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一些至亲姑舅姨之间越来越疏远?

断山口20863


去年在老家的大姑父开着农运车拉土方,发生意外去世了,我妈在一次打电话告诉我的,随口回应一句算完事了,比较关心大姑的境况,拉了几句家常。

父母亲这一辈还是特别看重亲情的,到了我们这小一辈感情意识淡化,逃不出这几个方面:

1.老一辈儿女众多,本身成长在儿女情长之中,感情深厚。到了我们这一辈,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居多,没有集体意识,没有感受过兄弟姐妹的情分,自然少一分牵挂。

2.当时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利,因此大多数成家都是十里八乡,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什么事互相照应。而我们从毕业后就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漂泊,回家只有冬季,只是逢年过节相互关注一下,情分再少一份。

3.生活压力不可同日而语。老一辈守着三亩一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正的田园生活,我们受房贷、车贷、孩子三座大山剥削着,没有空闲的时间、感情去熟络亲属,情分再少一份。

4.有意逃避人情世故。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年轻人的通病,生怕家长们询问自己的婚姻、工作、生活,觉得老一辈观念落后,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有着现实的鸿沟。

与其说来,觉得咱们八零后是不是悲哀的一代?


正品随缘


前不久,我在东北的四姑夫去世了。我父亲年岁已高、腿脚不方便,就打电话给我,让我代表他去吊唁。父命难违,我从外地买机票飞到沈阳,然后表哥来接,四姑见到我来特别感动。

说真心话,我就是代表我爸来的,送上白包,安慰安慰老人,当晚就飞回来了。对于四姑父,我没有什么印象,更没有什么感情,当然也没有什么悲伤。我知道我是来撑场面的,仅此而已。我父辈这一代人还是比较讲究血亲的,到了我这一代,与堂、表亲们基本没有来往,也没有走动,没有那份亲情。

我认为主要还是:居住距离拉远了亲情,生活压力淡漠了亲情,生活模式疏远了亲情。一是,在我父辈这一代再往上,物质生活比较贫乏,居住地比较近,兄弟姐妹以及堂亲表亲不会超过十里八乡。那时候,运输条件和施工条件比较差,收入也低,家里有什么事情,要靠族亲帮忙。人多力量大,人多势力大。家族亲戚多的人家,抱团取暖,干活有人上,打架没人惹。所以,那个年代的血亲、宗亲比较团结比较抱团。

二是,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天南海北、国内国外,流动性很大,居住地非常分散,抱团取暖的作用已经没有了。逢年过节,由于交通成本的问题,电话短信甚至微信视频一下就可以了,缺少了那种一家亲的感觉。

三是,我们这一代人互相帮忙意识开始淡化。现在的社会分工细化,什么服务都有,不需要过去那种靠亲戚朋友帮忙。以前搬个家,主要靠亲戚朋友。现在,打个电话找个搬家公司就行了。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不依靠亲戚朋友出力了,只要花点小钱,什么事都办了,抱团取暖的作用就更加淡化了。

四是,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压力比老一辈人大。以前父辈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吃饭和穿衣上面,甚至还要粮票布票。现在的压力,衣吃住行,比如说房子成为沉重压力。这个压力,亲戚也帮不上,借钱都费劲。大家都闷头发财,各奔前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哪有心思操心别人家的事啊。

五是,我们这一代生活模式更加多元化。以前父辈们的生活模式,除了上班下班,就是互相串门,也没有别的娱乐方式,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走动频繁。现在的人们,业余生活太丰富了,人际交往反而少了,亲戚之间的来往就更少了,各家忙活各家的,谁也不接受谁的生活方式,谁也不打扰谁的生活。

六是,我们这一代对自身感受更加注重。以前父辈们比较照顾别人的感受,一家有点事,都是亲戚朋友在一起商议。现在的人们,更加注重自我感受,不接受别人的观点,所以,亲戚朋友的观点和主意,根本不走心,久而久之,谁也不接受谁的模式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负面效应,远亲不如近邻,亲戚是用来跟你分家产的。平时不来往,有事的时候麻烦你,用亲情绑架你,不帮忙就说闲话,还有就是亲戚之间的礼节,亲戚之间的礼金压力,让年轻一代比较反感,也是导致年轻人不注重亲戚的原因之一。

