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X哥告诉你,用内部收益率计算,这个养老保险收益率才3.5%,不值得买!"

"X爷告诉你,养老保险流动性极低,要达到4%的长期收益率,必须持有至少25年,我肯定不会买!"

"X姐告诉你,养老保险收益率这么低,只比银行存款高罢了,只要稍微懂点理财,自己理财就能超过养老保险的收益率了,建议大家不要买养老保险!"

如果你平时关注金融、理财、保险类的公众号,类似这样的话语你一定看到过不少。

乍一看之下,好像很有道理,还会用IRR计算呢,好专业的样子!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再往后看,文锋一转:

"养老保险收益这么低,不如跟着X哥学理财,我教你独创的基金定投法,让你跑赢CPI"

"养老保险流动性差,急用钱又拿不出来,不如用这钱来投资P2P,通过我的链接注册,会有额外的福利券哦!"

"养老保险无法跑过通货膨胀,我们趁年轻,应该勇于进股市搏击!你之所以还没有成功,只是没有碰到对的人,恰巧,我就是那个对的人!我们的XX高级培训班即将开课,转发此文,可以享受XX元的优惠!"

更有甚者,直接在文章中劝读者退保,并引以为豪。

不得不承认 ,此类文章属于高级软文。

这类自媒体善于制造焦虑感,把握住了大众渴望高收益,同时又希望自己的钱流动性越高越好的浮躁心理,直击痛点

一步步将你的思绪引入"买养老保险的是傻X,跟哥学习获得更高收益才是王道!"的虚幻梦境之中,完美收割一波韭菜。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刻意回避投资风险,忽略了养老资金专款专用、稳健收益、投资周期长的特点,鼓吹高收益、高流动性等更容易激发大众荷尔蒙的投资理念。

拜托,如果你是想教读者理财,或者灌输你的投资理念(暂时先勿论对错),请不要在文末打上你的广告!

如果你是想为自己的课程和产品打广告,请不要在文章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装圣人了!

你连读者的投资风险评估结果是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进取型还是激进型都不知道,就叫人不要购买养老保险,跟你来投资,亏了你负责呀?

浮躁的社会之下,暗藏着浮躁的自媒体,如果再不加以约束,浮生君真担心会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破坏我们国家极力想打造的"三支柱"养老体系!

这并非危言耸听!我们的养老形势比我们想象得要严峻的多。

(注:"三支柱"养老体系浮生君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你是否知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了?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1.58亿人,占总人口的11.4%。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中国已成为老年人最多的国家

因此,中国的老年化并不是将来时,已经是进行时了!

再看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82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我国老年抚养比逐年递增,2016年末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了15%。

(注:老年抚养比 =( 65岁以上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 ) * 100%)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中国历年老年抚养比数据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老龄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养老负担加重。

目前相当于每6-7名劳动人口需要抚养1名老年人,而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攀升。

再看一个很关键的数据——养老金替代率。

(注:养老金替代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 100%)

国际劳工组织在《社会保障公约》中有规定, 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 55%。

世界银行建议替代率至少要达到 70%才可以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准。

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5.7%,低于社会保障公约55%的警戒线,更别说世界银行建议的70%标准了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Wind 资讯)

所以,我们本来希望社会的年龄构成是这个样子的: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结果现在的年龄结构却要逐渐演变成这个样子了: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正三角"形态的社会年龄结构,年轻人多,老年抚养压力小,经济上升速度快,使我们所希望的一种形态。

"倒三角"形态老人多,缺乏活力,社会养老压力大,经济增速放缓,是国家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形态。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因素,我国正在加速迈入"倒三角"形态的老龄化社会,经济压力巨大

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到了2050年,全世界每5个人中有一位老人,而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形成重度老龄化高原期。

很不巧,我们这些80后、90后,将会成为那时候的老年人主力军,感受到巨大的被赡养压力!

为什么现在要执行"二胎政策"?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吧?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2017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超过9亿,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障计划,历年积累基金超过5万亿。

如此大的规模,为何经过几十年的运作之后,我国的养老水平却陷入了一种窘境之中呢?

因为,我们太依赖政府,太依赖社会养老保险这"一条腿"了

一条腿,怎么可能跑得快呢?

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应该有"三条腿",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三支柱"养老体系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三支柱"养老体系

这三大支柱,一是来源于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计划,也就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参保率最高的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来源于雇主建立的养老金计划,也就是企业(职业)年金。

三是个人或家庭的储蓄和投资。

要想建立均衡发展,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支柱需要齐头并进。

但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养老极度依赖第一支柱。我国第一支柱占全部养老金的比例高达80%

但在国际上,以欧盟为主的国家第一支柱养老金比例日渐下降,占比仅为60%左右。

而二、三支柱受到外部环境限制,内驱发展动力不足,社会各层面对建立二、三支柱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绝大多数国人对于养老的理念还停留在"养老靠政府"的阶段。因此,二、三支柱对第一支柱的补充作用极为有限,总体占比仅为20%左右。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二、三支柱拼图尚未完成

以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为例,目前税收政策对企业(职业)年金的支持力度不足,享有税优政策的环节不完整。

假设把团体养老保险归入第二支柱,目前的职业年金办法对团体养老保障类的产品是没有特别优惠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都没有税收优惠,这就让大部分企业主缺乏为员工办理团体养老保险的动力。

