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的命中率并不是100%,那么打不到飞机的导弹去了哪里,怎么处理?

無雙73297171


1、自毁。现代弹药不断的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防空导弹更是灵巧弹药的当红花旦,可以说是集尖端技术于一身,但是必然有失手的时候,这个时候当然是不希望这枚导弹被敌方或者其他国家得到,哪怕是残骸被找到,也有可能会造成机密技术的外泄,所以一般的防空导弹都是装备有自毁引信的,在距离导弹发射之后一定时间内没有击中目标的话就会启动自毁程序,自行引爆战斗部。

2、重新分配目标。有一些防空导弹在没有命中目标后会再次搜索第二优先级目标,最大限度的对敌方单位造成毁伤。在搜索不到目标或者燃料耗尽的情况下也会采取自毁的措施。然而2001年,一架俄罗斯的客机就倒了霉,这架客机经过黑海的时,正好遇到一枚脱了靶的防空导弹,这个导弹虽然脱了靶,但是弹载雷达马上搜索到了这个大客机,客机被当场炸碎解体,78名乘客连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脱靶的导弹就是俄罗斯的S-200防空导弹系统拦截弹。


哨兵防务


100%的命中率,只有在理论上可能,现实当中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战斗机等空中目标与防空导弹就是矛与盾的关系:防空导弹随着科技的进步,性能在不断提高,战斗机等空中目标也一样在发展,对付来袭导弹(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办法也越来越多。


就拿战斗机来说,都装有导弹来袭告警装置,当有导弹来袭时向飞行员发出警报。针对不同的来袭导弹,飞行员会采取释放红外诱饵、金属箔条等等措施,对来袭导弹实施干扰,并采取一系列战术动作来摆脱导弹的威胁。导弹在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红外、电磁干扰等)、自身发生故障等都可能出现“丢失目标”的情况,这很正常。

举个例子来说,在2017年6月18日的时候,美军一架F—18“超级大黄蜂”战机与叙军苏—22对地攻击机在空中相遇。美军战机先发射了一枚AIM—9X近距空空导弹(红外导引近距格斗弹),这是AIM—9的最新型号了,号称“命中率100%,可抗各种红外干扰”。结果:苏—22俄飞行员只发射了红外干扰弹,AIM—9X脱靶,美军飞行员补射了一枚AIM—120(雷达导引中距空空弹)才将苏—22击落。看来美国《侦察战士》网站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武器并不总像军火商吹嘘的那么灵。


AIM—9X

打不到飞机等目标,被称为“脱靶”,那么脱靶的防空导弹最后去了哪里,怎么处理?

就在上个月(应该是6月22日),某岛试射导弹失败,不得不启动了导弹的自毁程序。根据“联合报”的报道,某岛中科院为其空军研发的“万剑弹”在发射后“弹体发生不规则的滚动”,失去控制。测试人员启动了导弹的自毁程序,导弹自毁。这是导弹发射失败采取的措施,同样也适用于那些脱靶的导弹——不仅仅是防空导弹,还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大多数都装有自毁装置。



现代的防空导弹都装有自毁装置,脱靶后飞不多远就会启动自毁程序,最终自毁——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再有就是防止泄密。如果在自毁装置未启动之前,或者是自毁装置启动失败,导弹发现了其它目标,那么就会扑向新的目标:2001年10月4日,乌克兰进行S200防空导弹的训练,就有一枚导弹脱靶,又飞了320公里,最终把俄罗斯的一架图154M客机击落,机上78人全部遇难。


美军的自毁装置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在今年4月美、英、法空袭叙利亚过程中,美军就有一枚战斧巡航导弹的自毁装置失效,法国也有一枚巡航导弹未启动自毁装置。这两枚巡航导弹被叙利亚政府军交由了俄罗斯军方“保管”,闲着没事的时候,俄罗斯还会拿出来“恶心”一下美国——俄方正在对战斧进行研究,开发新的干扰装置。

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所有的装备都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


儒道之主


矛与盾之间的对抗一直在继续,导弹类武器虽有高命中率的优点,却不是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的导弹自然打飞了,也无法预知其飞到那里,所以很容易造成误伤问题,没有命中的防空导弹与空对空导弹本身就是一个小号的对地导弹了,其战斗部都不算小太的,甚珐可以100公斤以上,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导弹设计时就增加了一个自毁功能,一般在引信上设置,如果在发射之后,多长时间内没有命中目标,那么引信就自动引爆,或者导弹控制系统在失去目标之后,达到一定条件后,向引信发出起爆指令。

目的只有一个,让导弹在无法命中目标的情况,自我摧毁。由于发动机燃料已基本消耗光了,再让战斗部起爆,那么整个导弹将被炸成破片,无论落到什么地方,也不至于造成大的伤害了。以前也发生过,因自毁系统没能正常工作,或者没来及工作,防空导弹在失去目标后,落向地面的事情。结果造成的损失比它可能取得的战果更大。

再有一点,不自毁的话,有可能造成技术漏泄,上世纪50年代,我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行动中,遇到台军响尾蛇导弹,结果那时的导弹可能设置上有问题,让我们在打扫战场时,找到一枚相当完整的导弹残体,以及几枚不完整的导弹,随后苏联在取得相关资料后,搞出了AA2空对空导弹,中国引进其成为霹雳2空对空导弹。也因此,自毁设置在导弹中属于标准配置了!


