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使黑龍江省加快邁入“質量時代”

作者:馮愛君 來源:黑龍江經濟報/黑龍江省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以“三篇大文章”、“五頭五尾”為工作著力點,堅定不移抓質量、促發展、保安全,推動龍江質量發展邁向新時代。

夯實質量基礎建設。以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要素構成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立,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效質量保障。我省在焊接、能源基礎與管理等領域建成了18個國家級專業標準化委員會、37個省級專業標準化委員會,制定了《全省現代服務業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三年規劃(2016-2018年)》,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223項;建成8個國家檢測重點實驗室,15個區域性中心實驗室,13個國家級質檢中心,73個省級質檢中心;建立了中國機器人競賽器材和教學器材國家標準,成立了國家機器人競賽器材檢測認證中心;在焊接、傳感技術等領域的標準研究能力和石墨、石油產品等領域的檢測技術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加強品牌培育創建工作,培育龍江優質精品品牌,構建了政府培育、企業爭創、社會促進、輿論宣傳、價值評價、法制保障的“六位一體”品牌建設格局,提高了全省質量發展總全水平。樹立了質量標杆。積極幫助引導行業領軍企業爭創“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湧現了哈爾濱東安發機制造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機廠股份有限公司、五大連池市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3家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單位和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省政府質量獎及提名獎。品牌價值評價提升。積極推進全省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區域品牌參加全國品牌價值測算,建設成果凸顯。僅2018年,我省有8個企業品牌、15個園區參加全國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總價值超過1000億元,實現了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價值逐年遞增的良好局面。其中五常大米列居榜單第6位,列居國內大米類第一位,品牌建設推動了龍江“品質革命”、“龍江製造”加速形成。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充分利用我省獨有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寒地黑土、非轉基因、綠色有機農產品,推進高品質食品、乳製品和畜牧產品品牌創新升級。培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69個,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1個,獲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128張,有機種植面積突破600萬畝,有機產品認證和有機產品種植面積均位居全國第一。

努力構建質量發展共治格局。發揮牽頭部門抓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積極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一方面建立了由39個省直單位和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構建了統一權威的質量工作機制,定期分析全省質量發展形勢、研究質量發展方針、政策及重大事項,統籌質量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加強質量工作宣傳,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通過“315”“世界計量日”“世界標準日”“世界認可日”“質量月”等重大活動紀念日,大力宣傳黨和國家質量工作方針政策,把質量第一的理念貫穿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城市建設、民生改善、政府服務等方面,厚植了龍江企業家精神和龍江工匠精神,推動了質量文化進機關、進企業、進商場、進學校,提高全社會質量意識,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讓質量第一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根本理念,成為領導幹部的工作責任,成為全省人民的價值追求和時代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