而说起第三支柱,现在这个概念很火!这是个人主动为自己养老生活投资的行为,也是国家在大力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比如今年试点运营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规定按照保费在当月的薪酬 6%来延迟缴税,到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时,养老金收入的 25%部分免税,其余的 75%按照 10%的 比例缴税。通过延迟缴税来提升消费者的实际收益和购买动力。

不过,由于我国是单一报税且由单位代扣、代缴,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较为复杂,优惠力度也还不太够,导致实际情况和预期出现较大差距。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税延养老险目前优惠力度不足

政府养老压力大,如果想着30年后完全靠政府养老的话,生活品质一定是无法得到保证的。而企业年金需要看企业和政策的推动,个人又没有决定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构建好个人第三支柱养老体系

因此,某些自媒体为了达到推广自己产品、推销自己培训的目的,极力鼓吹不要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甚至为退保推波助澜,这无异于在打断我们未来养老生活的"第三条腿"!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浮生君首先强调一下,商业养老保险是打造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

浮生君也不是在说商业养老保险是万能的,一定是适合所有家庭的最佳养老产品。毕竟其收益不高、流动性差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商业养老保险有其特殊的地位所在,是投资最安全、最不用动脑子、最适合小白的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即使是对金融一窍不通的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是一种绝对安全的投资。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商业养老保险最适合金融小白

只是很可惜,某些浮躁的自媒体拿收益和流动性说事,去赋予商业养老保险本不该由它承担的金融属性,既不专业、也不道德,把节奏越带越歪,何其可笑也?

商业养老保险的低流动性恰恰是其最大特点!

要知道,养老金的定位是自己退休之后再开始支取。

养老保险通过现金价值的设置,提前退保会遭受本金损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提前退保的可能性,确保了养老金专款专用,真正在投保人进入退休老年生活之后才开始领用

这才真正体现了第三支柱养老金的价值!

学习理财、学习投资自然是好事情。但你一定要牢记:你离市场越近,你就会越恐惧!

如果你是希望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网贷,以此谋取高收益来获得养老金,那么90%的人都会以失败告终。

不是说你肯定无法获得投资成功,而是因为你离市场太近了。资金的流动性太高,在没有机制约束的情况下,你很难把钱真的留到退休养老,更大的可能是提前用掉了。

这些金融产品都不是打造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合适产品。

如何做好资产配置,是我们一生的理财功课。

通过投资来获取更高收益,和打造个人养老第三支柱防御性资产,两者并不相悖。

我们不是在背水一战,不能在没有做好养老规划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去博取高收益。一旦失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能会亲手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那么,如何规划个人第三支柱,才能让未来的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质呢?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个人第三支柱如何规划?

1、首先是商业养老保险。

这个浮生君前面已经提到了,安全、低流动性、稳定收益、专款专用就是它的特点。

不过,目前市面上较好的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收益大概在4%-4.5%之间,收益不高,但是从安全性和养老给付角度考虑,绝对是最适合小白的核心金融产品了。

2、其次是基金定投。

这里说的基金定投不是说你去挑选一个基金定期投资就行了,虽然通过时间可以平滑风险,但是自己挑选一个基金的风险还是偏大了点。

这里说的基金定投是最基础的沪深300+中证500组合。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合理的基金定投能带来稳健的长期收益

有很多所谓大V会推出自己原创的什么基金定投法,号称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不要忘了,预期收益增加的同时,风险也同样提升了。

对于定位是养老金的基金组合来说,沪深300+中证500一定是不二选择,其安全系数在基金定投组合中是最高的,当然,安全系数要低于商业养老保险。

3、再是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这是近几年开始盛行的一种金融产品。

我们把钱交给养老保险公司或养老金管理公司,托付给他们来运作资金,并给予我们非保障的回报。

目前,有经营养老保障业务的机构包括8家养老保险公司和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

这几家公司近两年来大力发展个人养老保障产品,产品规模增长迅速,已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产品来源。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市场上获批的养老保障业务机构

不过,目前这几家养老保障管理公司推出了很多7天期、30天期、90天期的产品,这其实和养老金的定位并不相符,而且本身并不具备风险保障功能,因此更接近于理财产品。

因此,目前国内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流动性还是太高,作为养老金并不太具备普适性,需要去挑选投资周期更长的产品,或者提升自己的投资纪律性。

4、最后是养老目标基金

养老目标基金是基金业协会专为个人养老第三支柱而准备的产品。

养老目标基属于公募基金的一种,采用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养老新品种——养老目标基金

不过,养老目标基金的指引办法今年2月11日才出来,目前只上报了 42 只产品,产品等待批复中,实际投资效果还有待市场验证。

不过必然的情况是,养老目标基金会设置封闭期或最短持有期限,避免短期频繁申赎,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投资的长期性,达到养老金专款专用的目的。

国际上这是一种成熟的养老投资模式,在国内也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趋势,不过浮生君建议现在暂时持观望状态。

目前,国内养老金制度体系结构还不够平衡,政府养老金比重过高,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很不充分,第三支柱建设一定会赋予资产管理行业更大的责任和更加广阔的业务空间。此外,医疗、老年看护、养老社区等多方面养老资源将会是未来的市场稀缺品!

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要合理为自己搭建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体系,才能让未来的自己,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所以,也恳请某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放下屠刀,还给我们健康祥和的老年生活!

我是保险观察,一个客观、专业、有温度、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请关注我,让我把专业带给你!也欢迎点击“了解更多”,关注本人公众号哦!如果有任何保险问题,欢迎咨询!

浮躁的自媒体,正在摧毁我们的养老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