南国军情


谢邀!
导弹里面含有自己的国家的很多机密,如果跌落到其它国家,会造成不必要的国际纠纷和机密泄露。
不论是掉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可能对人员产生杀伤,万一掉落在人口稠密区,那就完蛋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老式的导弹就不说了,说说现代服役的大多数导弹。
导弹如果没有击中目标,会开启二次攻击模式,自动追寻目标。以前伊朗在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因为这样一枚导弹没有击中靶标,结果开启二次攻击模式,击中了一架路过的客机。
要是二次攻击还没有击中目标,一般会进入自毁模式。
也有些防空导弹不会开启二次攻击,而是直接空爆,对目标进行轰击。

军事帝


这个也是随着技术的进不在不断的改进,早期防空导弹由于技术限制大多属于被动制导就是雷达发现目标后根据目标高度速度等参数计算出目标飞行轨迹然后发射导弹,导弹自己有雷达锁定后会自己跟踪它 直到干了它或燃料用尽。现代导弹多是主动复合制导不仅自己会跟踪目标而且卫星雷达等都要帮助修改弹道预知其飞到那里,没有命中的防空导弹与空对空导弹本身就是一个小号的对地导弹了,其战斗部都不算小太的,有的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掉到哪里都是个重磅炸弹,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导弹设计时就增加了一个自毁功能,一般在引信上设置,如果在发射之后,多长时间内没有命中目标,那么引信就自动引爆,或者导弹控制系统在失去目标之后,达到一定条件后,向引信发出起爆指令。 另外这里要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其一大家都知道这么大一个炸弹掉到哪里都会危害四方。另一个原因就涉及到国家对导弹的保密问题了,一个这么高科技的东西万一掉到其它国家的领土或领海战斗部没有爆炸,人家拿回去研究一下你懂的。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上世纪50年代,我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行动中,遇到台军响尾蛇导弹,结果那时的导弹可能设置上有问题,让我们在打扫战场时,找到一枚相当完整的导弹残体,以及几枚不完整的导弹,随后苏联在取得相关资料后,搞出了AA2空对空导弹,中国引进其成为霹雳2空对空导弹。也因此,自毁设置在导弹中属于标准配置了!


我国的红旗26防空导弹帅吧


阅兵时的红旗9防空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


驴哥武器库


随着飞机设计与制造的相关技术不断提升,传统的高射机枪与高射炮已经很难对现代飞机构成威胁了,于是防空导弹应运而生。但是防空导弹并不能够做到百分之一百完全命中飞机,那么问题来了,那些没有打中飞机的导弹到哪里去了呢?又该怎么处理呢?

未能击中飞机的导弹的去向并不一定,有几种可能。有一些导弹的制导系统设置的相当智能,它们如果一次未能击中目标还能再次找寻目标并发起攻击,如果实在找不到原有目标也会寻找一个其他目标进行代替,如果实在无法找到目标,而其所携带的燃料又将耗尽,那它就只有最后一个选择了,自爆。除某些较为特殊的导弹外,现代导弹均配有自爆装置,这些自爆装置种类不少,触发条件也不大相同,不过作用一致,将发射出去却没能完成任务的导弹销毁。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没有自爆装置,未能命中目标的导弹就可能落到它不应该落到的地方,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甚至有可能落入敌手,被敌人破解出其中的关键技术,发现缺陷。但是,自爆装置也不能够做到百分之一百生效,如果自爆装置没能生效,那么导弹就会在燃料耗尽后落下,至于具体落到什么地方,就难以确定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被注意到了,那肯定是会在框定一个可能的区域后进行搜索的。如果导弹落在比较好找到的地方,或其上装有定位装置,那自不必说,但如果最终没有被找到,这颗导弹也不一定能永远待在世界上,它随时可能爆炸,留下一个隐患。

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人提出,让未命中目标的导弹飞回基地,在重新加注燃料后,获得新生。如果这个方法被证明可行,那未来导弹的利用率将再次上升。


楠竹一


问到点子上了,防空导弹多用于本土防空,如果打不中飞机直接掉下来会造成地面损失。其实不仅仅是防空导弹,其他的大部分导弹也都装有自毁装置。

从引信机构学来说,自毁引信是基本上所有现代导弹都具备的一套系统,在引信解锁后引信内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在计时器达到某个时间点的时候启动自毁装置。

在自毁的过程中,如果是小型导弹那么自毁装置就会直接引爆导弹战斗部达到自毁效果,但如果是大型的导弹系统,那么还需要在爆炸过程中对弹体进行破坏。

通常是引爆在弹体上的自毁炸药将弹体彻底炸碎。

这样硕大的导弹就不会从高空整个掉下造成严重损失。


另外在一些大型的导弹上还包括遥控自毁装置,在导弹出现异常或者目标不正确的时候通过人工遥控的方式对导弹进行自毁操作。


军武数据库


防空导弹虽然命中率很高,但打不着飞机,也是经常的事。打不到目标的导弹去哪了?

