室,中兴大汉。或者是在笑曹丕代汉的心思落空,刘皇叔继承了大汉的衣钵,延续了大汉的国诈。亦或者是在笑刘备和曹丕这些大汉的奸臣们终于要两虎相争,他在看,看他们这些小丑为这个帝位斗个你死我活。甚至或许他的笑,是一个解脱的笑,是一个释然的笑,他终于不用再胆战心惊的过着那个傀儡般的生活,他再也不用带着一张虚伪的面具过着这个虚伪的生活,他终于可以做回那个曾经的他。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公元220年随着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汉献帝结束了其31年的傀儡皇帝生涯,大汉也正式结束了长达四百余年的国诈。献帝被降为山阳公,但好在曹丕还算厚道,给予了献帝很多的优待,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见君不拜,在封地内可以用天子仪仗,可以以大汉的名义祭祀天地,总之在封地内一切都尊循汉制,唯一的区别就是献帝不再是皇帝,汉朝也不再是那个汉朝。



而就在献帝被废不久之后,公元221年刘备并迫不及待的坐上了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帝位,美其曰恢复汉室,国号汉,改元章武,定都成都。史载:“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我想献帝听到这个消息该是如何的悲凉,这还是曾经和自己立志一起匡扶汉室的皇叔吗?这还是曾经对自己痛哭流涕发誓要帮助自己复兴大汉的刘皇叔吗?世人皆道帝王者,人间之最尊者,可是又有几人知道献帝这位傀儡皇帝的凄凉生活,所有人都把他当做工具,有用并拿,无用并扔,可有几人真的为他所想,这或许就是献帝最大的悲哀。



刘备登基之时,诸葛亮、许靖、黄权、王谋等大臣们为他编造了各种登基理由,先是说道武阳出现黄龙这等祥瑞,史载:“群下前后上书者八百馀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徵。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后又宣称襄阳有人献玉玺,玉玺更是潜入汉水中,灵气逼人,史载:“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於渊泉,晖景烛燿,灵光彻天。”。更是对刘备极力推崇,说他仁义无双,爱护人才,四方的百姓都愿意跟随他,史载:“本支百世,乾祇降祚,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总之说了这么多就是为刘备登基做准备,但是他们似乎都选择性的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口中的那个汉最正统的继任者汉献帝还活着呢,这是献帝的大汉朝,而不是那个不知真假的皇叔刘备的汉。可是即使是这样刘备却还是心安理得的继承了这个所谓的汉,他早已忘记曾经跟献帝说的那些豪言壮语,他早已忘记他曾经许下要救回献帝的那个诺言,这一切在帝位面前早已变得无所谓了。



献帝的那声大笑,也许是上天给予献帝最好的礼物吧!至少他现在能放声大笑,至少他现在还活着,至少他现在比以前自由,至少他再也不用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至少他再也不用被人利用。至于其他的也许献帝早就不关心了,31年的皇帝生涯,他早已看透人世间的冷暖,早已看透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早已看透人心的险恶,总之现在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或许他的笑只是笑,一个普通人那个最平凡的笑。


澳古说历史


一笑笑自己不用背锅了,刘备续汉自己就不是末代皇帝。以后见了高祖也没那么大负担。二笑笑自己可悲,被死亡竟是让汉家国祚延续的唯一办法。


茂杨106


山阳公大笑,谁见了?法统有继,何故不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