总之,血脉亲情,逐步淡化是社会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在人们更加注重个体意识,而淡化群体意识。不知道这是传统的演变,还是传统的进化。

我是职场火锅,资深职场专家。作家,全国语文课文的作者。回答近千个原创独家的悟空问答。关注职场火锅,私信后有作者的书赠送,期待与你互动和交流。

职场火锅


我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在我心里,他们就是我的至亲。我有一个侄女,两个侄子,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对侄女,她出生前,我看还在上学,就从可怜的生活费里挤出来一部分,给她买了一套漂亮的棉服。她成长过程中,她的第一套内衣是我买的,她去外地上学的费用,她父母出了一半,我出了一半。期间还不断给她钱花。我对她视为自己的闺女,可现在人家见了我不理我,原因是她在我面前摔东西,起来走人,我说了句你走你就走。结果被她给她妈学成我不让她进我的家门。人家都不理我好几年了。我哥我嫂也是高兴理我,不高兴不理我。去年,我侄女定亲,人家不让我去。我想:不让去就不去,不去我也死不了。中间还有很多事情,我都不敢也不好意思说出来,说了,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志气。即使是这样,他们有什么事情,我依然担心得不得了。你说我这是不是有些活该?

亲情这个东西,我看得很重,可是谁会理会?


淇河风59819681


从我记事起,我家一直只和我妈妈那边的舅、姨走的近。至于爸爸这边的两个姑姑一个大伯?说出来就可笑!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农村,姐弟4个。不夸张的说,有的时候真的是揭不开锅了,米都不够吃那种!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雨天舅舅,姨推着自行车给我家送一麻袋大米!交学费什么实在拿不出,舅舅、姨也会主动帮忙,妈妈就会在小本子上记账!有点余钱就一点点还,舅舅和姨反而都安慰我妈说不急不急!(那时舅舅、姨家也是普通人家,只不过孩子小,暂时没到用钱的时候)。那时我家一家六口,就挤三四十平的小土房里!家里四个孩子上学,爸爸那边亲戚真是都躲得远远的,不论是爸爸的亲兄妹还是爸爸的亲长辈!然后到我们小学时,住不下了,爸妈咬牙借了钱翻建了老房,盖起了水泥的平房,不大,但是够住了!为了盖房,又借了一些债,但都是我妈那边亲戚的。那段时间是我爸妈最累的时候,我爸在外打工,我妈在家操持,一点点还掉了债。期间我舅舅姨一直有往来,我爸那边一个亲戚看不到。现在我们姐妹四个,一个成家自己开店,三个大学毕业,都二线城市定居。不夸张的说,我爸那边我20多年没见过的亲戚在我们大学期间开始陆续露面了!过年没事也来我家“看望”我们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都是至亲,到了小辈不能生疏了!呵呵……缺席了20几年的所谓“至亲”,我还真的不稀罕


144922527


我的亲姑表哥,父母辈健在时一直走动。后来我们搬家城里,父母先后去世也就很少来往了。我仔细算算我的姑舅姨表兄弟姐妹三十个只多不少,念起老辈来往走动不错,于是我准备每家去看看,第一家就先去我这位姑表哥家。因为在所有老表中他年龄最大。我买了礼品,又拉上我妹妹。由于他家住在很偏僻的山区,我就找了辆越野车进山了。刚一见面,我的这位表哥十分的不友好,把他干活的农具先摔在了地上,脸色十分难看。于是我就上前帮他收拾,说道歉的话,他总算把我们兄妹让进了屋。进屋我给他上烟也却说:“你们牛哇,我吸不起恁好的烟!”我说这事儿都怨我了,夲该早来的,在外边挣人家钱多少首先不自由,还得看人家的脸,况且你这儿山路也不太方便我可是没忘咱家的……总之我一直赔笑脸说好话,他一中午不依不侥说很难听的话,说完我又凶我妹妹。我强忍住性子一直到走时,我都坐进车里关上门刚打着车子,他却又扒着车窗不让走,且大声嚷嚷道:“你把今天带来的东西拿走,以后再也不要来了!”这时庄上见来了个车子就围了一大帮人看热闹,我的这位表哥闹得更欢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大吼:“你爬丫一边去,再不放手我扇你信不?就是仇人人到情到礼到你也不该这个闹法,下次再来专砍你的脸,放手!”这一下他彻底消停,车出村我妹妹说:“以后咱姑姑也不在了,这些表亲就别走了。”


