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鄉|堅持示範帶動 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來到黔江區水田鄉水田社區的羊肚菌種植基地,看到成排的大棚一字排開,一直延伸到山的盡頭,場面甚是壯觀。大棚裡,不時傳來熱烈的吆喝聲、機器的轟鳴聲、還有間或的說笑聲。

當地上千畝羊肚菌陸續種植,村民們在翻耕好的土地裡忙著消毒、搭網,播下來年增收的希望。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要想實現產業興旺,必須找準發展方向。為此,水田鄉緊跟市場需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打造產業示範基地,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幫助農戶實現穩定增收,助推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


水田鄉|堅持示範帶動 助推鄉村振興


村民在家門口掙錢

“我們正在組織村民播種、制種,約120人在這條流水線工作。”水田鄉羊肚菌種植基地現場管理員王紹憲說,該羊肚菌種植基地是水田鄉在實施畝產萬元立體農業行動過程中,重點打造的特色效益農業示範基地。2017年冬至2018年春,基地種植的800多畝羊肚菌總產值超千萬元。在去年獲得豐收的基礎上,通過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今年基地還將新增加近兩百畝種植面積。

“有了羊肚菌基地,我們就在家門口打工,平均一天有一百多元收入。”水田鄉水田社區居民李紅兵臉上樂開了花。據瞭解,隨著種植規模的逐年擴大,大量的務工需求讓當地村民足不出戶就獲得不錯的收入。

目前,羊肚菌已成為水田鄉特色支柱產業,今年計劃種植面積1000畝,預計產值實現1200萬元,將帶動300餘戶農戶增收。 


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為了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農戶持續穩定增收,今年以來,水田鄉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大力開展畝產萬元立體農業行動,特色產業畝產萬元規模1290畝,產值1532萬元,畝產值1.2萬元。

通過產業示範帶動,目前,水田鄉已經發展起了年產10萬斤羊肚菌的支柱產業,產值超1000萬元;430畝藍莓全面投產,年產果16萬斤,產值達400萬元。同時,還在全鄉範圍內大面積推廣蔬菜輪作模式,增加土地效益。

據瞭解,水田鄉還計劃推廣“桑樹、藍莓、苗圃套種羊肚菌”模式,全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讓全鄉畝產萬元立體農業總面積突破2000畝。


聚焦扶貧精準發力

水田鄉還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精準識別貧困對象,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保護、扶貧搬遷、人口素質、公共服務、組織建設等方面著手,實現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目前,全鄉貧困人口270戶907人,已實現225戶742人脫貧,45戶165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1%下降到1.84%。通過產業支撐,聚焦深度貧困村精準發力,今年計劃實現73人脫貧。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硬化了村道公路9公里,基本實現行政村、組通暢率100%;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滿足了群眾的教育、醫療需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落實了農村社保、低保等惠農政策和資金,弱勢群體生活得到保障;解決了全鄉人飲安全問題,提升電力、通訊保障水平;大力加強了安全生產,創新社會治理,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性調整,堅持示範帶動,把特色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有機結合,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努力建設美麗新水田。”水田鄉黨委書記張永生說。

記者:李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