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了,会如何发展?

獨家心探


——新能源是现在的热门话题,更是朝阳产业,国家对于新能源也是大力支持。早在2009年国家为了刺激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就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支持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那就是补贴采取退坡机制。

从2009年到现在,新能源补贴政策呈现缩紧态势而且补贴门槛逐年提高,很多早些年杀入新能源领域的汽车公司猛然发现,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了,生存难度明显加大,而新能源车企未来的走向是光面还是衰退?

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长,业界一片欣欣向荣

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多年保持快速增长,在2010年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仅有7100辆;而到了2014年,产销量已经达到了分别为7.85万辆和7.48万辆;在今年,仅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25万辆,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23%。这样的销量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形势大好。

如此大好的新能源形势也是吸引了相当多的造车新势力一起加入新能源市场的“狂欢”中。比如说在造车新势力中呼声较高的蔚来汽车,拜腾汽车以及电咖汽车等等,这些造车新势力或有互联网巨头支持,或有二级资本支持,也都想在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甚至扬言要击败传统车企。

政策缩紧门槛提高,利润下降生存更难

但是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不能忽视的是新能源车企对于政策的高度依赖性,甚至出现了很多车企骗补贴的情况。如今的政策已经在缩紧,而且门槛也在提高。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为:续航150公里以下车型取消补贴,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补贴分别上调2%-14%不等,门槛明显提高。

这样的政策锁紧及门槛提升,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利润下滑,就拿国内新能源领军汽车公司比亚迪来说,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79亿元,同比减少了72.19%。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公司尚且如此,那些造车新势力的利润情况更是惨淡甚至是亏损严重,新能源汽车公司生存面临困难。

退坡机制其实有利,优胜劣汰促进市场

虽说退坡机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公司的生存难度,但是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要知道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新兴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出的产品其实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并不是消费者想要的产品,只是滥竽充数的存在。此前因为补贴的存在,他们才得以生存,现在没了补贴,他们就难以维系,自然会被淘汰。

而那些真正专心于产品研制研发以及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像是比亚迪、吉利以及长安等,会迅速抢占淘汰车企腾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发展壮大,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结束语:国家新能源政策补贴的缩紧和门槛的提高完全符合市场发展规律,退坡机制可以促进新能源车企的良性竞争。那些在新能源车企中扮演“南郭先生”的汽车公司会在退坡机制之下淘汰,留下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才是有“真材实料”而且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并且能够带给消费者真正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二师兄玩车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点上大家是达成了一致的。但是,究竟新能源汽车需要多久才能普及,需要多久才能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则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国家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但也因此产生了一些乱象,部分车企利用政策进行骗补,背离了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把新能源汽车做成了骗补的游戏。由此带来一个新问题,在国家补贴的刺激下看似繁荣的新能源汽车,如果离了补贴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不能够也不应该一直享受国家补贴。国家补贴只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行业完成起步,扶持几家优质车企成长为未来的领军企业以便中国的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有一席之地。国家补贴的退出是必然的事情,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那么国家补贴退出之后,新能源汽车厂商会怎么发展呢?应该会快速出现两份分化的现象,强者更强,弱者退出。

为什么说补贴退出之后会出现明显的强弱分化呢?因为补贴的存在一方面让新能源汽车在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中占有优势,人为扩大了市场规模,弱势车企也可以分一杯羹。没了补贴,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一切需要用产品竞争力说话。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偏高的价格会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优势企业凭借早期的积累,可以通过规模优势降低成本,相对冲击会比较小。严重依赖补贴生存的企业必然会举步维艰。其次,优势车企凭借规模优势在供应链和研发等方面都会有优势,同样的产品以更低的价格销售也能获利。那些依靠补贴生存的车企则不一样,研发能力差,供应链管理水平低,产品降价就会面临严重亏损。

所以,一旦新能源汽车行业初步成熟之后,补贴必然退出。而且补贴的退出对于市场会有积极影响,让优势企业获得更明显的优势,确立市场地位。至于一部分竞争力薄弱的企业,则会退出市场竞争。最终市场大洗牌,强势企业有望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中国的汽车产业才有机会在新能源汽车这个机遇减少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完成赶超。


镁客网


点击上方关注威震天霸天虎!带你走进不一样的车世界!!

首先看新能源车发展本身,其实作为车本身,电动车也好,插电车也罢,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谈新能源车的发展基本上等同于在谈电池能量密度是否还能提高?

除了以上的解释,最根本新能源不会停止发展原因有三:

一,未来一定是新能源的天下,这几乎是板上定钉的事,因此国家不会停止对其的投入

国内的新能源发展先不谈,先看国外,特斯拉电池工厂虎视眈眈,ABB没有一家敢懈怠,发达国家如果未来几年内被model 3占领我一点不会惊讶,这几乎就是三体里的降维攻击。互联网公司的理念是传统汽车厂商的软肋,后者即使有想法,也没有办法付诸实践,要开发一款与众不同的新车会遇到太多太多的阻碍,反过来前者的搅局靠的就是跟“传统”不一样,像极了当年苹果和安卓,大肆屠杀诺基亚和塞班的景象。

二,碳排放。正基于第一点的前提,国家降补甚至停补新能源只是表象,别忘了还有碳排放这一关,这是个死命令,无法动摇。后者可以继续有补贴,来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同时,两年前大部分车企的新能源规划也得继续,不然没法过碳排放这一关。

三,电池本身的发展

好在目前的人类社会用电池的场景太多了,电池行业会不断发展,以此也会不断带动相关技术领域的借鉴,电动车卖的动卖不动,电池都不会停止发展

其次前一段时间报道的石墨烯电池 如果实现是不是会降低成本 提高续航里程?

你觉得没有补贴会怎样?


威震天霸天虎


先说观点:取消补贴后,新能源汽车继续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但是发展速度会明显减缓。首先,不管有没有补贴对普通消费者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考虑消费新能源车;受牌照政策影响的消费者有可能直接放弃购车计划,整体来看没有补贴后消费市场会萎缩。其次,厂家不会因为消费市场需求降低就减少新能源车生产,因为“双积分”让他们不得不生产,但是生产了就要销售,没有补贴就只能降价吸引消费者,或者提升产品竞争力,但不管哪种都是推动了系能源车的发展。最后,我认为补贴是必要的但不认可现在的补贴方式


北海的风


补贴过的价格就是其实际价值,所以不补贴了,也还是这个价。


多多想想


会恢复原有的价格,而不在虚标出厂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