静品菊香


父亲去世早为全家掏心掏肺的,二伯家里特别有钱,九十年代就上百万那种,初中三年老妈逼着我去拜年,我不去我妈留流着眼泪让我去【现在想想老妈无非就是想让人家念着亲情帮衬一下,但现在我妈的说法是怕我将来长大了怪她没让我跟至亲联系,想想多么的可怜和无奈 】,说是理数,穷人都讲理,我去了三年,大年初一在门口打电话,别人说不在家,去北京太原过年了,我去他大爷的,其实我知道它们就在院子里,只是不愿意给我开门罢了,每年去他家拜年心情就像上坟一样,高一开始我妈说啥我都不去,话说我那所谓的二伯我们一个市的有20年没见过了,不知道还活着没,现在我也结婚生子在上海有车有房,童年的记忆太晦涩,但鞭策了自己不断提高,二大爷不管你死了没,反正感谢你在天之灵吧


火狐狸2016


08年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难熬的时候了。我父亲肺癌住院,那时候我和老公生意失败,赔光了所有钱,四处举债。妹妹两口子都打工,妹夫胃出血刚做完手术,真没钱。我和老公把所有亲戚朋友能借钱的人都借了一遍,出乎意料的是朋友都借了钱给我们,而亲戚除了堂哥借给我两千块,就没有一个人伸把手。我老姨租种我家十几亩地,我妈去她家要地租钱给爸爸看病,她说家里没钱,又说当初说好的地租秋天给,现在春天来要是我家无理取闹。我妈说医院那边就差一千块,不多拿,就拿一千。没有,真的没给,永远记得妈妈哭着回来的样子。姑姑舅舅家就更不用提了,不是一副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我们就是直言不借,怕我们还不起。那几年所有亲戚都没有登门的,过年都没有来我家的。妹夫因为这个也和妹妹离婚了。现在我老公承包工程早就还清外债,生活小康,妹妹再婚老公承包一个渔港一年也有几百万收入。亲戚们现在看到都热情的不行,我妈又是心特软的人看不得亲戚有难我们不帮忙。表面钱借给他们,其实心里恶心的要死。这就是亲戚,有困难还没有朋友靠的住,也有好处就一窝蜂的赶上来巴结,要他们何用!


飞扬68980683



这个问题问得好👍是该反思一下了。

看到问题就会想想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儿?

我还记得前几年,我爸爸在区医院做造影手术,我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大姨(大姨夫去世了)听说了,急急忙忙到医院,结果跑到6楼,我爸被推到地下室手术室,又赶紧下楼,那时区里医院电梯还是专为手术病人用。病人家属都得腿着上下楼。

我爸的造影手术做了40分钟,我们就在走廊里站着等,没有座位。天都黑了,让他们先走,谁都不走,要知道他们的岁数都不小了。我妈是老妹儿。

造影手术结束,爸爸被推回病房,他们才回到大姨家。(大姨家离医院近,他们都住在农村)

现在大舅和大舅妈去世了,二舅身体也不好,妈妈经常给他们买药买吃得买穿得去看望他们。

说起来又想起我小时候得病住院,很重的病,姥爷是走着到区医院看我,有四五十里地,现在有公交车也要一个多小时,姥爷看完我,又走着回家,到家就干活!

我爸爸这边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我们现在相处的挺好!老了,都感觉亲情弥足珍贵!

