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机构改革,参公事业单位会改革吗?为什么?

风云天剑


党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参公事业单位是肯定会改,而且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第一批完成改革任务的。

参公事业单位,是指事业单位中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类职能的事业单位分类类型,主要包括所有的行政执法类机构,和党委、政府直属机构,以及一些部门管理机构,包括党校、档案局、保密局、招商局、水保局、就业局、社保局、农机局、救助局等。

事业单位参公,是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其参公的依据,就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明确要求政事分开,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应的行政机关承担,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今后也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没有了行政职能,也就没有了参公的依据。今后,事业单位不再参公。

按照目前正在紧张推进的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求,为了避免党政改革出现反复,要求同步推进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完全、主要和分部承担行政职能,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类。剥离行政职能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撤销,整合合并到行政机关,例如规划局、农综办、救助局、质检站、安检站等;主要和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暂时保留,在下一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统筹整合,这些单位所占的比例更多,市县基本都有四十个甚至更多。

行政类事业单位职能划转,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原来在事业单位中承担行政职能的参公人员,连人带编制随职能划转到相应的行政机构,其他的参公人员和事业人员、工勤人员随公益职能暂时保留,或者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以待进一步改革。参公事业人员带参公事业编制划转到机关,由于行政机关只能使用行政编制,因改革出现的混编问题,要求于2020年10月底前通过置换整改完成。

事业单位取消参公属性后,未能划转到行政机关的参公人员,暂时保留身份与待遇,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省考、群团、军转等六类参公人员可以在行政岗位和党委参公岗位之间自由转任,前提是有空缺的行政编制和岗位。

行政执法改革,已经明确为事业单位,新修订的《公务员法》草案,也明确了行政执法公务员的概念,和公共管理机构参公的可能,因此,行政执法类事业机构,有可能成为单独参公的特殊事业单位,目前已经有试点省份按此改革的实例。


真宁腔调


这次机构改革没有提及参公事业单位,但是参公事业单位确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

中央提出此次党政机构改革,要同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很多就是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之所以能够进行参公管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像行政单位一样,承担了行政职能。如果说今后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主要承担公益服务职能,那么是否意味着,这些事业单位不能进行参公管理了呢?现在谁也说不清楚,要等中央出台相关的文件,进一步进行明确。很多人可能也留意到,公务员法即将进行修订,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见,事业单位参公管理的重要依据还在,即公务员法修订草案第一百一十二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如果正式修订草案通过后,此条依然存在,那么说事业单位还是存在参公的可能性。

有兴趣的可以看本人的原创文章《公务员法修订后可能带来的潜在变化, 或将影响你与你的家庭》,欢迎留言与评论!


凭栏思君TT


此次机构改革,参公事业单位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即使你单位进入机构改革了也无须担心,所谓机构改革无非就是合并分流大多数都会给出路给饭吃。自82年以来政府机构改革已进行了7次,各类公职人员,由数百万增至数千万(有人说8000万),公职人员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政府扩大公职人员数量对经济发展也是有益的。我认为用50年的时间,全民公职化是可以期待的,那时大多数社会矛盾将被化解,社会主义将进入高阶发展期。


吃茶去9


不会改,等后续政策出台,目前的公务员法只规定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按照国际发达国家的例子,还有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很多参公会归类到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序列。上海就是这样子做!


化缘八卦


会改,且会改得彻底,这一部分人极可能按企业用工形式存在。


zgyc80523321


万改不离其宗,农民你靠边站,执政者说了算,只能把他们利益改的最大化,八亿农民和弱势群体只能更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