导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这种情况。每个导弹都安有自爆装置,一般都安在引信部分。


为什么要自爆,导弹是军事机密不能外泄敌方,导弹上有与地面操作人员的代码联系装置,不能外泄敌方,以致破密解码。

导弹在没命中目标时,一种情形是自动启动自爆程序,在高空自爆;另一种情形,进入下一轮智能搜索打击目标,,如果燃料耗得差不多,又没击中目标,满足自爆程序条件,在高空自爆。如果在地面自爆损失很大。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形。要地面人员下达指令自爆。比如核弹头,只能引爆化学炸药引信部分,不能引爆核弹部分,而且还要找到安全区域,便于寻找。否则落入恐怖分子就麻烦……

不过,如今出现了没命中目标,可以回航,再次利用的导弹,称之巡飞导弹。

比如,我国WS-43巡飞导弹,CH-901巡飞导弹,可以侦查,定位,打击目标。在目标上空巡飞,确定有无打击价值,若无就回航。当然,这有一个基础前提,要有北斗导航系统和军用数据链的支持。


世界只有GPS卫星系统,伽利略卫星系统和我国北斗卫星系统,不会轻易分享数据的。核心技术频率是各自专有的,导航频率想开就开想关就关,掌控依托其技术平台的武器动向。

这真是一个黑科技般的存在。


蛙塞哈哈


那是因为导弹装有自毁功能,防空导弹虽然命中率高,却也不是百分之百,为了避免打击目标失败后,或者导弹燃料耗尽,在导弹落地之前就会自毁,从而不会误伤其它地面事物。


个人觉得其实防空导弹应该设置一个导弹回收功能,在一定距离内,若导弹没有打击到目标没被敌方导弹催毁,就会自动返回到发射原地,添加燃料后可实施二次攻击。


事后说事


楼主这题很有趣,激起和大众的兴致。我们知道防空导弹的威力和作战军功都是很强大的,它的命中率一般会较高,但也有掉链子的时候,打不到飞机的这些导弹都去了哪里呢?



且听分析:


01、首次跟屁失败自爆

这点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的。把导弹称为跟屁虫,不知道导弹会不会生气(偷笑)


跟屁虫导弹的整个制导系统都很智能化,准备跟屁的时候就设置好引信,不仅是跟屁的目标击毁条件,还有在一定时间内没击毁目标时的情况,都会自动开启内置的自爆命令,一般就在高空自我摧毁。(后面会讲到为何要在高空自爆)


02、二次跟屁失败后自爆


还有一种情况,在跟屁虫在第一次跟踪没有击中目标后,不会善罢甘休,继续下一次的智能跟屁。


由于跟屁虫的精力即内部燃料也是有限的,在体内即将空虚,又没有“战果”,达到了自爆条件,就如同第一次自爆一样,选择在高空自我摧毁,了结自己。


03、回航等待再次出站

如今,有的跟屁虫导弹不仅智能还很理智,如果跟屁没有战果,或者没有攻击价值,它不会自爆自弃,而是选择“回家”。


这种能回航能再次出战的导弹,即巡飞导弹。



像我大中国的CH-901型号、WS-43型号的导弹支持回航的高级技术,就有“回家”功能。

04、不知所踪、落入恐怖分子或敌军国家

前面提过跟屁虫有自爆程序,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倘若这个程序出现问题,没有在高空自爆,或者燃料殆尽,谁都保证不了它任性起来会落在哪里。


如果落到在地面上,自爆了,那影响和损失大到不可估量。



落到地面没有自爆,而是落到敌方国家,军事技术可能会泄露,对自己国家得不偿失。


就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我军在一次清扫战场中,就偶遇台军由于最初指令出现纰漏而没有自爆的响尾蛇跟屁虫和几个导弹残骸。


这么个天上掉“馅饼”哪个国家都不放过,我国和苏联把握了这个机会,分别研制出霹雳2、AA2的空空跟屁虫,这可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


即使没有落到敌军,落到友军地界,也有种掉进黄河也洗不清的尴尬地步。


要是落到恐怖分子手上,后果更加不敢想象。


但若是跟屁虫不知所踪,它随时都是一个隐患。


这些也是前面提到过两次要让导弹在高空自爆的原因。


跟屁虫导弹有强有力的自卫作用,希望不管哪个国家,什么时候,都没有战争,也不用发动导弹。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各国的每个家庭需要完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