连带我们这一辈,也都觉得挺亲的,像一家人。

再往后排,我们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因为年龄相差的多,有代沟,可是走得近的还是感觉有亲情在。

大多数子侄辈儿,都很陌生。有的甚至看到了都不认识似得。

还是相处的少吧!

开枝散叶,个人有个人的小家,来往的不多,亲情慢慢疏远了。

我们小时候流行过年家家轮着请客吃饭,叔伯兄弟都要请,那时觉得挺烦的,累!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是大家聚会的最好时候,在一起互相聊聊,加深了解。无形中叔伯邻里的关系更近一步。

现在生活好了,好多亲戚都买了楼房,家里吃饭不方便,地方小,都得去饭店,要不现在饭店生意咋会那么火🔥?

在家做饭也确实挺累的!

可是小孩子吃完就走了,互相之间话题少,无非就是询问上学啦,工作啦,对象啦,所以小孩吃完就走,或者根本不来。吃,不像过去,对小孩诱惑不大了😊

我想这也是必然现象吧!

现在的社会,笑你贫,恨你有,我们的亲戚关系还算不错了。至于下下辈儿,疏于交往,疏于交流,再想亲密无间,也不现实!

现在最好的状态就是自己过自己小日子,有事大家聚聚,聊聊。跟聊得来的多说几句,多走动,每天高高兴兴的,挺好!

走着您呀!

小长假结束,人们好像更爱旅游了,与山水自然的交流也是很好的放松!

怎么活,怎么舒坦就怎么来吧😊


秀春说健康


这是我刚经历的事,我大姐走了我外甥本不想告诉我,后来在大姐夫要求下才告诉我。我才有机会见到大姐最后一面。我三十多岁就没有了父母,好在大姐如母般照看我。在我的心里我也把她如母亲般敬重,伤心难过不想再说,后来我想去看望姐夫,外甥却说哲时不要来避免姐夫想起大姐难过。我不再说什么,这就是血亲。或者我过得一般吧,众多的外甥对我没有什么的感冒。电话极少打微信亦不想加,:永远比不上他们的任何一个朋友。亲不过三代,是古时的说法。现在社会是亲不过二代了。现在的社会生活压力过大吧。没有利益就没有关系,许多亲情都是都包含着利用和价值。远亲不如近邻正是这种价值的体现!我常对我儿女说你们不要像我一样过,亲情永远是流着同一血脉的情,生活虽然不易但希望你们能抛开一切不论贫富不计得失同悲同喜就好!


理61181580


亲情无奈啊!

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亲情越来越淡薄。二十世纪初,我刚毕业工作几年,恰逢单位集资房建成,无比幸运的我分得一套。可是那时月工资才几百块,交不起全款,差一万。首先想到向在首府工作的大哥借,大嫂连珠带炮说得比我还穷。再向在银行工作的二哥三姐借,被直接拒绝。最后向做生意的二姐借,姐夫开始爽快地答应,还非常惊喜地鼓励我要: 这么便宜!一定得要,我这里有钱,明天过来拿吧……当时非常激动,等到真正需要拿钱的时候,姐夫马上变脸说:“他们都不借给你,我为什么借给你?他们还在银行工作呢……”当时心都凉了,既然如此,只好放弃。

然而,首府的大嫂听说这么好的机会放弃了可惜,跟三姐商量,她们决定以我的名义合伙买下来以后转售赚钱。第二天委托三姐办理了有关手续,并跟我也写好了协议。

我气不过,这房子是我单位的集资房,有我的福利。况且我还住着单位的破瓦房呢,我也要结婚成家啊,你们倒好拿去转手赚钱!越想越气,有天约了几个同学出去散心,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房子,同学二话没说,帮我凑集了钱,连同装修款一起,连所谓的借条都免了。我把钱如数退给三姐,撕毁协议,房子我要了!

以后逐渐总结出一条原则: 亲戚有需要帮忙的尽力帮,这辈子毕竟是血亲,但尽量少来往。平时多跟同学朋友交往,心情轻松,愉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